APP下载

读文 品言 悟美

2016-05-30沈移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词语课文语文

沈移

摘要:以肖培东老师执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针对课堂教学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主的现象,提出了关注语文文字本身更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是在阅读课文时,既要读词语,还要读单元提示;默读课文时,教师要耐心等待;指导感情朗读,可以从读重音、读快慢、读标点着手。二是品味语言可以采用删除法、调换法、补白法。三是体会文章主题美时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多元解读之美和拨云见日之美,从而展现语文课真正的语文味。

关键词:读文;品言;悟美;例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60

有幸在“嘉禾活力”课堂听到了肖培东老师执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被肖老师的课堂智慧所感动。更重要的是,肖老师的课堂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教语文,不是简单地教内容,教师更应该关注语言文字本身。

一、读文,就只是读文

每个语文教师都知道,拿到一篇文章,教师都希望学生认真地阅读。那么,让学生去读些什么、怎样读,肖培东老师的课堂给了我们最明确的答案。

1. 读词语

当我们怀着一颗浮躁的心,一味地去挖掘所谓文本深层的含义,我们何曾静下心来和孩子们一起认读一下课文的生词呢?却只会一味地埋怨孩子们基础差、错别字多、词语乱用。要知道,基础是要基石累积的,没有日积月累,哪来参天大楼。

课堂伊始,肖老师问: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什么课文吗?拿到一篇新的文章,我们第一步做什么?学生说读课文。那么,课文中哪些字容易读错写错的呢?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读课文下的词语。读后合上书本,想想“眩”是什么旁,为什么?原来是指眼睛昏花,所以是“目”字旁。那么“嶙峋”是什么旁,为什么?学生说是“山”字旁,有许多凹凸不平,所以形容人瘦。按照这样的方法,学生学习了本課的生词,笔者认为这些字的书写,学生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了。回头想想,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会写错别字,不就是对字的意思不了解嘛!中国文字最奇妙之处不就是它有象形、会意、形声的特点吗?中国文字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我们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具有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领略汉字独有的魅力,让他们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不正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吗?

2. 读单元提示

书应该怎样读,肖老师请同学们翻到单元提示,读读这里的内容。教材的编排,每个单元有“单元提示”,每篇课文有“课文导读”,语文教师有没有关注这两项内容?单元提示,它不是用以点缀教材的,而是编者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搭建的一个“脚手架”,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单元提示是一种常被人熟视无睹的学习资源,是“超文本”,肖老师的点拨,让我们每一位听课教师再也不会熟视无睹。细想,单元提示有鲜明的学习专题;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更有学习的弹性要求。所以,它具备导学作用,如这个单元(也就是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它的要求有“在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把握线索、抓住关键语句等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它是学生思维的突破口。本单元继续练习默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妨在课本上随手圈点勾画,标出关键词语,画出你喜欢的语句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它还可以使学生整体把握本单元内容。如“阅读这些课文,将引导你思考人生,珍爱生命”。倘若我们能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挖掘使用,尽可能使其效益最大化,它能使我们的学生简约轻盈地行走于语文路上!

3. 读课文

课文又该如何读,通读、精读、细读、浏览……新课程标准提到的读书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我们的实际教学又是如何呢?肖老师用他的教学行为诠释了什么叫“读书”,什么叫“教读书”!

(1)默读课文。按照单元提示的方法读课文,边读边想,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不妨读出点小声音来。划出你认为有意思的句子。学生开始接触文本,开始圈点勾画。安静的环境、自由的空间、学生专注地阅读,用他们的笔勾画着他们的理解。带着问题的默读,有方法指导的默读,这才是有效的教学行为。

(2)耐心等待。“读好的同学把手举起来。”“不着急,慢慢读。”这两句话在肖老师的课堂上不只说了两遍。反思我们的教学,每次上课,当一个问题抛给学生后,总是习惯性地会说:现在开始,抓紧时间。这样限制时间式的阅读。我们何尝静下心来等待我们的学生了。想想也是,没有给予学生一个读课文的完整时间,一味地催促,如何让学生的心灵与作品发生撞击。学语文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需要学生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时代对话。假若教师不留足时间,没有一颗静等的心,如何让学生真地悟出东西,真地读懂文章。学生在你的高压时间限制下,笔者认为他的思维肯定也会受到阻碍。肖老师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等到了班里最后一位同学举手。

(3)情感朗读。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情感就像一条“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还需要外力的推动,就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如一阵微风悄悄掠过水面,让学生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有一种期盼的欲望和关注的心理。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旦接触到感情朗读,总是会进行“贴标签”似的朗读。例如,在朗读指导时,总是会引导学生说出这里要读出伤心的语气,那里要读出骄傲的语气。我们用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至于如何读出来,就没有指导了。

①读快慢。“哪些句子写出在山上的心理活动”,肖老师指导学生找心理活动的句子时,学生找到了这句: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但是在朗读时,学生不知道怎样表达。肖老师问:读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快,有的说慢。肖老师请两位同学朗读,一快一慢,在学生的朗读声中,体会那时的“我”的心情。然后两个学生开始朗读,一比较,很明显的,慢读更适合当时“我”的心情。所以,没有体验,没有感悟,朗读只是一句空话。只有置身其中,结合情境,深入体会人物的心情,才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②读重音。情感的起伏靠重点词语的朗读就能凸现出来,肖老师在课堂上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让学生找“哪句话点明我对这件事印象深刻?”时,学生找到这一句: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学生齐读后,没有什么感觉。肖老师问哪个词最能突出印象深刻。“至今”,把“至今”读重,感觉就完全出来了。只是一个词语的朗读,但是轻重的不同,感情完全不一样。所以,读课文,就在于你的重音落脚点落在哪。会找到重读词,其实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了。

③读标点。朗读时,我们往往只关注语言文字,今天肖老师给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读标点。《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肖老师引导孩子们读这个破折号,有人说特别害怕,害怕得失声;有人说来不及说,朋友走远了;有人说着急了;有人说被其他同学打断了……小小的一个破折号,在肖老师的引读下,竟读出了这么多内容。当时“我”的复杂心理,既有哀求又有一點害羞,完全展露无遗。接下来的“再见!”,肖老师又抓住了这里的感叹号,如何读出来?师生角色朗读,一遍又一遍,仿似进入了事情发生的现场,小伙伴的讽刺与“我”柔弱的心,牵动了学生的情。这堂课还有一处精彩的标点朗读就是父亲的一句看似不起眼的话“晚饭做好了。”这里的句号能否改成感叹号?肖老师换着一读,学生发现,这是不能的,只能用句号,学生意识到用感叹号“我”会更害怕,句号可以让我的心平静下来。所以肖老师说,从标点中读出感情,这才是最高明的。多么奇妙的标点,我们何曾带着学生这样朗读过。

二、品言,不只是品言

我们的课堂,品味语言也是重点。但是我们的品读只是停留在表面,或是说我们的品读是术语化的,为品读而品读,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作业而品读着,没有深入地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好,更别说爱上这富有魅力的语言文字。语文课要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那就是语言的教学。

1. 删除法。《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品读“我”在悬崖上恐惧心理句子时,学生找到这一句: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小山道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学生第一眼找的是“心惊肉跳”,很明显,这个词语直接写出了我的害怕,肖老师说:比这个词语潜伏得更深还有哪个词?学生找到了“尽量”,肖老师问这个词能不能去掉?学生马上意识到不能。从而体会到“尽量”在这儿的意思是“能往里靠往里靠”,内心的恐惧一览无遗。找到这个还不够,肖老师继续问,还有比这潜伏得更深的吗?学生终于找到了“终于”。多么不容易啊,终于爬上来了。学生在品读中也渐渐发现,平常我们不注意的这些副词,原来也这么只得玩味。同样的,这个“终于”也是不能去掉的。品了之后,再进行朗读训练,印象更加深刻,理解也有了源头。

2. 调换法。在这一课里,经典的品读除了这一处外,还有许多。同样是悬崖上的恐惧心理,学生找到了这个句子: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这里的“伏”与上文“蹲”能不能调换一下?一比较,学生发现了,“蹲”是害怕得不敢站起来,“伏”是连做“蹲”这个动作都是战战兢兢的。两个动词的调换,不能情境下的恐惧心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一下子就品味出来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用去问这个词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考虑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还不是别的词。

3. 补白法。每次接触到一个文本,我们只是对文本本身进行解读,至于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很少去探究,肖老师的课堂,带领我们走进了另一片天地。还是以这个句子为例。指导朗读“‘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这句话时,学生在一遍遍地朗读,明白了破折号的作用的省略了一些内容。那么省略了什么内容呢?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我没法往上爬;等等我,不要丢下我……肖老师追问,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些写下来呢?学生纷纷发言:因为特别害怕,害怕得失声了;着急;被其他小伙伴打断……各种解读都出来了。可见,这里的补白,再现了“我”当时复杂的心理活动。想想,如果只是单纯地告诉学生破折号的作用,怎么会有这么多精彩的火花呢。原来在标点的空白处停留是如此多彩。

三、悟美,何止是悟美

我们理想的语文教学是这样的:“品”是基础,是入情入理;“悟”是深入,是心领神会;“写”是表达,是能力迁移。“品”是感性,“悟”是理性,“写”是再创造,是素养的习得,是能力的形成。以“品悟”贯穿整个教学流程之中,品味语言、情感之美,品鉴逻辑、哲思之美,品悟生命、文化之美。在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从感性进入,以理性跳出,力求师生双方深入到语言文本的意蕴之中,营造合作、和谐的教学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如果朗读是领悟情感美,那么品味是感受文字美。我们还要去体会文章的主题美。美的心灵、美的素养、美的教育。下面就从肖老师的课堂里去感受语言文字背后所领悟到的美。

1. 多元解读之美

在教学《走一步,在走一步》时,与学生一起探究了“能让我摆脱悬崖的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后,肖老师问:学了这篇课文后,如果你是父亲或母亲或好朋友杰利或弃他而去的小伙伴,你觉得他们会怎样提醒自己?是的,悬崖上的这件事,在我的人生中会留下深刻印象。同样的,对于父母的教育之路、杰利与弃他而去的小伙伴的友情之路,都是值得探讨的主题。也是都能给学生带来教育意义的话题。肖老师让同学们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来说话。我们以往的语文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言堂,教参是“圣旨”,教师做的大多数是“搬运”工作,问题与答案都已经充分预设好的,视学生为木器,只要引导到标准答案上来叫学生接受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也被定势和僵化。肖老师的引领,犹如一场及时雨,他说我们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教学,眼里要有学生。所以,他会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提倡对文本多元解读,让学生尝到多元解读之美,让教师品到多元解读之味。

2. 拨云见日之美

肖老师说:文章都好教,都不好教。你读的文章和学生是一个层面的,那么你的理解和学生也是在一个层面,学生是不会走远的。这里他以解读《蝉》为例,又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肖老师说,最怕我们就生命意义来解读生命意义。那么如何真正体会到作品的内涵呢。《蝉》的结尾是这样的: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宽恕这个词有味道,是理解的关键。肖老师提出,有没有比这个词更好的呢,肯定有,是恭敬,是敬畏,是尊敬,是热爱,是讴歌……这里却为什么用“宽恕”,因为“我”曾经做过了许多错误的决定,所以这个宽恕里应该是饱含这种意义的。不是我们宽恕那烦人的聒噪,而是那烦人的聒噪宽恕了我们这颗不懂的心。只有这样读,我们才会都出文章深处的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通过肖老师的解读,引领学生欣赏美,品味美,体悟美,升华美。“文”与“美”的交融成就了学生理解感悟、积累表达的完美结合。

所以,语文课要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 张洪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蔡少军.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 蒋玉萍.中学语文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蔡 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初中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6] 冉光龙.浅谈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办法[J].魅力中国,2010(10).

[7] 赵克利.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0.

[8] 徐泉华.精学与阅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9.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宁市第二中学 314400)

猜你喜欢

词语课文语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找词语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一枚词语一门静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