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从机油参数选用机油

2016-05-30孙峰

时代汽车 2016年10期

孙峰

摘要:不同车型对于机油的要求不同,驾驶习惯、车龄、车辆行驶里程数对机油的要求不同,选择合适合理的机油对于发动机磨损保护以及使用寿命的延长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机油参数介绍的角度出发,根据车辆特点与使用情况,浅析如何选用机油。

关键词:机油参数;驾驶习惯;使用环境;车辆状况

厂家会在公布机油的部分参数,车主可以根据厂方公布的数据,结合车辆使用情况选择合适机油。机油主要有以下几个参数:

倾点:通常所说的倾点,是指油品在特定的一些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油面不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都以℃表示,倾点高,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就差油品会很粘。可以根据倾点高低,来评估某些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发动机的磨损70%在冷车状态下启动,车辆放置一夜后,发动机内部各摩擦件之间的油膜变薄,发动机刚启动时机油温度不够粘稠度很高,机油无法快速到达缸壁与活塞,但是发动机已经开始工作,这就导致对轴承和其他各个部件的磨损。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机油就能越快的到达各个零件之间,更快的建立起油压,降低发动机冷启动磨损。

闪点:闪点是指油品在容器中加热后会挥发出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燃烧的最低温度,机油闪点一般在200℃以上,闪点越高表示油品能承受的温度越高,挥发越慢,闪点低,油品可能在高温下被烧掉,同等SAE粘度下,闪点越高越好。

总碱值TBN:在规定条件下,以1g油为单位中和全部碱组分(含强碱与弱碱)所需要的酸量,换算成等当量的碱量,就是以mgKOH/g表示。我们通常所说的碱值即指总碱值。发动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未燃尽的汽油会沿着气缸壁被活塞环刮入油底壳,在长久的使用后会逐渐变成酸性,会慢慢的腐蚀机械内部,造成机械内部损坏,所以我们在选择时TBN数值越高对机械越好,代表着机油能中和的酸越多。

硫酸盐灰份:油品试样在规定条件下燃烧后所剩下的固体物质,此时的残渣被称为硫酸盐灰分。用百分含量表示。数字越高,代表机油有可能会比较容易产生油泥,也就是积碳,灰份越低的沉积物就越少。如果润滑油的热稳定性差,经过发动机反复地高温加热和冷却之后,很容易老化变质。油泥在发动机内部的长期积聚,会损坏发动机零件,甚至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认证级别高越高的机油硫酸盐灰份越低,越不容易产生油泥积碳。

运动粘度:运动粘度表明一种流体抵抗流动或者说是内部摩擦的能力的度量值。运动粘度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给出运动粘度的数值时,通常必须注明其测试温度。机油运动粘度越低,理论上来说低转速就越舒服,也越省油,但是高转速相对来说表现会差点。机油运动粘度越高,理论上来说高转速就越舒服,也越耗油,但是低转速相对来说表现会差点。

油膜高温抗剪切能力HTHS:也就是油膜高转速高温状态保护能力有关。HTHS需要在2.6以上才能够减低引擎的磨损。HTHS越高,机油越能够在高温下提供引擎叫好的保护。高温抗剪切系数的意义是机油高温下的油膜稳定度。数字越低,代表油膜高温时越稀,容易造成引擎的磨损。HTHS越高,机油越能够在高温下提供引擎较好的保护。如果经常暴力驾驶或者长途高转的话建议用HTHS≥3.5的机油,这样的话大部分30的机油是不满足这一条件的(当然也有很多30的全合成机油其HTHS是高于3.5的)。

上图可以看出,油耗表现并非HTHS值越低,表现越好,HTHS值在3.0左右可以达到最佳油耗表现,而引擎磨损在HTHS值大于3.0以后磨损保护程度趋于缓和。抗磨性和油耗主要取决于HTHS,而运动粘度只是在较小程度上影响油耗(机油泵处的泵送阻力与运动粘度直接相关)。

油膜强度:润滑油油膜抵抗因负荷、速度和温度而造成破裂的能力。

粘度指数:表明粘度随温度变化相对程度的经验量值.粘度指数越高的油品,其粘度随温度的变化量就越小。

1按车系不同选择机油

日系:首先看下保养手册,大部分丰田和斯巴鲁推荐使用0W20粘度的机油,新款的日系车型也推荐使用0W20的机油,通常日系车型适合20粘度或者30较低粘度的机油,日系车对机油要求是所有车系中最低的,对机油也很少有认证,推荐运动粘度(100℃)范围:8-11 mm2/s。

韩系:大部分匹配30较低粘度的机油,部分可以用作20粘度的机油,推荐运动粘度(100℃)范围:10~11mm2/s。

美系:大部分匹配30较低粘度或者适中粘度的机油,小部分可以用作20粘度的机油,美系车一般对机油认证不多。美系综合推荐运动粘度(100℃)范围:10~11.5 mm2/s。

法系:法系车认证很少,参考德系车的机油认证。法系小排量车全系适合30较低粘度的机油,大排量车系适合40粘度的机油,推荐运动粘度(100℃)范围:9-14 mm2/s。

中系:中系比较复杂,如果发动机采用三菱技术的一般使用30较低粘度的机油,推荐运动粘度(100℃)范围:10~11mm2/s。如果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适合40粘度的机油。推荐运动粘度(100℃)范围:9-14mm2/s。

德系:德系涡轮车,对高温沉积物要求高,在挑选机油时,最好有德系厂商的认证,使用硫酸盐灰份低的高等级机油,同时总碱值要大。德系小排量或者自吸车匹配30较粘稠的机油或者40粘度的机油,德系大排量涡轮增压的车依然匹配30较黏稠的机油或者40粘度的机油,烧油的或者老旧车甚至可以用50粘度的机油。德系综合推荐运动粘度(100℃)范围:11.5-16 mm2/s。

2按驾驶习惯及道路状况选择机油

如果个人驾驶习惯或者路况比较偏低转速,可以选择一些低运动粘度的机油,例如0W-20、5W-20。如果驾驶习惯或者路况比较偏高转速,可以选择一些高运动粘度的机油,例如5W-30、5W-40。油膜高温抗剪切能力HTHS要大于3.5,对发动机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如果机油更换周期较长,并且气缸窜气严重,选用总碱值较高的机油。

3按车辆的行驶里程数选择机油

大公里数车辆或者长期低端矿物油保养的车辆,发动机是会越来越差,间隙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公里数超过12-20万后,根据自身车况,可以考虑加大运动粘度用油。比如一个日韩的15-20万公里的车,你可以考虑从20粘度或者30低粘度过渡到用30高粘度甚至40粘度。如果机油更换周期较长,并且气缸窜气严重,选用总碱值较高的机油。

4按使用环境及路况选择机油

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启动时机油流动性差,机油泵泵送机油的阻力大,在冷车状态下发动机内部各摩擦件之间润滑不足,为了尽快建立起合适油压,应选择倾点凝点低的机油,例如0W-20。南方夏季天气炎热,机油粘度低,油膜厚度与强度受高温影响都会减弱,为了更好保护发动机,应选择运动粘度高的机油,例如5W-30,5W-40。如果以城市道路为主,频繁启停,可以选择用一个在合适范围内的低粘度机油,达到一个低转速的舒服和低油耗,例如0W-20、5W-20。如果路况多为高速和国道,或者经常长途驾驶,可以选择一些高运动粘度的机油,例如5W-30、5W-40。

总结:驾驶习惯、使用环境、车辆状况是决定机油选择的重要参考标准。首先收集驾驶者和车辆的信息和情况,并在参考模型上进行带入分析,并最终确定大范围。选取机油需要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高等级的机油能够对发动机提供更好的保护,能够给驾驶者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能带来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