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品课堂的有效性

2016-05-30冯红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实效故事因材施教

冯红娜

摘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实效、获得好的考试成绩,我们都按照自己的主观设想,给学生上课、提问、作业、考试,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思品课属于文科,有些知识需要学生牢记,于是教师给学生提出要求,必须死记硬背,否则就要接受惩罚,抄写多少多少遍。试想,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吗?相反,这样的方法只能受到学生的抵制,教学效果更不理想。

关键词:故事;兴趣;实效;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46

记得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地主,家有万贯,但是三房媳妇只生下一个儿子,并且是老来得子,这个地主十分喜欢,但细想一下,如何把自己的家业传承下去呢?最终地主还是认为需要让儿子读书才是最保险的办法。用今天的话来讲,这个地主是一个十分开明的地主,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于是遍寻教书先生教自己的儿子。但是自己的这个宝贝儿子生性十分顽皮好动,对读书写字可以说一点兴趣都没有。结果换了无数的先生,地主的宝贝儿子还是大字不识一个,这可急坏了地主。恰好此时有一个翰林院的编修告老还乡,和地主是一个村的相邻,于是地主有意聘请这位老翰林来担任儿子的教书先生。先生看了看这个虎头虎脑的小淘气包,当着众多相邻的面还真答应下来。不过先生也提出条件,让地主不要干涉他对儿子的教育教学。地主满口答应下来,相邻则十分惊讶,不知这个老先生有什么教学的高招。接下来,先生不慌不忙,开始用水和泥捏起泥人来,地主的儿子一看,也十分感兴趣,于是要和先生捏泥人,先生于是教他捏了很多泥人,为了区分这些泥人,怎么办?先生说,我们不如给他们起个名字吧,这样也好记。学生十分愿意,于是先生和学生一起给这些泥人起名字,这个叫张多,那个就李少,这个叫钱高,那个叫王低。学生十分感兴趣,在先生的引导下,将这些名字刻在这些泥人的后背上,于是他自愿跟先生把这些名字刻下来。后来泥人越来越多,怎么办?于是先生说,我们给这些泥人取三个字的名字吧。这个叫人之初,那个叫性本善……几年过去,百家姓、三字经等学生都学会了,又过了十几年学生考取了举人。这个故事给笔者深深的触动,由这个故事联想到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笔者认为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的思品课教学带来以下两点启示: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思品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在故事中,同样是一个学生,经过无数教师的教育,为什么先前的教师都教不了,辞职不干了。而老翰林却在看过学生后信心满满地收下了这个学生,并且用自己的手段把这个学生培养成举人呢?我们细细品味一下老翰林在教育这个学生过程中的做法:首先是陪学生捏泥人,并不谈学习的事情(认字、写字),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感到好玩,然后学生就参与进来了,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老翰林一步一步诱导学生开始认字、写字,而认字、写字的过程中,都是自觉、自愿的,并不感到枯燥和痛苦,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么,老翰林教育成功的前提条件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所有的教育过程都是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况下自发自动完成的。可见,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思品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在我们的思品课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这样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实效,获得好的考试成绩,我们都按照自己的主观设想,提问、作业、考试,结果效果却并不理想。思品课属于文科,有些知识需要牢记,于是教师给学生提出要求,必须死记硬背,否则就要接受惩罚,抄写多少多少遍。试想,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吗?相反,这样的方法只能受到学生的抵制,教学效果更不理想。笔者经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不知道学习,不知道用功,成绩上不去。看看故事中的前边几位教师,与自己相比很相似。回过头来,再看看老翰林的做法,可以看出问题所在。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毫无兴趣而言,那么,我们提高教学实效就可能是一句空话。

二、实施因材施教,是提高思品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故事除了告诉我们教育学生要注意培养兴趣之外,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因材施教,这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先前的几位教书先生为什么失败了呢?看看他们的做法我们便知道,他们可能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太适合学生,因为这个学生生性顽皮好动,十分淘气,根本无法静下心来。这些老先生自知自己无法教育好这样的学生,于是请辞。看见这几位老先生与教书先生的名号实在有些名不符实。而在反观我们的老翰林,看看了这鬼头鬼脑的小淘气包,心中就有了预案,爽快地答应下来要做学生的先生。那么老翰林的高明之处在哪呢?他怎么敢接受这块烫手山芋呢?从后边老先生的做法中产生了敬佩之意。老先生正是抓住了学生淘气好动、无法静下心来的特点,并且从这个特点入手,和学生一起捏泥人。这正好符合学生活泼、好动、贪玩的特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老先生一步步的诱导下,学生学会了识字,学会了写字,从而考取了功名。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与老先生的差距在哪里呢?无疑,我们忽略了学生的不同个性,硬是用一种方法、一种模式去对待具有不同个性、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这又怎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呢?

综上所述,这个故事带给我们若干启示:从学生的特点入手,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才是提高思品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们不妨在教学过程中试试老翰林的做法。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尖塔中学 065000)

猜你喜欢

实效故事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