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之间的协作共享平台的构建研究

2016-05-30汪林立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6年10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教育资源

汪林立

【摘 要】在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之间实现协作共享,对缩短特殊教育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和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特殊教育学校之间的协作与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切磋和交流提供多维度的协作交流平台,最终提高基层特教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研水平。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作共享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关键词】协作共享;教育资源;特殊教育学校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6)10-0000-00

0 引言

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当前教师授课大多借助多媒体设备,在很大程度上教育资源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网络化时代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协作共赢是一种大趋势。让区域内每位特殊教育学校(简称特校)的教师可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资源,这是有效解决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间数字鸿沟的方式。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校校通项目,网络教育平台实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及时沟通,建立起三者立体的信息互通网络。用10年的时间使全国90%的中小学接通网络,实现在校师生教育资源网上互通,提高所有中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目标是使所有的教师都能普遍接受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专业技能的继续教育[1]。

校园网的搭建为实现协作共享平台提供了条件,但是只能用于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其功能还不够强大。以学校为主体的资源库在信息技术设备大规模投入学校后出现。我们调查的8所学校都建设有自己的资源库,建设水平、资金投入、产出效果参差不齐。学校之间缺少共享制度,使各学校的信息资源不能互通而成为孤立资源,容易出现严重的资源重复建设现象[2]。虽然近年来本文所调查的8所特校之间的协作交流已经逐渐增多,但是协作共享的情况和效果却不容乐观,有些特校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协作增多,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授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不少特校敷衍应对各种交流协作,特校教师不同程度地被交流协作活动所左右,使协作共享变成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包袱。

为研究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协作共享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和使用方面的基本情况,本文对南宁8所特校发放调查问卷,这8所学校分别为南宁市培智学校,邕宁区、武鸣区特殊教育学校,宾阳、横县、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特殊教育学校。问卷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调查。

1 南宁特殊教育学校资源库建设情况

(1)学校资源库资源种类单一、总体建设水平低。被调查的8所特殊教育学校都建设有自己的资源库,将资源分门别类地存放在计算机中。教师日常教学所需资源包括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习题库、试题库等。学校资源库中收集的资源主要以对外购买资源(45%)及网络搜索获得的资源(30%)为主,电教馆提供的资源(5%)及本校教师自制的教学材料(10%)作为辅助。这些资源库中的资源数量少且质量不高,对教学帮助不大。资源库的建设处于一般水平,未能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提存功能,资源的利用率低,不能满足教师对资源的需求,也无法为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

(2)学校教师频繁使用资源库,本校教师制作的资源受追捧。在调查资源库资源使用情况时发现,23.6%的教师表示总是使用,49.3%的教师表示经常使用,27.1%的教师表示不常使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教师使用资源库中资源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库中资源对教师日常教学活动起到了帮助的作用。调查的结果还发现自制资源对教师的帮助远远大于学校买入的资源。

(3)资源库运行过程需要必要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各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差异较大。调查中,8所学校均表示每学期都有用于购买资源的专项经费。从1 000~30 000元不等,总体平均水平在4 428元左右。但能拨维护费用的学校极少。在资源库管理人员的配备上,1所学校设有专职管理人员,6所学校由学校的计算机教师管理,1所学校没有设置管理人员。如果要往资源库中添加资源,则依据教师需求购买。

2 南宁特校间协作共享现状

如何加强基层特校之间的协作共享,使之提升特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研水平,这是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管理者需要迫切开展的工作。我们想从“基层特校之间的协作共享”这个点上做一些关于提升特校教师专业素质和教研水平的探索和研究。通过实践和反思总结出基层特校之间协作共享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优化校际合作,形成南宁市特殊教育的办学特色,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和教研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和办学的质量[3]。

(1)校园内的共享机制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我们调查的学校中,建设有校内资源共享机制的学校有6所,尚未建设的有2所。调查教师是否与同校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分享,表示经常分享的有77.5%,表示偶尔分享的有22.5%;与同校教师交流是否对自己有帮助,96.4%的教师认为有助于个体提高,3.6%的教师认为帮助作用不太显著;与同校教师共享资源方面,94.1%的教师表示愿意共享,5.9%的教师表示不愿意共享。

(2)8所特殊教育学校目前没有搭建协作共享通道,因此形成了一个个孤立的资源小岛。8所学校的资源库几乎不对外开放共享,或者只是共享给一些关系较好的学校。8所学校平时较少与外校开展协作交流活动。在调查教师与教师就教学方面的分享情况中,有15.2%的教师表示经常分享,64.3%的教师表示偶尔分享,20.5%的教师表示很少分享。同外校老师交流主要通过QQ、E-mail、微信、公共匿名平台等方式。很多教师抱怨校与校之间缺乏一个协作共享资源互通的通道,一些教师觉得辛苦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3 协作共享平台构建策略

基础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就是要促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合理配备教育资源。南宁特校之间应该着力打造协作共享平台,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特校间的资源库、优质课程视频资源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采取教学物质帮扶、教师定期交流授课等措施,着力推动特校间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共建共享,并结合现代网络环境下的协同共享平台,实现各类型教学资源的共享,促使南宁市特殊学校管理水平、科研水平、师资素质、教学质量、學生能力有明显提升,从而有效地缩短南宁特校间的教育差距。我们将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协作共享平台的设计

集合各所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构建一个高质量的协作共享平台。把每所学校的资源库搭建成一个服务器,学校可对服务器上的资源进行管理,各校资源库服务器通过网络技术连接在一起,通过协作共享平台对各校服务器上的资源進行管理。该平台文件管理系统和关系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数字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平台的友好UI查找、访问、下载数据,实现各校间的资源共享,这既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又方便各校有效地开展合作交流。

3.2 设计和开发资源库系统

资源库为资源的使用者和提供者架起了信息枢纽。提供者把要共享的资源上传到资源库并填好相关资源信息,方便使用者检索查询下载使用。系统由多个模块组合而成,提供数据采集、分类、交换等功能,实现各所学校的信息共享。平台资源库的具体分类如下。{1}教与学资源库:教育素材类资源、教学参考资料、专业相关性资源、论文与成果展示等。{2}数字视频库:在线课程、优质课、示范课视频等。{3}资源库网络管理系统包括高效的检索系统、用户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资源认证系统。{4}信息资源库:前沿资讯、相关政策法规、专家介绍、机构信息等。按照国家基础教育教学资源数据对平台进行搭建,平台使用的技术为分布式,以区域内的学校为节点将资源分布储存,同时将所有的资源目录及描述信息集中起来,实现区域范围内不同教育资源站点的系统互访和资源共享。

3.3 建立健全共享模式

通用性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但由于特殊教育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问题,真正特教老师能拿来就用的资源少之又少。目前,获取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有购买教学资源、网上搜索、教师自制和有限的各种比赛,信息资源在数量上难免匮乏。8所特殊教育学校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相较于其他资源,教师制作的资源具有实用性和通用性。不完善的共享模式阻碍了特校间信息资源的共享通道,教师只能被动地接受资源。有共享愿望的教师无法让资源在教师间共享,使得资源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形成理想的共享模式,必须改变现有状态让教师参与进来。理想的共享模式是怎样一种模式,它是一种外购、自制和定制三者相结合的共享平台资源提供方式,可以由一个设备设施完善且有能力的学校牵头,承担着资源的建设、分类、收集的工作,搭建协作共享平台,形成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协作共享模式。

特殊教育学校、特教教师之间互通共享彼此的资源,进而为特教教师提供优质资源是协作共享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搭建协作共享平台的动力之源。改变学校过去被动的资源共享模式,主动参与资源的制作与资源分享中来。教师以协作共享平台为桥梁,与兄弟学校的教师进行教育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Z].教基〔2000〕34号,2000.

[2]赵丹,曾新.教育资源共享与均衡:基于美国农村学校合并的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13(8):65-69.

[3]任英杰,徐晓东.校际协作联盟:面向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思考与构想——来自英国“连锁学校”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1(3):34-38.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学校教育资源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关于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问题的调研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探析
黔江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构建阳光体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标准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研究
网络教育资源为什么存在“数字废墟”——中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之难点剖析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