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张来自地中海的名片

2016-05-30陶楠

西江文艺 2016年10期

陶楠

【摘要】:电影《帕丁顿熊》以一只果酱熊的视角讲述了他融入伦敦的经历。帕丁顿作为外来文化的象征,在伦敦的融入过程中遭受到了冷遇,也接受了帮助。两种文化、文明的交融所产生的隔阂与冲突,也在最后通过布朗一家人的帮助而得以消除。影片意在向观众揭示,只有用一种开放的心态,迎接每一个不同的个体,每一个不同的文化才能使得我们的城市文化更加丰富,通过两种文明的交融使得人类的文明得以进步。

【关键词】:帕丁顿熊;英式幽默;文化名片

前言

电影《帕丁顿熊》改编自迈克尔·邦德的童书作品《一只叫帕丁顿的熊》。由保罗·金执导的该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只来自秘鲁的稀有熊因为家园地震,不得不孤身前往伦敦寻找“家”而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帕丁顿熊的外形取材于邦德偶然在火车站橱柜里看见的最后一只玩具熊,而其故事原型则是新闻纪录片中因战争而离开伦敦的孩子。帕丁顿熊的形象半个世纪的流传中,在英国家喻户晓,甚至在英国王子在中国进行文化交流期间亲自为《帕丁顿熊》站台。

一、慢节奏的英式幽默

该部电影虽在好莱坞的模式下制作发展,但是作为一部英国本土味非常重的一部影片,它有着区别于美国的电影的慢节奏。除了在结尾处布朗一家在自然博物馆不顾一切的营救帕丁顿,其他的情节都是以一种平缓的方式叙述出来。从街边的乐队到慢悠悠绕路的出租车司机,《帕丁顿熊》像是英国绅士般的将英国的著名景观、风土人情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帕丁熊站在自动扶梯面前不知该如何落脚,看见“将狗抱起乘坐”的告示牌时他去抱了一只路人的狗安全的坐上了扶梯,而他看见“在扶梯上站在右边”时默默抬起的左脚都是英国人特有的拐弯抹角的幽默。而电影中轻松的语言更给这部电影带来了更多的观众群,使得《帕丁顿熊》在寒假档杀出重围,获得不错的票房。

二、巧妙的细节安排

本片的故事情节没有逃脱开传统的公路片的模式,但是我们可以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看出这部影片的用心。

帕丁顿是带着一种期待来到伦敦的,他期望能够融入伦敦社会甚至是找到属于他的一个家。这种强烈的融入欲望通过很多细节表现出来。帕丁顿来到布朗先生的家,布朗夫人让他去洗一个热水澡来冲散长途的劳累。而帕丁顿从来没有进浴室洗过澡,可他说这样一句话:你们都是这样的吗?那我也这样吧。从这一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帕丁顿在努力迎合着收留他的人,他小心翼翼的希望通过不表现差异而获得伦敦人的好感。因此他接受了人类的衣服,典型的英伦风的呢大衣和英伦帽使得他好像真的就是英国人一样。

而在情节上的细节处理使得这部影片的内容更加具有连贯性。影片开头播放的其实就是克莱特探险家在秘鲁的经历,这段片段正是为了引出红色帽子的由来。而这顶帽子成为了整部电影情节的串联点,构建了秘鲁与伦敦的关系。在以帕丁顿的视角介绍布朗先生一家时其实也暗藏伏笔,他所介绍的爱用吸尘器的奶奶,语言天赋极高的朱迪,可以改造任何玩具的弟弟,以下水道为创作背景的布朗夫人都成为了最后营救帕丁顿的时候最重要的筹码。通过下水道他们得以进入自然博物馆,弟弟用爸爸的化学药箱炸开了入口,帕丁顿用吸尘器逃出封闭的房间,正是朱迪听懂了熊语指引大家前去天台营救帕丁顿。这样巧妙的情节安排使得所有的不可能都变的合理起来。

三、文化交融的冲突与改变

而在轻松的语言和帕丁顿的憨态可掬的外型的背后,本部影片从本质上希望叙述的是一段文化的融合之旅。帕丁顿来自神秘的秘鲁,他们在秘鲁的丛林里自给自足,自由快乐的生活,但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处于同一个时代的秘鲁和纽约却有着一个重要的不同——科技水平的差距。帕丁顿的叔叔和婶婶还在利用自然生活,而那时候的纽约已经有了汽车、电话等高科技产品。可见秘鲁代表的正是所谓的第三世界国家,而所谓的差距就是两种文明之间的不同。欧洲中心主义论、人类中心主义论在自然博物馆表现的淋漓尽致,影片中的自然博物馆作为西方殖民主义的权力机构,深恶痛绝外来文化的入侵,甚至不惜对以帕丁顿熊为代表的外来人,边缘人进行迫害。

帕丁顿熊代表了第三世界的文化,他飘扬过海来到伦敦,努力学习长久以来靠着听说而学习的西方礼仪,反复练习该如何和伦敦人讨论天气。在抵达伦敦前,他充满着向往,认定那里的人都善良,自己即将获得家。而在抵达伦敦之后,他用自己练习了很久的西方礼仪在火车站和行色匆匆的路人打招呼却没有得到一个回应。在这里,电影采用了俯拍的角度,使得人们的行色匆匆和矮小的帕丁顿在画面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帕丁顿带着外来文明的友好来到伦敦,两种文化开始在伦敦碰撞。而我们可以发现人们的态度分为三种:接纳、排斥、漠视。这种态度鲜明的在布朗先生家中有所表达。“接纳”以布朗夫人为主要代表,代表着拥有开放思想、宽容心态的人们,他们可以接受一只会讲话的熊,也愿意接受一个遥远的文明的到来,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同样也愿意接受两个文明因差距而产生的矛盾。比如在帕丁顿害的家里发水灾的时候布朗夫人选择了宽容他,理解他。而“排斥”的代表人物则是布朗先生,布朗先生是守旧古板的保守派,他要求儿子学习绅士的礼仪,走楼梯不能跑,下楼梯不能划栏杆。他是一个十分理性的人,不会因为帕丁顿的可怜遭遇而失去“熊不可以住在家里”的理智。对于帕丁顿所代表的外来文化,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一开始拒绝收留他一个晚上,后来想要把他送到孤儿院。他自始至终所表现的与外来文化的对立正因为他对神秘秘鲁的无知以及对熊对人的不可定因素。对于外来文化的排斥正是来自于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无知与不可控。而“漠视”一族的代表人物是女儿朱迪,在遇见帕丁顿一开始她就是选择沉默的一方,可收留也可不收留,甚至在去上学的时候她提醒弟弟别和同学们说他们家有一只会说话的熊。她希望的生活不会因为帕丁顿改变,因为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势必会遭受到其他占绝大多数排斥派的嘲讽甚至是攻击。

这三种情况是遇见帕丁顿熊之初,但是随着影片情节的深入,家庭成员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不过不难发现,改变是需要契机的。女儿朱迪的改变的契机正是“小偷事件”,“小偷事件”使得帕丁顿成为英雄式的人物受到了朱迪同学的认可,当外界对于外来文化的阻碍变小时,作为漠视的代表人物的朱迪欣然接受了帕丁顿的入住。而布朗先生的改变的契机正是帕丁顿的出走,因为失去了帕丁顿,家人的失落使得他也感受到帕丁顿对于这个家庭的重要性,当然前提是布朗先生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的“善良”,我们可以在他男扮女装帮帕丁顿拿到探险家的资料中窥见一二。

结语

在影片的末尾是这样一句话:在伦敦,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但也意味任何人都能融入伦敦。伦敦是一个开放的伦敦,它欢迎所有热爱它的人们。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以伦敦为代表的西方城市开始接纳神秘而古老的东方文明。欧洲的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第三世界的朋友,在欧洲中心主义的呈现上,也并不是始终求索某种滞后、贫穷、愚昧的第三世界的景象,相反的欧洲也渴求从第三世界获得新的生命力。以帕丁顿熊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开始进入欧洲主流社会,人们从一开始的排斥走向喜爱。在欢快的结局中我们又可以想起克莱特探险家的那句:你们如果来伦敦,我们一定非常欢迎你们。

參考文献:

[1]徐夫玲.电影帕丁顿熊中的“他者”性的消解[J].新锐视点,2015(21)

[2]袁美华. 论电影《帕丁顿熊》的成人、儿童双重视角[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