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拍八闽

2016-05-30邓家灿黄小杭林文强蔡朝阳

海峡摄影时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海岸带福建生态

邓家灿 黄小杭 林文强 蔡朝阳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八闽大地,地形地貌起伏多变,闽风闽俗纷繁多姿,古迹新建俯拾皆是……让我们一起放飞视界,俯瞰不一样的八闽大地!

闽山苍苍,闽水泱泱。

派江吻海,山水相依。

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带。

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第一。

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风光优美,景色秀丽,四季常春。它北界浙江,西邻江西,西南与广东相接,东与台湾省相望,众多的山脉、交错的河流、茂密的森林、辽阔的海域,构成了迥异于中国北方大平原的自然风光,近年来更以“清新福建”这块金字招牌让众多游人向往。

一山一世界 一水一画廊

福建省内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两列大山带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构成福建地形的骨架。一列由武夷山脉、杉岭山脉等组成,蜿蜒于闽赣边界,长约530多千米,平均海拔1000多米,是闽赣两省水系的分水岭。主峰黄岗山,位于武夷山市境内,海拔2158米,是中国东南沿海诸省的最高峰。一列闽中大山带,斜贯福建省中部,被闽江、九龙江截为三部分。闽江干流以北为鹫峰山脉;闽江与九龙江之间称戴云山脉;九龙江以南为博平岭。山带中段的山势最高,山体最宽。德化境内的戴云山主峰,海拔1856米,为闽中大山带最高峰。以两大山带的主要山脉为脊干,分别向各个方向延伸出许多支脉,形成纵横交错的峰岭,沿海地带的丘陵。它们或森列于河谷两侧,或环峙于盆地四周,或屹立于海岸岬角、滨海平原,或错落于巍峨群山之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美哉河山”。

再则,福建省靠近北回归线,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全世界亚热带气候的共同特点是气温较高,气候干燥。而福建背山面海,山清水秀,森林茂密,横亘西北的武夷山脉,像屏障般挡住北方寒冷空气入侵,海洋的暖湿气流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向陆地,这就使得福建大部地区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温度适中,四季宜人。由于福建山地地形复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方性气候,而且气候的垂直变化也比较显著。一些较高的山地,除山麓基带属于中亚热带外,随着高度上升,还会出现北亚热带、暖温带,甚至中温带气候,为各种生物的生息繁衍,为植物种类的茁壮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也为旅游观光构建了优美的环境。

有了奇特的地貌,典型的气候,福建的风光自然是一山一世界,一水一画廊,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独特,奇山秀水美不胜收,文物古迹遍布八闽。其中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就有武夷山和泰宁大金湖。泰宁大金湖是继1999年12月武夷山荣膺之后,于2010年8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0处世界遗产、第8项世界自然遗产,福建省第2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值得庆贺。

置身福建,犹如进入大观园,一山一水,一沟一壑,异彩纷呈,争奇斗艳,令人叹为观止。

还有被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的约有30多处。它们虽以自然生态、原始植被而扬名,但奇异的风光,秀丽的景色,一点也不亚于风景名胜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是融生态与景观于一体,集科研和观光于一身。

因此,福建风光丰富多样,千姿百态。若按地貌形态分,丹霞型,有武夷山、金湖、桃源洞、冠豸山等;花岗岩型,有鼓山、万石岩、清源山、石竹山等;岩溶型,如玉华洞、明溪玉虚洞、宁化天鹅洞、龙岩龙口洞、鳞隐石林等;火山岩型,有闽侯十八重溪、永泰青云山、宁德霍童山(支提山)等;海岸岛屿型,如鼓浪屿、湄洲岛、平潭岛、东山岛等;石臼型,有诏安乌山、白云山、九鲤湖等;平潭岛还有典型的海蚀地貌。真是林林总总,包罗万象,在地质学上,可称为形类齐全的教科书。而如此大好河山,万千世界,无不依附于两条巨龙般的山脉走势上,随之腾飞而腾飞,随之起伏而起伏,辗转腾挪于祥云笼罩的海洋性亚热带气候之中,并以独特之风姿,展现在八闽大地上。

众多的奇山异水,锦绣大观,随之而生的是许许多多千古不朽的历史传奇,动人神话。它们流传至今,不仅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也给名山大川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每当人们游历之时,皆会被深深地吸引,仿佛每一座山,每一条溪,每一道瀑布,都闪现着天才的智慧,闪耀着生命的光芒。

古民居保护需要各方合力

福建的青山绿水间,散落着大量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具有强烈区域特色。依随着这些古村落而存在的乡村文化,是中华多元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的记忆贮存库,更是许多从福建走出去的华侨华人、福建籍台湾同胞的寄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现代化、城镇化的推进,受城乡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分配不均衡,社会矛盾加剧等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民逃离乡村,奔向城镇,去城镇谋求新的生活,原本稳定的乡村文化结构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和肢解,历史上守望相助、温馨和谐的村落文明开始走向衰亡。若不及时对这些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进行有意识的保护和开发,那么以乡村社会为依托,祖祖辈辈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则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消亡,成为历史之痛、文明之痛。

古民居是一种文化符号,也是历史记忆的实物载体,能够历经数百年留存至今,实属不易。如果再不强化保护措施,每倒一座古厝,就意味着某个特殊群体的历史记忆将随之消失,无从延续。虽然每座古厝都是一个家族的私有财产,但作为历史文化的遗存,已经超越了私人的界限,不管是官方和民间人士,还是古民居的后裔,都有责任保护这些古厝。

眼下,一些临街的古厝被投资者看中,成为新业态依附的躯壳,似乎看到了新生的机遇。然而,个体经营者的经济能力有限,因此对于整个古城民居的维护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加持,才能让古民居真正“活”起来。

清新福建 领跑全国

作为一张金字招牌,“清新福建”已成为外地人羡慕福建人的一张亮丽名片。

数据最有说服力:2015年,全省12条主要河流水质保持为优,水域功能达标率97.8%、Ⅰ类~Ⅲ类水质占比为94.0%,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9.9个百分点;全省9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6.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3.5个百分点;按空气质量排名,2015年厦门、福州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分列第2名和第6名;森林覆盖率达65.95%,保持全国首位;福建省成为全国为数极少的水、大气、生态全优的省份之一。

成绩的背后,是绿色的执政理念,是体制机制的创新。

在福建工作过17个年头的习近平,始终对八闽大地的山山水水怀有深厚的感情。2010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闽考察时指出:“福建森林覆盖率全国最高,要把福建的生态环境保护好,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城市美好的环境。”2012年3月,习近平在京看望参加全国两会的福建代表团时,再次殷切嘱咐:“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

有了绿色发展理念,过去的五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福建不断先行先试——

在管理制度上,率先出台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规定,率先实现环境管理从督企向督政的转变;基本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加强对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推行重点流域“河长制”,强化流域水环境整治的组织协调和责任落实。

在经济政策上,率先实施重点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率先实施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强化市场手段驱动作用,推行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及开发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和政府购买环境治理服务等领域开展试点;推行火电厂、钢铁厂脱硫效率与电价挂钩,比国家政策从严一倍进行考核;推行绿色信贷,累积收回、否决、压缩银行贷款14.44亿元。

在综合治理上,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提倡公众参与,加强社会监督,提高企业环境治理水平。

2014年4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福建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015年1月,《福建省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根据全省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保护需求,生态红线分为陆域生态红线和海域生态红线两种类型。在生态红线面前,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都必须停止。

覆盖率由2011年的63.1%提高到2015年的65.95%,连续30多年保持全国第一。

呵护美丽海岸带

沿海岸线资源丰富的福建,正发力遏制无序开发,力求开发与保护并重,让美丽海岸带不要远去。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0年,福建要基本形成湾区功能互补、各具特色、有控有保的海岸带协调发展格局,为生态保护与建设、自然资源有序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提供重要支撑。

作为中国的海洋大省,福建拥有大陆海岸线长3752公里,海岛岸线长2804公里,港湾和海岛众多,海岸带生态、生物、矿产以及特殊景观资源十分丰富。

但近年来,福建海岸带利用重开发、轻保护现象较为普遍,因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而导致的生态空间占用过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岸线不断减少,滨海湿地面积减少和生态退化,近岸海洋生态安全和环境风险压力增大,福建沿海一些海岸正悄然退去。

相关负责人指出,要把开发活动严格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维护好海域、海岛、海岸线自然状况,保护好海洋生物多样性,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当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等政策红利的叠加,为福建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官方已出台《福建省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年-2020年)》,明确构建陆海协调、人海和谐的海岸带空间开发格局,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

从该规划可见,福建从空间上将海岸带划分为重点保护区、控制性保护利用区、重点建设区三类功能区,作为今后海岸带开发的重要依据;对海岸带工业开发、港口物流、城镇建设、旅游休闲、农业渔业、生态保护等六大功能板块建设的定位、布局和任务,作出具体规划。

对于围填海活动,福建官方要求严格控制海湾内围填海,将自然岸线保护纳入海洋环保责任目标考核,海域围海、填海应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坚持科学用海,科学制定新增围填海建设计划;禁止有可能造成海洋水动力发生重大改变和重大生态影响的围填海工程。■

猜你喜欢

海岸带福建生态
那个梦
“生态养生”娱晚年
海岸带弹性初探
住进呆萌生态房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生态之旅
惠州市海岸带优化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陆海统筹推进海岸带地质调查
福建医改新在哪?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