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读,是否一带而过?

2016-05-30张建新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课题词语文本

张建新

“初读”,顾名思义就是指对一篇课文的第一次通读,其要求是使学生通过课文的文字表达,获得关于阅读文本的形式和内容的初步印象。称之为“初读”,是与“细读、精读、美读、赏读”相对而言的,目的是为了稍后的深读课文,研究性赏析,体会作品的情感等而打下基础。“读一篇文章,是先通读全篇,得其大意,才能抓住重点,为精读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初读”在阅读教学全程中的地位非常特殊,这也决定了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笔者在听家常课时,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引入课题,学完生字新词后,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引领学生所谓的“深读课文”。于是初读也就这么一读了之,走了个形式。而在深读探究中,学生对课文读得结结巴巴,经常把句子读破,添字、漏字,教师也熟视无睹。

要改变“初读倒退”这一不良现象,教师必须转变思想,一切以学生为本,要认认真真地开展初读教学。下面笔者具体从“课题的导入”、“字词教学”、“读通课文”谈谈初读不应被轻视,她也能上出精彩,当然,初读教学并不仅仅是以上三块教学内容。

1、导入新课——奠定基调

一堂精彩的课会有良好的开端。导入新课无疑是初读课文重要的一环。实际上,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猜谜导入,故事引入,设问引入,创设情境导入,介绍文中人物导入,中心句导入等,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方法,只要教师根据文本的特点,做了巧妙的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欲望,争取课堂效率最大化。这就是好的导入方法。

【案例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读题导入。

一位教师这样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有志气地读课题!”“振奋人心地读!”“发愤地读!”如此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品读好课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题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是可以好好利用的教学资源。由读题导入,由课题质疑,带着问题去读,学生就会有兴趣,能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就有成就感,阅读的期待就会提高,接着再相机引导学生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记牢几个难读的词,把课文读通顺。对于一篇陌生的课文,能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第一课时的初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善于挖掘初读的资源,于课题处设疑,从文本处进行深挖掘,或音乐渲染,或语言描绘,引导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产生阅读期待,从而走进文本。

2、字词教学——词串也能整体感知

在初读课文时进行部分字词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指标是倾向于“言语表现”,内化成学生的语言,从而进行积累。因此,词语教学要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和文中插图,创设“用语言”的情境,让词语在表现中最大限度地增值。所以,我们要变换些方法,让学生在有滋有味的词语实践中,进入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语文的素养。

【案例2】《识字4》字词教学。

笔者指着黑板上美丽的贴图(图上有茂密的森林,鲜艳的花丛,碧绿的田野,四五个孩子有的手拿放大镜在地上蹲着观察蚂蚁,有的拿着蝴蝶网兜在田野里跑着……)对大家说:“让我们也跟着这些小朋友一起到森林里转一转,到花丛中钻一钻,到田野里跑一跑,好吗?”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老师指着贴图(蝴蝶在花丛中飞,螳螂爬在树叶上,蚂蚁在地上爬来爬去)对大家说:“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瞪大了眼睛,仔细看着。一会儿,有的学生激动不已:“我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花朵上。”“那片树叶上躲着一只螳螂。”“两只蟋蟀在落叶上做游戏。”“一只知了正在树上唱着动听的歌。”我顺势抓住挈机,表扬学生:“小朋友眼睛真灵,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昆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随即把“螳螂、天牛、蝴蝶”等词语贴到了相应的昆虫图旁,图文对照,让学生练读词语。孩子们一个个读得入情入景。

语文教师要让字词教学这一环节起到应有的作用,不能是简单的认读和抄写,而是生动地、有效地获取语文能力的过程。当学生在读词语时,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学生才会读的有味。在这教学设计中,我就将词语的教学集理解、想象、朗读于一体,这样,词语才会有形象。

3、读通课文——初读的保证

“书不读通不开讲”,“让每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的確,审视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很难看到教师帮助学生把课文读通的指导;很少见到有让学生反复熟读成诵。认为读通课文不精彩,出不了“亮点”。其实,以学定教,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这就是最成功的教学。

【案例3】《“番茄太阳”》朗读教学。

这篇课文重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悟明明美好童心对“我”的感染,理解“番茄太阳”的含义。文中多次描写了明明的“笑”,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明明“笑”的语句,重点朗读体会。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谈谈自己读后的体会。

“书不读通不开讲”,说的就是语文教学首先要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而“读通”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应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来朗读课文,让他们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在初读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引导学生在读中边动笔边思考,划出生字新词、难读句段,并在难点处回读,反复读等,以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都需要学生首先在初读上下足功夫。教师只要因文而导,巧妙地训练学生在初读过程中把握课文要点,理清层次,初步领会课文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在富有情趣的课堂氛围中感知语文,真正地学习语文。只要我们对初读认识到位,精心思索,用心实践,照样可以把初读上的扎实、精彩。

猜你喜欢

课题词语文本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一枚词语一门静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