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班主任在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6-05-30陈平
陈平
【摘 要】高中班主任的角色决定了班主任在教育工作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职责。本文首先就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及优势进行介绍,并探索了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心理健康 教育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适应社会所需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做好班主任这一角色,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办法、采取各种措施,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基本要求。
处于这一阶段的高中生,由于面临着高考的学习压力以及与人交往的心理影响,在学习心理、情绪情感、意志力、人际交往、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升学择业以及健全人格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班主任能有效预防、发现并调试高中生的心理,解决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并适应社会生活。本文在此就如何利用班主任身份,寻找拓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给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言传身教,以班主任良好的心理品质影响学生
不论是从言传身教还是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角度来讲,高中班主任用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来影响学生,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和优秀心理品质的形成。因而作为高中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比如在处理班级冲突时能客观公正,在选拔相关学生时作风民主,在面对生活难题时坚韧果断,在面对弱小群体或者学生时能热情地关怀,在与学生相处时真诚坦率。这一切的行为表现都映射出班主任良好的人格特征,也会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二、潜移默化,营造班级和谐心理氛围
营造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也是在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教育氛围,可以让学生在環境的影响下受到熏陶。因而在班级环境建设中,班主任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一是肉眼可见的外部环境,如通过在墙壁上悬挂名人画像和名人名言,在图书角增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书籍,从而营造静态的、积极的心理环境,让学生被这种气氛所围绕;二是营造心理可感的内部环境,比如班主任着手建立一个积极乐观、和谐互助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从而增强班级的团结,让学生把班集体当作一个小家,在和谐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三、在班主任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课堂教学始终是教育的重要场地和途径,课堂学习也是学生在学校、班级里的主题活动,它占据了更多的时间。因而班主任也需要把握住课堂教学的机会,除了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外,还应该积极挖掘教材中可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并寻找更多有趣的课外材料,寻找课内外教材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让学生从中培养出坚忍不拔的意志,陶冶出积极健康的情操,也能从中培养出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调试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优秀人格与健康心理的塑造。
四、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相关的主题班会
高中班主任可以借助每周一次的班会时间,开展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主题班会,对这一周内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总结、回顾与反思,也可以让学生正视这些问题,从而提供问题解决的契机。当然,召开主题班会需要班主任做到:选好具有针对性的主题,要在了解班级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这阶段的心理关注点来拓展主题,同时,选择时代感强、学生乐于了解的新信息,这样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情感共鸣;班会的活动性要强,采用信任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或者学生发言进行自我认知的介绍等活动形式,让主题形式更加灵活,突破传统班会中班主任一言堂的局限性;注重结果反馈,开班会不能只是让学生乐在其中地游戏,最关键地是在游戏后能对自己进行心理健康反馈,带领学生认识自己,真正地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五、引导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辅导
教育不仅仅是在校园内完成的,家庭环境作为影响学生的重要基地,做好家长的工作,请家长能积极考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间接教育与辅助。比如请家长在平时多注意家庭和谐环境的建设,注重自身言行对学生心理健康与认知的影响,以民主、和平、公正、愉悦的家庭氛围为学生营造健康积极的人格;在高考来临之际,在安抚学生的同时,请家长尽量保持之前的生活状态,避免家长的反常行为增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反而帮了学生倒忙。对于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班主任还可以采取电话访谈或者家访的形式,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纠正家长教育偏差,互通学生成长情况。
总之,利用好班主任的角色便利性,抓住工作中的机会,在校园内外都能及时对高中生践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疏导情绪和压力,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裴自彬.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
[2]段多梅.高中班主任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德育能力的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