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要学会构思
2016-05-30赖庆沅
赖庆沅
古希腊画家雷克和帕哈是很好的朋友。有一次,他们对一篇美学作品产生了分歧,争得面红耳赤,互不服气,双方约定各作一幅画公开展览,让市民来评判高下。
雷克回家精心制作,画了一幅画,画的是一个孩子头上顶着一筐葡萄。画中的孩子呼之欲出,葡萄也水灵得像刚从藤上摘下来的似的。他对自己的作品十分满意,用布遮住画架上的这幅画,拿着前往比赛现场。帕哈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忽然来了灵感,快速完成了自己的参赛作品。
这天,雅典广场挤满了观众,大家都慕名来参与两位大画家的比试。当雷克揭开自己画架上的挡布时,惊得赏画的市民不知怎么赞美才好,逼真的画面居然引来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去啄画面上那筐子里的葡萄。帕哈站在一边默不作声,观众向他高呼:把挡布取下来,让我们看看你的画吧!帕哈依然平静地站着不动。雷克也急了,走上前去,当他伸手去扯那块挡布的时候,他怔住了,随即发出由衷的惊叹:“我输了!”原来,那块“挡布”正是帕哈画上去的,“挡布”就是帕哈画出的作品,而一开始大家都沒有看出来!
帕哈胜利了,他不仅胜在作品的逼真,还胜在精巧的构思,谁都没有想到他会把“挡布”当作自己的作品。这就是出奇制胜。
这是《挡布巧胜葡萄》一文讲的故事,它在构思上是很奇特的。一是在形式上,它在过程中隐藏了关键信息。二是在内容上,不看到最后猜不出谁胜谁负。三是在思维上,帕哈的构思出人意料。这篇故事采用的就是“设置悬念构思法”。
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人们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心里总会问:“喂,你能对我说点儿什么新鲜的?”老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心里肯定也在期待:今天哪个同学的作文能来点新鲜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作文的构思方面下点功夫。
角度上“宁写失败,不写成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于同一事物,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也就是说,越是常人不易想到的写作角度,越是奇妙无穷。在构思作文时,如果能从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入笔,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写作文,一个重要角度就是:宁写失败,不写成功。但一般人都喜欢写成功,这是常见的现象。比如《记一次成功的经历》:“今天我要大显身手,来个番茄炒蛋。先把鸡蛋搅拌好,再打开煤气,等锅热了,倒油,要用手试试油温。感觉烫手时倒入鸡蛋,炒呀炒呀炒呀炒,把鸡蛋炒到金黄色的时候,把鸡蛋捞出来。再切西红柿,要切得不大不小,这样才好。然后把锅烧热,先炒西红柿,再放鸡蛋,最后放盐和糖,出锅。一盘香喷喷的西红柿炒蛋就做好了,真好吃!”这样写,就不是作文了,这是菜谱和说明书。
也不是不可以写成功,但不能写马到成功,要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才修成正果。写钓鱼,不能写一会儿钓上来一条,一会儿又一条,眨眼间身边的鱼堆得跟小山一样。你最好写一会儿提起鱼竿看看,一会儿又提起鱼竿看看,再一看,蚯蚓都没了,实在不行,就下水去捞吧,结果滑了一跤,弄了一身泥,狼狈不堪爬上来,还从嘴里吐出一把水草:“呸!”不错!有收获,网袋里有一条大鱼。
法国导演布勒松说:“电影就像一条小溪,一会儿遇到一块石头,一会儿遇到一丛树枝。”作文也是一样,这石头和树枝就是一个个小波折,在最后遇到一块大石头,激起一个大大的浪花,马上结尾。
顺序上“先拍背面,后拍正面”
“文似看山不喜平。”巧妙的构思还体现在对情节的设计上。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是有讲究的。同样的两大块内容,不同的排列组合,效果往往是不同的。
导演冯小刚讲过一个排序技巧:“比如我们现在在这儿拍一个开会的场面,镜头一直在拍,我说你听,然后是散会,最后画面中出现台底下放着一个炸弹,这是一种拍法。另一种就是先拍炸弹在桌子底下的镜头,然后我和大家进场,然后是散会,这就不一样,就是对悬念的应用,先让你看到炸弹在这儿,然后看整个开会的过程,开会再闷你也不会觉得闷,因为提着心。”
第一种拍法是先拍正面,后拍背面,会很闷,情节就没有起伏,缺少波澜,难以吸引读者。第二种拍法是先拍背面,后拍正面,用悬念做铺垫,为后面的情节蓄势。它就好比把一条河拦腰堵上,堤坝上游必将积蓄起更大的能量,这样开闸放水时才会形成更壮观的景象,收到预期的效果。
《购买上帝的男孩》一文的开头写道: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认为他是故意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店门。
这篇文章就是先写了荒诞的背面,然后才一步步把正面原因揭开。
在《挡布巧胜葡萄》中,雷克就是硬币的背面,作者先花了大量的笔墨进行描写、蓄势,而对帕哈却几乎是一笔带过,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原来他才是硬币的正面,是表现主题的主角。
思路上“多走小路,少走大路”
美特斯邦威是著名的服饰品牌,它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词,叫“不走寻常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有一首著名的诗叫《未选择的路》,大意是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人生从此变得截然不同。两条路,大路很平顺,小路有意思。作文要逆向思维,另辟蹊径,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小路上的风景与收获,会令人耳目一新。
一般人写到春天的时候,都会说“春姑娘”。有个学生却是这样写的:“春姑娘太老土了。我爷爷小时候,春天就是个小姑娘。我爸当小学生的时候,春天还是个小姑娘。过了三四十年,春天也没见老,按理春姑娘早该升级为春大娘了。”的确如此,写“春姑娘”还不如写“春姐姐”,至少独特。
作家陈建功曾经讲过他小时候的写作故事。他说,在他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国庆有感”。开始他所能想到的,是“红旗飘扬”“欢呼胜利”“展望前途”,可是他知道别的同学写的肯定也是这些,自己实在不愿意往作文本上写千篇一律的话,他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后来,他写了在国庆节当天看见的一个赶车送菜的农村少年,以及自己看见他以后的感受、联想。结果他这篇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大大的表扬,老师还在黑板上写上评语:“言别人所不能言,想别人所不敢想。”这个夸赞让他尝到了“甜头”,之后每次写作文,他对自己写作文的要求就是“另辟蹊径,出新;独走小路,见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