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16-05-30张利萍
张利萍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策略
学困生是指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智力正常,但由于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环境、习惯等非智力的影响而导致学习潜力得不到有效开发,使学习活动不能得以顺利进行而达不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造成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同龄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学习基础各有所不同,使得每个班级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学困生。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所以,带领学困生他们走出困境,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转化学困生。
一、宽容学困生,唤醒学习意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管理学生的方法要恰当,尤其对于学困生,批评他们很容易,但真正让他们从心底接受批评却并非易事。所以,在批评学生时应该做到两点:一是要实事求是,二是要讲究方法。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尽量少发火,避免过激的言行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这些学困生由于在班级中常被同学鄙视,心理上就会有压抑感、厌学情绪,有时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尊重他们人格,关爱他们,宽容他们,唤醒他们的学习意识———这才是转变学困生的最佳途径。即亲其师,信其道。
二、赏识学困生,激发学习兴趣。
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经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是何等重要。为充分发挥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作用,教师要做到:善于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其进步。因为“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闪光点也就是优点,人人都有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善于课内外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这一点入手,在言语上赏识他,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还可以在评语赏识他,如:在批改作业时,适时写上“你真棒!”“加油!”“你进步了!”“老师赞赏你的好学精神!”“你是好样的!”等等。这样做,不仅是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肯定,而且也是对他们的鼓励和促进。特别是学困生,他们会为此而兴奋的,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关注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注二、关注学困生。
关注学困生, 教师要了解班上每个学困生的“困”因 ,与家长沟通,找学困生谈心,明白症结所在,才好“对症下药”。如我班学生潘振,三年级刚接手时她数学成绩非常差,每次测验都不超过50分。而她本人给老师的感觉是:生性寡言少语,,作业马虎了事,而且非常讨厌上数学课。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主动几次找她交谈,从她感兴趣的事物入手,争取她对我的好感和信任,这样我也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她讨厌数学的根源:A、枯燥无味,没意思;B、我太笨了,学不会了。了解到这些有利的信息后,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她讲数学家如陈景润、华罗庚等名人小时候的故事,让她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在班上号召所有的同学用友善、热情、真诚、鼓励的目光接纳她。进行家访,指导家长运用积极暗示的教育方法调动她的学习积极性。一段时间后,在有针对性的情感倾注下,她不再排斥学数学了,而且还有了一定要学好数学的信心。现在的数学单元测试成绩她总在75分以上。教师在教学中的起点和重点应是学困生,课堂上提问先问中学困生,学困生不会的地方就是教师要教的内容。课后老师关注的更是学困生。老师必须确立起这样的观念:只有通过转变学困生才能实现大面积的丰收,水涨船高,尖子生才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尖。如果只抓少数尖子生,大多数人学不进,班级学习气氛不浓,尖子生则不会夜郎自大,没有危机感,最终停滞不前,班级整体水平就会下降。
大力开展“一帮一”师友结队工程。 以好带差,班级排座位时让好生与学困生同桌,便于好生帮助学困生,使学困生有进步,好生有提升。要求好生时刻提示、提醒、督促学困生抓好自身学习,密切与结对帮教同学的关系,随时随地都要关心学困生的学习,哪怕在聊天时、活动时都要问一问学困生公式是否记得,错了帮助纠正,这样就发挥了教师力所不能及的作用。 最后,实行人盯人家教式跟踪帮扶。 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困惑、不足,实施帮扶计划,积极开展专项跟踪帮扶活动,培辅重点培心态,给学生以信念,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学好,日久必有所获。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新方法。教师要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他们,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把赞许的语言讲给他们。使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爱他们,使他们产生不断进步的勇气,这样才能使学困生沿着正确的轨道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