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团体标准的培育与发展

2016-05-30徐齐

科技风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专业性行业标准团体

徐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行业核心竞争力不够的问题日益成为阻碍我国产品世界化的重要障碍。重视团体标准的培育和发展能够有效地转变政府职能,促进行业规范,提升我国行业竞争力对繁荣市场经济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团体标准的培育和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强团体标准法律地位、成团体标准动态和多元化发展格局、健全社会团体标准的发展模式等策略,旨在规范我国团体标准的培育和发展。

关键词:团体标准;培育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下,团体标准的制定多是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原因在于这个国家,社会团体制定的行业标准专业性较强、易于实施且符合市场需求。为目前我国团体标准的制定多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缺乏专业性和市场相关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制定了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

按照规划要求社会团体应当成为团体标准制定的主体,政府部门适当引导,并加强监管,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团体标准的培育和发展。

一、团体标准培育与发展的必要性

(一)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团体标准的培育和发展不仅有利建立我国社会标准规范制度,还可以从侧面转变政府工作职能,使政府职能从管理转变为服务。

目前我国的众多行业规范即团体标准都由政府部门制定并保证实施。我国是一个多种行业聚集的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的任务量大、专业性强、标准监管不易,致使政府部门出现行业标准制定时间慢、专业性不强、执行难度大等顽疾。

如果能够由行业团体制定并培育标准,就能从一定程度上解放政府相关部门所面对的压力,并能提升团体标准的专业性与可实施性。有了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团体标准,政府就由原来标准制定者转变为标准监管执行者,能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需要政府的地方,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的职能。

(二)促进行业规范,培养核心竞争力

能够制定相关行业标准的社会团体都是由该行业的领军者组成的,这类团体包括行业协会、行业联合会、产业联盟等。团体中的成员在行业内部具有绝对的权威,有资格和能力去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而且这些标准的实施被证明对本行业的发展大有裨益,众多龙头企业都是在该标准的 要求下进行生产运转的。

有了行业带头企业的身先士卒,众多中小微企业必定愿意结构团体标准,并依照团体标准进行生产运行,这种做法能够有效的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培养我国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五家半导体公司(三菱、日立、日本电气、东芝、富士通)組成了半导体行业团体,并制定了半导体行业制造标准,使得日本半导体制造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业标准得到了统一,促进了日本半导体企业的飞速发展,至今日本半导体行业在世界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三)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提升市场活力

中小微企业虽然规模较小、生产水平不高,但企业分布行业广泛,数量巨大,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着标准化人才缺乏,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中小型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

而行业团体标准的制定能够让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找到前进的方向。有了具体的方向,企业的发展才能将创新驱动的动力发挥出来,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繁荣市场,提升市场活力、

二、团体标准培育与发展的发展策略

(一)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强团体标准法律地位

1)出台政策,加强监管。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给予社会团体(行业协会、技术联盟等)充分的行业标准制定自由,鼓励和引导社会团体制定团体标准,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团体标准的监管,保证标准制定的公平性,避免出现部分企业依靠标准的实施,进行不当竞争,形成垄断,破坏行业发展情况的出现。

2)制定法律,尊重标准。现行《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有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四级标准,社会团体标准、联盟标准、协会标准从未在法律法规中出现,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 2 ]。这就导致目前我国团体标准缺乏法律保证,行业内部对团体标准尊重不够。

因此,政府和司法部门应当将合理的团体标准纳入相关行业规范法律法规体系中,从法律层面维护团体标准的地位,保证团体标准的实施。

(二)形成团体标准动态和多元化发展格局

事物都是出于不断变化中的,一成不变的团体标准不能满足时代迅速发展的需求。当今社会,现代化技术日新月异,老的团体标准如果不随着行业的发展而逐渐升级,那么这些团体标准不仅不能促进行业的发展,形成行业核心竞争力,还会起相反的作用。

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鼓励不同社会团体根据行业的发展水平不断在原有的团体标准上推陈出新,发展新的团体标准。不同社会团体制定的行业标准要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只有这样团体标准才能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动态变化中促进行业的不断发展。(可以举例)

(三)健全社会团体标准的发展模式

健全的制度是一切的保证,健全社会团体标准的培育发展模式应当做到:政府加强对于团体标准制定的引导和监督,消除不合理的团体标准,约束不恰当竞争。行业团体应当起到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加强两者沟通,使团体标准能够成为行业规范法律法规,提升团体标准地位。

三、结论

团体标准的培育发展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规范化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目前我国团体标准存在着制定主体不明确、标准缺乏统一性等问题,但这并能影响团体标准对于市场发展的重要作用,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团体主导、技术组织支撑的管理模式,培育和发展好团体标准对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翌.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影响力的团体标准[J].中国建材报,2016(4):1.

[2] 沈伟民,陈向平.关于发展社会团体标准的若干思考[J].大视野,2015(1):1.

猜你喜欢

专业性行业标准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
16项新的涂料行业标准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钒钛磁铁矿行业标准将制定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