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

2016-05-30边静蓉滕秋玲

科技风 2016年12期
关键词:困难大学生

边静蓉 滕秋玲

摘 要:本文围绕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大学生创业带动大学生就业”进行思考。在客观分析两者所处的大环境下,分析创业的可能性,提出解决的方法,思考“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形式。

关键词:创业与就业;大学生;困难

一、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社会背景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逐渐蔓延,国内企业面临倒闭、裁员、减工等困难。如今各个高校都进行扩招,大学生的人数与日俱增,这使大学生就业形势就更加不容乐观,让原本就疲惫不堪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其实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的制度缺陷有较大关联。

赖德胜曾提出,我国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者占全部劳动者的比例非常低。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难,看的是什么业。像农业、基础服务业这样工资低、前景不明的工作大学生又不乐意做。这就出现了大学生一边嚷着就业难,又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

自从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的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又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这个号召。全国人民都对创业有了新的看法。草根创业、微创业等各种创业形式纷纷兴起。这些创业形式也得到了国家政策与民间天使投资的大力支持,其中大学生创业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各个高校都开始开设创业的相关课程。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难

1)大学生的社会阅历还欠缺。大学生创业,其实是指还没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学生开创一份新的事业。年轻虽说带给大学生足够的精力、时间。但是年轻确实导致大学生看问题不够全面,所提出的想法不够成熟,在创业的前期,大学生会遇到巨大的困难,为人处世不够熟练,对金钱的概念还不完整,人际交往圈还十分局限。

2)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高。据相关统计,一般创业企业失败率在70%,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相较于企业七成的失败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简直微乎其微。

3)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对滞后。我国高校在创业这方面的教育并不普及,创业教育在前几年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说这两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提出,各个高校都开始重视创业教育,但是我国在创业教育经验还不够丰富。

4)家庭方面的困扰。中国式的父母大多是希望孩子能够平平稳稳地度过一生,但若是孩子创业,那就注定自己的孩子要经历大起大落,承受巨大的压力,要随时面临创业的失败。这也是中国式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

5)资金相对匮乏。大学生创业首先要解决的必然是资金问题,但大学生既没有资金,也没有融资途径。没有去向银行贷款的基本条件。大学生若是想要创业,创业融资大多是依靠父母及亲戚。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

1)大学生对于工作要求过高。现在的大学生找工作的基本要求过高,像服务业、农业这样的基层工作,工资过低、在大多数人眼中不光彩的工作不愿意做。导致从事农业的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稀缺。

2)供职岗位要求高。我国的企业招人要求过高。大学生刚从学校毕业,并没有工作经验,但人事单位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人则是优先录取,这就直接导致大学生工作越来越难找。

工作岗位少,相对大学生多。近几年经济萧条,许多企业都面临倒闭、裁员等问题,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

四、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情况

根据数据调查07-09届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为百分之一,2010年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虽说有所增长,但是其中高职生的创业率远远高出大学生的创业率。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虽说我国如今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率呈倍数增长,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仍然远远低于欧美等经济发达的国家。而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低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传统文化对创业的消极影响。我国在几千年以前就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农业大国,传统的思想对于我们根深蒂固,不能轻易改变。我们强调统一,这对于创新思想有着极大的抑制。

2)中小学时期的教育。我国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大大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想。固定的教育模式,传统的家庭观念都将学生创新的思想扼杀在摇篮中。

3)社会化过程。我国几乎所有的家庭的关注点都是孩子的学习。中国式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而在全面加强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大大削弱了孩子创新的天性。

如今的大学生虽有了创业意识,但这种意识并不强烈,十分被动,在如今自主创业的大部分大学生都是迫于就业压力过大,才会选择创业。所以现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现阶段最重要的问题。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正需要大学生创业来解决。在这个知识性经济时代,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有信心,有勇气去创新,而大学生创业,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可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若是要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首先要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树立新的创业意识,要让大学生知道创业相较于就业,更能实现个人抱负。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4 ]。

五、高校“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

其实创业与就业并不是两者互不相容的。有人认为选择了就业,那么就远离了创业;选择了创业,那就远离了就业。其实并不然,创业与就业有着巨大的关联,创业带动了就业,而有就业经历更是为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从创业与就业的关系上来看,他们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就业是相对于被动的,创业是相对于主动的,创业是就业的前提条件,就业依赖于创业,首先要有创业,才会有就业,创业能够提供就业。所以以创业带动就业就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在就业的工程中寻找创业的机会。通过全面开启创业教育,推动完成更高质量的就业,有效高效地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主动地去创业,同时政府应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解决大学生创业的融资问题,实施各种有利政策,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

参考文献:

[1] 张志达.高校创业大赛低效,原因何在?[J].教育与职业,2014(6):146-147.

[2] 贾少华.创业大学生成长模式探寻——探寻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客观规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121-124.

[3] 盛莉莉.高职创业大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8-9.

[4] 徐玉成.高职创业教育目标探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23-25.

猜你喜欢

困难大学生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寻找困难的游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选择困难症
新大学生之歌
雅阁车间歇性起动困难
有困难,找警察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