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美国生活并不是那么“美”
2016-05-30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很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在美国生活,并不像其名字听起来那么“美”,更不是一些人误导中描绘的天堂。
误导一:收入,“美国人均工资四、五千美元一个月”。美国人均年薪是3.5万美元,但明显收入不均。高盛公司2009年人均薪酬77.5万美元,而服务业人员薪资在3.5-6万,小城市的只有2-3万。美国网站GOBankingRates调查显示,超过62%的美国人账户存款不足1000美元,其中1/3的人没有储蓄账户,28%的受访者存款是0,13%的受访者存款少于1000美元。为什么在美国很难存下钱?这跟收入总数有关。2013年,全美年家庭收入中位数为51939美元。此外,美国一直以高昂的税收、教育医疗费用而闻名。大部分普通美国家庭的税前收入光应付这些费用都已捉襟见肘,便很难存下钱了。
误导二:住房,“北京上海的房子比美国贵”。不要拿北京上海的房子和美国偏僻地方比。曼哈顿中央公园旁边动辄700、800万,上千万美元。纽约周边(不含曼哈顿)的两室一厅在40-100万美元左右。还有地产税,根据房子的价值一般每年在0.6-2万美元,这意味着住30年就够再买一套了。大部分美国人都会到40多岁才攒够首付,开始买房,还有许多人一辈子租房。需要一提的是,美国还有不少无家可归者,各地的收容所往往人满为患。据统计,美国无家可归的人数在2014年达到61万多人,这其中包括2.4万个儿童。
误导三:交通,“美国车极其便宜,且没过路费”。美国买高档车确实比中国便宜,但是在美国赚钱的不是靠卖车,而是靠养车。在美国,保险和维修费用需要更多花销——全保一年要花费500-3500美元之多;修车更贵,换4个闸皮需要200-350美元,因为修车每小时人工80美元以上。至于过路费,纽约进城费是8美元。
误导四:饮食,“吃饭便宜”。美国人在正规餐厅用餐并不便宜,如果两个人用餐,一顿花掉30-50美元是常事,吃饭小费一般要16%-20%。去麦当劳之类倒是便宜得多,但一个人一顿午餐也要8美元左右,这个价钱也并不便宜。至于“1.5美元吃饱”那种的确有,但如此“餐厅”的档次不问可知。很多美国人中午都是带饭吃,一块三明治就是一顿午餐。
误导五:日常开销,“生活日用品便宜”。美国有些超市确实比较便宜,但如果不是低档仓储式超市,而是较高档的生态超市或“白领”超市,价格就会高出1倍甚至4倍以上。美国人工服务价格也很贵:比如送货就得加50美元“起步价”,安装则要计时付费,一般需要每小时150美元,零部件必须自己购买,若要代买还得再加钱;又比如马桶堵了、屋顶漏了、车库门坏了,请人来修,照样是“起步价加计时”的“高消费模式”,有些还要加返程费。可以说,在美国,生活服務凡是沾上“人工”,价钱就绝对低不了。
(本栏责任编辑: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