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上真实的“杨子荣”究竟是啥样

2016-05-30

党史天地 2016年12期
关键词:座山雕曲波林海雪原

杨子荣是胶东牟平人,原名杨宗貴,参军时改了名。杨子荣从小随父闯关东,在鸭绿江上顺水放排,逆水拉纤,接触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这些人中有流浪关东的农民,有闯荡黑道的江湖人物,有反满抗日的进步文人,但更多的是失去职业的工人。

社会底层的生活让杨子荣熟悉了东北地区的人情世故,乡风民俗,野史轶闻,行帮黑话,这一切都为他后来成为一名侦察员提供了许多便利。1943年,杨子荣回老家成亲,随后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抗战胜利后,杨子荣从县大队抽调入伍,随即去东北,被编入牡丹江军区第二团,成为曲波的部下。

正如《林海雪原》中所描写的那样,杨子荣在牡丹江剿匪期间曾与战友一道生擒了匪首“座山雕”。“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在东北深山老林里为匪几十年,老奸巨猾,张作霖和关东军都对他无可奈何,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委任其为东北先遣军二纵二支队司令,与共产党为敌。

“座山雕”一向深居简出,从不大股活动,其巢穴只有少数几个亲信知道,东北民主联军曾动用大部队寻剿,但茫茫林海,无边雪原,此举无异于大海捞针。在这种情况下,牡丹江军区派出以曲波、杨子荣为首的剿匪小分队,承担“捞针”的任务。

“座山雕”等匪军遭民主联军打击后损兵折将,人马所剩无几,蛰伏在牡丹江海林镇北部的山区林海里。杨子荣向曲波提出,自己带领几名精干队员,化装成土匪,设法打入其内部,靠智取擒获“座山雕”,曲波同意了杨子荣的方案。

1947年1月26日,杨子荣带队出发了,只见杨子荣满脸胡须,黑棉袄外罩关东军的黄呢大衣,子弹带拦肩缠满腰,宽边皮带上斜插两支匣子枪,满口黑话,俨然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匪头子。

几天后,杨子荣等人在一个伐木工人留下的窝棚里发现了土匪的踪迹,杨子荣自称是另一帮土匪的副官,被共产党打散了,急于找“座山雕”投靠。这帮土匪正是“座山雕”的手下,他们见杨子荣对答如流,毫无破绽,便答应带他们上山。但狡猾的“座山雕”三番五次出招考验他们,直到十几天后才由一伙土匪带路进山。

绕过几十里山路,越过三四道岗哨,杨子荣他们才来到“座山雕”的老巢。屋里、炕上横七竖八躺着7名土匪,其中有个70多岁的老头,黑脸膛,白头发,鹰钩鼻,山羊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座山雕”。“座山雕”睡觉很灵醒,一听有人进来,急忙摸枪,但为时已晚,杨子荣一个箭步冲上去,踩住他的手,下了他的枪,在小分队队员的枪口下,其他几个土匪也都乖乖举起了手,“座山雕”匪伙就此覆灭。

小说《林海雪原》中杨子荣并未牺牲,剿匪胜利后担任了团侦察参谋,又踏上了新的征程,但真实的杨子荣在消灭“座山雕”几天后便牺牲了。当时剿匪小分队正追击顽匪郑三炮,杨子荣率众将郑三炮等匪徒堵在了窝棚,枪战中杨子荣匣枪的撞针被冻住了,土匪孟老三一枪打在杨子荣胸口,这位侦察英雄壮烈牺牲。

但解放后,杨子荣的一个老乡从东北归来,说在牡丹江一带见过杨宗贵,一身土匪打扮,八成是开小差当了土匪,于是当地政府取消了杨家的军属待遇。

《林海雪原》被改编成电影和京剧后,杨子荣名声大噪,这时他的母亲还在世,但她万万没有料到银幕上的这位英雄就是自己的儿子。

有关部门找曲波了解杨子荣的家庭情况,但曲波只知道杨子荣是胶东人,当年是从地方武装编进来的,坐帆船经龙口到东北,其他情况也说不清楚。1974年,曲波给外文版《林海雪原》配插图时,偶然发现了一张杨子荣接受表彰时的合影,有关部门通过这张照片找到了他的家人,杨子荣的身世这才水落石出。

猜你喜欢

座山雕曲波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节选)
小朋友们一起学党史,阅读“红色经典”
拆 台
林海雪原(五)
林海雪原(三)
林海雪原(二)
林海雪原(四)
曲波变换三维地震数据去噪技术
林海雪原 玉舍雪山滑雪场
智取威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