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

2016-05-30魏继华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3期
关键词: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魏继华

摘要: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有关连锁经营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的总体规划方案。如何通过高职三年的高等职业教育将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生培养成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结合专业调研,分析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探讨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问题。

关键词: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3.074

1 研究的背景

1.1 连锁经营业迅猛发展急需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在发达国家的商业领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如欧洲、美国、日本等。中国连锁经营模式发展情景看好,事实上,我国餐饮业、服务业、零售业广泛采用了这种经营模式,成绩斐然,发展潜力强大。伴随着连锁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扩张,既懂得现代连锁经营理论与方法,又具备了解中国国情的实操经验的专业人才十分短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培养出素质好、理论功底深厚、能力突出、职业素养过硬的连锁专业人才。

1.2 专业调研是保持专业人才培养适用性的基础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调整的基础是详实的专业调研。通过调研发现,连锁经营企业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企业非常重视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续航能力,还非常重视从业人员要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要求他们有耐心,不浮躁,心态积极,谦虚谨慎,并且能保守企业的商业机密。

从人才需求的结构方面来看,营运、采购、店长成为零售企业稀缺人才,更重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技能;连锁零售业对于品类管理、品牌管理的人才需要越来越大。

从企业对连锁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来看,他们比较看重毕业生的门店管理能力、沟通交际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及营销策划能力。

2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备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而一些高校所办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定位方面经常出现一些偏差,要么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理论型、研发型、领导型人才,从而定位偏高,要么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层次较低的操作层、作业层人员,与中等职业教育没有什么明显的定位区别。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方面,短期行为和急功急利的心态明显。

2.2 课程设置不甚合理,考核方法过于单一

从专业课程架构的设置来看,存在着重视专业,忽视基础能力拓展的问题,课程安排没有很好地按照连锁经营的目标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组织进行设置和组织教学,绝大部分的实习实训的内容实际上是理论课程的模拟化。连锁门店内部经营和展店等内容不够深入,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不但设置较少,就是设置了也是以辅修课为主,学生容易忽略此类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影响他们的职场续航能力。

在课程考核方面,虽然有形式上的过程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的考核,但实际上仍然以闭卷考试和笔试为主来评定学生课程成绩,评定模式传统并且僵化,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是期末考试成绩,容易导致学生片面追求笔试成绩、考什么学什么的现象。

2.3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仍然滞后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应用型和现实性极强的专业,然而出于多种原因,承担本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多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学科型人才,在教育思想、知识技能机构、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不太适应聚焦于能力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的来源渠道单一,大多数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的商业零售业的从业经验,缺乏参加实际工作积淀起来的工作经验和实操技能,满足不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由于体制的限制,具有实际从业经验的人员难以实质性地介入教学过程。出于对教师兼职现象的警惕,有些学校实际上并不支持和鼓励教师较长时间地到企业兼职,而兼职这种形式恰恰是教师获取专业技能以及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较好途径,相对而言,选派教师到企业参观或者实习等等形式,因为介入程度低是无法实现这种目标的。

2.4 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

因为资金短缺等原因,许多学校的校内模拟实训基地建设远远低于教学实践的要求,一些院校甚至没有专门的连锁实训室,实训教学也在普通教学中进行,教学过程和理论教学也没有太大差异,教师指导,学生来做。有些学校虽然设置有独立的实训室,但也存在着实训场所软、硬件设施滞后,实训物料不完备,实训内容简单等问题。在校外实训和实习基地方面,由于商业机密保护和实习周期的局限,学生对业务的介入往往浅尝辄止,导致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系统提升方面存在困难。

2.5 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

一些学校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将注意力集中在专业教育上,低估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很明显这种教育观是狭隘、片面的。有些学校即使开设道德教育课程,但一般都是属于功德方面的内容,直接开设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学校较少。即使有开设的,也是普遍意义上的政治说教和情理性劝诫,过于笼统和虚浮。既缺乏对职业伦理的深层挖掘,也缺乏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案例。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职业伦理、职业风险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的灌输和培养,许多学生在实际工作情景面临道德冲突时,往往感到措手不及,影响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3 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思路

3.1 进一步明确培养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立足于所在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实际,结合企业人才需求的状况,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面向和就业岗位,构建“理念导航、德能并重;工学八结合、岗位零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导航”是指让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树立相应的专业理念,以此为思想基础,引导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自我驱动和创新发展。“德能并重”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修养并行发展,防止偏颇。“工学八结合”是指以下八对相互交融的关系组合:即课程体系与目标岗位职业能力、工作任务、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任务、工作工程与课程内容;行业标准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与资源库;工作情景与实训、模拟、仿真;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专职、兼职教师。“岗位零对接”是指通过妥善处理上述八对关系,对照行业岗位需求,进行专项训练,满足就业岗位要求,推动学生快速适应岗位。

3.2 理实结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基于详实的专业调研和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根据目标岗位群所需的职业技能分析,结合典型工作任务的特点,确定关键知识点和技能点,对照能力分解,对这些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排序,形成相应的课程,更清楚地体现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逐步淡化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多管齐下,促进企业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进行案例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技能、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

3.3 稳步推行双证制

通过广泛而普遍的调查研究,圈定一些权威程度高、有助于就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专业学习和发展的选项,并且将取得这些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或者技能要求融合到相关的课程之中,学生课程参照着这些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标准,有针对性开展相应的专业课程学习。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深化到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之中,鼓励老师参加相关的职业认证考试,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提升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通过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连锁行业企业的行业规范、业务流程、操作标准等引入学习规程,丰富连锁专业文化内涵。

3.4 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当代社会分工的深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市场竞争如火如荼,行业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就业观念、专业态度、专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作风、职业伦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相关调研结论,企业在引进人才时,除了看重文凭、证书,越来越看重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这就要求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倡学生勤奋工作,严守法纪,爱岗经营,乐于奉献。

3.5 强化综合化的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根据教学各阶段的特点系统地安排校内外实训活动,连锁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贯穿于本专业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应该有相应的实践主题。逐渐在连锁经营行业中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专业老师要与合作企业保持积极的联系,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其次,要逐步规范实训管理工作,加强连锁经营专业实训调研,并根据调研的结果及时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实训项目,加强对实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估,并制定和完善实训课程的成绩考核和评价标准。

4 结语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要从市场需求出发,以人才培养目标位中心,基于校企合作的平台,积极推进以创业为引领、工学结合为抓手,不断完善“四位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着眼于为连锁经营行业培养守信用、会经营、善沟通、重实践的具有创业、创新、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方法改革与创新,推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强.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15.

[2]Mufadi Al- Momani1,Zuhair Allouh1.Teachers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from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Perspectiv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2012,(4):138146.

[3]郭延江,张海燕.基于人才供应链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3):8283.

[4]韩肃,周洁.连锁经营管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3,(3):7273.

[5]陈璐.高职连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在线,2012,(9):119121.

[6]Murad Ali,Rajesh Kumar Shastri.Implementat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J].Asi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2010,2(1):916.

[7]夏黎.连锁经营人才培养中的校企深度融合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314.

猜你喜欢

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