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廷乐舞在历史题材电影中的艺术价值探析

2016-05-30高媛媛

艺术评鉴 2016年14期

高媛媛

摘要:历史题材电影中对宫廷乐舞的青睐有加可谓由来已久。宫廷乐舞发迹于民间,塑成于封建王朝,中正典雅,汇集了传统音乐艺术之大成。在當代电影中,对于宫廷乐舞的表现各有千秋,而作为服务于戏剧主题的乐舞,在无声的肢体语言中也流露出不同的文化观感。我们将乐舞放置在电影艺术语境中,观察其如何完成戏剧动机的功能,同时又独立表现个性魅力。以此对宫廷乐舞与电影的结合关系有一些新的认识。

关键词:宫廷乐舞 历史题材电影 功能与价值 艺术个性 审美效应

“二八齐容起郑舞,袵若交竿抚案下”,这是《楚辞》中一段对于宫廷乐舞的记载。在华夏文明浩瀚的历史流变中,封建王朝主宰了大半的岁月光景。受儒家学说的影响,除了“仁义礼智信”的社会准则,还有在文化艺术方面严谨的等级划分。当古典的艺术瑰宝在历史的腥风血雨和马蹄践踏中被摧毁过后,我们只能从敦煌石壁上朦胧的雕塑中重温“飞天舞”的娇媚,从残存竹简上断断续续的字里行间中去寻找“惊鸿舞”的奇幻。幸好,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还有一种虚拟的重现方式来一窥宫廷舞的气贯长虹,这就是电影。正是这种现代艺术形式,在科技的帮衬下完成了当代人对于历史一段段的回顾,使置身于千年之后的我们跨越时空,见证了民族艺术瑰宝的无价。宫廷乐舞与历史题材电影的结合,并非人为地强加,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殊途同归,相得益彰。

一、暗示.烘托.传情——宫廷乐舞对电影情节的锦上添花

电影是一种现代化的戏剧艺术,通过摄影机的记录来完成剧本内容,表达剧情,勾画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在电影艺术中,许多看似与主题并无紧密关联的情节元素都不是独立的存在,往往是以一种间接的手法来影射或铺垫。中国电影中的历史题材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一方面是由于丰厚的历史典故为剧本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源自于中国电影创作者和观众与生俱来的古典审美情结。无论是宫廷戏中的尔虞我诈,江湖中的刀光剑影,典故传说中的儿女情长,在剧情的编配中往往离不开舞蹈画面的存在。这既是源于舞蹈在视觉效果中无与伦比的古典气质,又在于舞蹈动作与配乐中透露出的机变时常能够一针见血的将画外音悄无声息的传递出来。作为宫廷乐舞,在电影中的主要角色并非自顾自的浓妆艳抹,而是在瞬息万变的镜头切换中承载着不可预知的后续情节。

“暗示”是宫廷乐舞在电影中常处的角色,所表达的隐语包括社会背景、人物气质性格、剧情转变等。在《夜宴》中,影片徐徐拉开帷幕的伊始,“越人舞”就先入为主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在《楚辞》中有着详细记载的宫廷乐舞被放置在了一片静谧的山水之间,太子头戴面具,一袭白衣,与风中摇曳的竹林和漆黑的山石构成了冷暖的色调。稍微机敏的观众就会察觉到,宫廷舞怎么会出离宫廷,在山中跳起?王子一领众合的地位为何在竹楼搭起的场地中显得惴惴不安?原本雅致精妙的楚国乐舞为何显得沮丧哀怨?当一曲舞尽,一切暗示的谜底被揭开,杀手呼啸而来,“越人舞”成了山中舞者在与世诀别时的挽歌。宫廷乐舞的考究在《夜宴》中成为了所有剧情转折时的羁绊,一切命运都在三段“越人舞”过后被宣判。宫廷舞蹈无论出现在塞外或实至名归的殿堂,都暗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而观众也似乎在等待着这种平静暗示过后戏剧冲突的爆发。

宫廷乐舞的另一要务旨在“烘托”效应。当鼓声阵阵响起,金石土革的器乐音声回荡在雕梁画栋之间时,一种东方民族的骄傲之气油然而生。且不说曼妙舞姿萦绕中巧夺天工的刺绣和整齐划一的阵列,单从舞者举手投足间的一颦一笑,就将传统文化的韵味和大气磅礴跃然于荧屏中。“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最为直观的便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十面埋伏》中女主角拖着“水袖”在宫殿中荡气回肠的翩翩起舞时,每一个瞬间都成为流动的画卷,缓缓展开,使人洞悉到千年以前古文化的厚重沉淀。舞者的肩、臂、肘、腕、身随乐思而转动,轻纱缭绕的水袖卷曲回旋,纵横交错于天际。舞蹈的“烘托”之效此时已不拘泥于戏剧情节之中,而是以一种文化标志的姿态在为东方民族的沧桑岁月“烘托”。从另一层面来讲,《十面埋伏》中的宫廷乐舞片段足足耗费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这绝不是单单为了体现电影美学的华丽而被保留。“小妹”妖娆的独舞除了尽显宫廷乐舞普世化的轻盈飘逸,还在暖色调中隐藏着屡屡寒凉之意。乐舞从初始的循规蹈矩,到逐步展开后以袖为剑,撒豆成兵,有节奏感的重重敲击在密集排列的鼓阵上。乐舞转瞬间变为武术,也烘托出即将到来的精彩搏斗场面。

舞蹈艺术所有表象最终的归宿在于“传情”。中国宫廷舞蹈汇聚了诸子百家的文化哲理,在“静若雕塑,动若飞鸿”的舞动中透露着儒家思想中刚柔、圆曲、收放、隐显的辩证统一。无论是“空中拧身射燕跳”的酣畅淋漓,或是“仰身掖腿变后腿侧身旋”的百转千回,都透露着舞者内心情感的表达。“手、眼、身、法、步”形成的合力,为的正是造就出端庄秀丽之美,使舞者的情感准确无误的传达给欣赏者。《神话》中玉漱公主在悬崖边即兴舞起的一段异域舞姿,绝非空穴来风的有感而发。在蒙毅将军数次拯救其于危难,并以身犯险,生命垂危过后。玉漱公主的翩翩起舞不仅仅是以一位女性最美的姿态来报答救命之恩,更在凛冽的山风中隐晦的表达自己对身边这个男人的丝丝情愫。这段出自于宫廷,充满贵气的舞姿中透露出她复杂的内心斗争。未尽的使命,未报的恩情,悬殊的身份地位,对爱情的满怀向往。这一切对于封建时代的女子而言都是绝说不出口的,也许只能通过一段舞蹈才能将一切表现出来,寄予那个近在咫尺却又远隔万里的心上人。

正是一段段真挚美好的乐舞,在电影中尽情挥洒,记录了创作者无限的戏剧构思创意。作为历史题材电影诸多元素中的一部分,舞蹈并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在紧张充实的剧情中锦上添花的玄妙调剂品。

二、追忆.转化.延伸——多重线条在影像中勾勒出的各美其美

“追忆”被看作是一种略带伤感的回望,当史书中记载的辉煌被朝代更迭一次次的摧毁时,在中华文明被近代列强一轮轮的瓜分中逐渐消散。今天,即便我们身处实地依然能够感受到过往的神圣威严,但断壁残垣却很难让我们信心满满的于别人面前炫耀。电影开启了一扇通向历史的窗户,与当代的我们一同见证黄钟大吕的音声之妙,婀娜乐舞的奇幻妩媚。新近电影《杨贵妃》中范冰冰饰演的杨贵妃于宫殿中跳起唐玄宗最为青睐的《霓裳羽衣舞》,在电影镜头特写与广角的交错切换中,初次在华清池觐见的杨玉环落落大方的将这段异域风情的舞蹈演绎得摇曳婆娑,楚楚动人。电影中虽加入了艺术化的些许改编,但并没有破坏这一舞蹈的原始韵味。创作的灵感除了典故史实,还参照了敦煌石窟中“飞天”的雕刻形象。“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此情此景,即便抛开电影中的戏剧场景,单独品味这段宫廷乐舞的风情,亦会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这使我们不禁感叹,如果没有电影艺术的塑造,又怎会勾起我们长长的回首。

当宫廷乐舞的动作姿态幻化成为另一种无形的力量时,其“转化”效果会加倍呈现出来。2004年华语电影中的经典巨制《英雄》便是一部以武言史的武侠片。影片中虽并未有很多真实的舞蹈场景,但来自列国心怀不同理想的剑客汇聚一堂,在极具艺术化的武打场景中推进电影的情节。古香古色的建筑,浓墨重彩的山水、如潺潺流水一般的古琴声,营造出一幅幅极为质朴的古典画卷,而乐舞依稀存在于每一位剑侠的武艺中。赵国“长空”舞动的长矛,“残剑”与“飞雪”飘逸的剑袖,秦国侠士“无名”不动声色的一击制胜。这一切虽是武术,但却蕴含着与舞蹈如出一辙的“意领神随,有姿有势,有意有气”。宫廷乐舞对于气息吐纳的规矩,对于舞步迈进的分寸,都与武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名”之所以能够技压群雄,除了技高一筹,更重要的是心平气和,参透了功夫的要义。若我们还觉得宫廷乐舞的电影角色局限在《越人歌》或《霓裳羽衣舞》的殿宇间,那么《英雄》中的乐舞摆脱了轻声细语的美,以另一种简洁洗练的视觉效果完成了自身的升华转变。

如果说宫廷乐舞是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一个缩影,那么其背后所承载的是这片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对于舞蹈艺术所有智慧的总和。“宫廷”对于舞蹈来说并非“阶级”,只是表演的一个“场所”。历史题材电影中的舞蹈既有斋庄中正的宫廷舞,也有其民间的变体与延伸。《刺客聂隐娘》中瑚姬为争宠,以一段妖媚的胡旋舞迷惑了田季安的心智。殊不知,这没有出现在宫廷之上,却萦绕于卧榻枕侧的胡旋舞正是风靡大唐的一类宫廷软舞;而剧中田季安为迎合瑚姬的娇媚,以几个苍劲有力的动作迎合,那便是宫廷健舞的掠影。可见,宫廷舞不仅见于祭拜或礼仪典祀,还可以“接地气”的用于生活中的传情示爱。

随着封建帝制的衰败,宫廷乐舞褪去了政治的光环,流落民间。这对于一份王朝尊严来说,可谓虎落平阳。不过,对于一种艺术形式来讲,生命的束缚得到解脱,自由使其焕然新生。电影《红高粱》中迎亲路上的“颠轿舞”和《黄土地》里漫天尘沙中打起的安塞腰鼓,虽已从披着绫罗绸缎,典雅至美的宫廷舞“流落”为彻彻底底的民间俗乐,但仔细想来,因果循环,劳动人民的艺术智慧终究回归民间,也算是龙归大海。

每个当代国人心中都有一个魂牵梦绕的历史梦,电影引领我们走进祖先的文化世界,窥探风云汇际的沧桑来路。宫廷乐舞如明珠般耀眼夺目,是电影无法回避又不可替代的重要构成。乐舞之功用在于其无声无语中拓展了戏剧的张力,丰富了审美的视角;乐舞之美在于其端庄正统,厚积薄发,古色古香之中感动世人。电影与宫廷乐舞的相伴,渲染出一片謹献于中华文明的美轮美奂。

参考文献:

[1][美]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2]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彭锋.美学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