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雷锋精神点亮志愿者人生
2016-05-30马玥
马玥
一组组数据彰显了中国志愿服务迅速发展的历程——
中国志愿服务起步晚、发展快,追根究底是因为中国拥有志愿服务的根基。20世纪50年代,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志愿垦荒活动,20余万青年人投身到垦荒事业中。这是中国志愿服务的雏形。1963年,“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一经发出,全国上下立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雷锋热潮。这开创了中国志愿服务的先河。50多年的发展,学雷锋的活动、个人、团队层出不穷,这些无疑就是现代志愿服务、志愿者队伍的基础。而雷锋精神就成为了中国志愿者工作、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基础。
50多年前,雷锋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让自己短暂的22载人生光芒万丈;50多年来,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许多人以学雷锋、做好事为荣;如今,志愿文化为雷锋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雷锋精神成为引领中国志愿服务的思想基础。
在“12·5”国际志愿者日前夕,记者走进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以下简称“北志联”),亲身感受了雷锋精神引领下的中国志愿服务和中国志愿者的魅力。
浓厚的志愿文化
——33块展板、14件大事
走进北志联办公区,仿佛走进了中国志愿服务博物馆。这里的陈列、装饰,清晰地记录着北京志愿者的点点滴滴。徜徉在“文化长廊”里,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脉络跃然眼前。
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主任郭新保介绍说,北志联前身为北京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3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北京志愿服务基金会、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和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以下简称“指导中心”)的“三会一中心”工作架构。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遇61年来的最强降水,房山区严重受灾。得知災情后,北志联组织应急志愿总队等多支队伍奔赴房山区开展救灾工作,招募志愿者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在“文化长廊”的一块展板前,郭主任讲起了北京志愿者救灾的事。他说,当时房山区周口店镇娄子水小学操场被砖石、淤泥全部覆盖了,但该学校刚刚新整修了操场跑道,一旦使用机器清淤,新建成的跑道也会被破坏。为此,2000多名志愿者用手搬、铁锨铲等人工方式进行清理,奋战了一个月才全部完成。
展板上,镶嵌着一张张志愿者在淤泥中奋战的照片,他们不嫌苦、不怕脏地样子深深地印在了记者的脑海里。
像这样的展板共有33块,图文并茂地记录着北志联组织志愿者为京内外大型赛会提供的志愿服务保障工作,在国家遭遇灾害时的救灾行动,成立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和发布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志愿者团队发展提供的支持,以及与世界志愿者的沟通交流。
指导中心宣传部工作人员齐慕杰告诉记者,围绕着北志联多功能厅的外墙上,记录着北志联14件大事:“2008年被称为‘中国志愿元年,北志联的14件大事也是以服务奥运会为起点。”从2005年启动奥运志愿者招募开始到2015年“9·3”阅兵,10年间,北志联通过组织志愿者参与奥运、国庆、APEC会议、“9·3”大阅兵的服务保障工作,使志愿服务得到了全市领导、人民的认可,志愿者的微笑成为了北京最美的名片。
“文化长廊”里处处透着志愿文化的气息,如6个展台展示的近200枚志愿服务纪念章;“奥运志愿星”纪念雕塑与雷锋雕塑的并排展示;以“志愿蓝”为基调的志愿者服装;由“心手标”、英文缩写“BVF”和中英文名称等元素构成北志联的会标;方便志愿者随身携带、随时服务的“志愿帆”;“奉献、有爱,善良、诚信,平等、正义,开放、包容,快乐、充实,凝聚、成长”的北京志愿文化共识;“奉献 有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精神;“行善立德”的志愿理念,以及“我是北京志愿者,为使我们的国家和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环境更安全,我要团结身边的人,投身其间……”的志愿者誓词。
在北志联的大会议室里,有一面“荣誉墙”,上面林林总总地摆放着这些年获得的荣誉,如“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杰出集体”“中国杰出志愿服务集体”“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北京市先进社会组织”,等等。北志联还拥有自己的图书室,专门用于收藏志愿服务的相关书籍,其中仅公开出版物就有1700多本。
感受着浓浓的志愿文化氛围,记者想到,“志愿文化”这一称呼在中国的历史还不算长久,中国的志愿文化理念却由来已久。追溯历史,几千年前,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念,提倡与人为善;后来,孟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理念;近代社会,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奉献 有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的内涵是一致的,可以说,当代中国志愿精神的核心来自雷锋精神。
庞大的志愿者队伍
——360余万志愿者、5.6万支志愿团队
“我叫蔡秀兰,马上就80岁了,大家都亲切地叫我蔡奶奶。你看,别人的志愿马甲上绣得是他们的名字,只有我的是‘蔡奶奶。”眼前的蔡奶奶满头银发,精神矍铄,谈起北志联和志愿服务时更是神采飞扬,“我是2008年到这里工作的。当时我是唯一一个高龄志愿者。”蔡奶奶说,当时,志联人手不足,档案资料总是胡乱堆放,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自学了档案学的相关知识,再按照所学知识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编写目录。“每次志愿者要找资料,都来找我。无论他们要找哪方面的资料,我都能随手拿出来。”蔡奶奶说,一直到2015年,她做了8年的档案整理工作,累计整理了300盒、上万份资料。
根据市志联网络注册平台“志愿北京”统计显示,目前,北志联在册的志愿者已经达360余万,比成立之初的志愿者数翻了大概6倍。
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为全市志愿服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09年,国庆60周年期间,5万多名志愿者参与了国庆志愿服务;2010年,1.3万名志愿者为北京首届世界武博运动会的顺利运行提供服务;2013年,1.3万名志愿者到园博园服务旅客;2015年的北京田径世锦赛上,2800名“90后”赛会志愿者用灿烂的微笑、辛勤汗水和默默奉献,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张张北京最美的名片;2015年,组建北京平安地铁志愿者队伍,动员“常旅客”参与保障地铁公共安全,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万名旅客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指导中心主任助理陈光告诉记者,本着开放、包容的志愿文化,只要是有身份证、军官证等证件,都可以在“志愿北京”进行实名注册,北志联欢迎大家加入志愿者行列:“实名注册方便北志联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长进行计时、对志愿者进行评星。”北志联按照志愿服务时长对志愿者进行评星,服务时长达1500小时以上为5星,服务时长达100小时为1星。目前,北志联评选出两批、共681位五星级志愿者。
作为全市志愿服务团体的家,北志联拥有5.6万支会员团队,包括助老、医疗、助残、环保等方方面面。“会员团体可以在‘志愿北京发布志愿服务项目,招募志愿者。目前已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达9.6万多个。”陈光告诉记者,北志联设有小微志愿服务项目支持计划,专门为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提供小额项目资金、物质资助、培训指导等支持。
在北志联的支持下,北京市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如夕阳再晨科技助老项目,号召大学生走入社区,教授老人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首都无偿志愿者协会发起了献血车志愿服务项目,动员更多适龄健康市民加入无偿献血行列;启动首都高校“经典导读‘春晖计划”志愿服务项目,依托专用新媒体平台,将高校丰富的智力资源转化为专业志愿服务力量,推动“全民阅读”事业的常态化发展等。
深入的志愿服务研究
——100余位专家、50多本图书
《听共和国将军讲红色故事》《志愿者岗位指南汇编》《盛开的微笑》《志愿者应急避险小知识》《微笑北京》《我们在一起》《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研究》《志愿服务管理》……北志联一间办公室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50多本书籍,陈光告诉记者,这些书都是北志联组织人员编写的,包括了组织志愿服务的经验总结、对志愿者进行培训的知识手册、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等,是多年来志愿服务研究的成果。
拿起其中最厚的一本《中国志愿服务大辞典》,陈光说,这是我国乃至世界志愿服务领域的第一本辞书,共94万余字、1567个辞条。辞典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会长陆士桢任主编,在100多位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志愿服务一线学者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三年编纂而成。
谈及研究志愿服务的初衷,陈光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北志联开始思考如何将奥运期间的志愿服务经验进行保存,将实践转化成理论研究。经过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的研究,出版了《经验·价值·影响》一书。这本书还被翻译成英文,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志愿服务提供了帮助。
“北志联的志愿服务研究工作主要由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承担。”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晓红告诉记者,该研究会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注册的专门研究志愿服务的机构,吸收了全国100多位对志愿服务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北志联出版的每一本书,尤其是理论研究,都有这些专家学者的义务付出。”
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设有博士站,为在校或者已经毕业的博士,提供研究志愿服务的支持,目前博士站共有13名成员。“我们鼓励硕士、博士把志愿服务作为毕业论文。博士的毕业论文写完后,我们会为他们修改、出版;也会从硕士毕业论文里筛选优秀的作品集册出版。”张晓红说,这也是对年轻人深入志愿服务研究的一种激励政策。
从2015年开始,北志联以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体系为主要研究方向,并计划用3年时间出版涵盖方法论、史纲、法律法规、模式、文化、群团6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丛书》,“这套书是7本,第一本书的样刊已经出了,剩下的书稿还在修改当中,预计到2017年全部出版。”陈光说,“把志愿服务当作一份事业”是北志联每个人的共识,他们希望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志愿服务、研究志愿服务。
“把志愿服务当作一份事业”,多么伟大的一个理想。看着陈光坚定的表情,看着市志联工作人员专注工作的身影,记者突然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说過的一句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雷锋精神是中国志愿服务的思想基础,那么,对北志联的工作人员、投身志愿事业的志愿者而言,引领他们不断前进的理想信念就是雷锋精神,照亮他们人生之路的明灯就是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