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赖”无处藏身
2016-05-30
雷锋 2016年12期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誠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华夏民族最崇尚的品质,仿佛是人们的第二个“身份证”。如今,物质生活的满足造成了精神世界的萎缩,诚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老赖”就是其中最显著的例子。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旨在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建设,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工作体制机制。
此前,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为惩治“老赖”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公布的《关于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标志着金融监管机构将全力向“老赖”施压;建立的网上“老赖”黑名单系统,集中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等情况进行通报……
“老赖”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痼疾,法律法规的出台固然可以治理“老赖”现象,但要消灭“老赖”现象,恐怕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努力。
如何让“老赖”无处藏身?本刊邀请4位专家,就此问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