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音乐性
2016-05-30谭心澄
谭心澄
【摘要】《孤独的刈麦女》是华兹华斯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诗人不仅在读者面前呈现了一幅令人流连忘返的田园风景画,而且让读者听到了一曲凄婉哀切的民谣,诗中蕴藏着丰富的音乐性,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乐。本文拟从诗歌的格律、音韵分析其表层音乐性,并从音律融化到诗歌的主题、结构、风格等要素之中分析其深层意义。
【关键词】孤独的刈麦女 格律 音韵 音乐性
威廉?华兹华斯曾经说过,“剖析等于谋杀”。他谈的不是解剖学,而是诗歌评论。三、四十年代的美国“新评论”也把诗歌是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它是有“生命”的。我们不能将诗歌的意义和音乐性分离而论,因为“诗歌只存在,而不表意”。如果没有形式,就等于没有诗歌。这就强调了诗歌的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联系,强调了二者在诗歌中所构成的统一体。
一、格律
英语语音学概念是重音。重音是指在发某一音节是所用力量的度。将重音和非重读音节组合就构成了诗歌的音步。音步由于其内部重音位置的不同,又分为几种,最常用的有五种:抑扬格、扬抑格、扬抑抑格、抑扬扬格、抑扬抑格。其中抑扬格是本诗中最常用的音步,它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和一个重读音节构成。诗歌的格律取决于音节的重音和每行重读音节的数目。以《孤独的刈麦女》中的第一节为例:(/表示每个音步的划分;有下划线的音节表示重音)
Behold/her, sin/gle in/the field,
Yon so/litary High/land lass!
Reaping/and sing/ing by/herself;
Stop here/or gen/tly pass!
Alone/she cuts/and binds/the grain,
And sings/a me/lancho/ly strain;
O li/sten! For/the Vale/profound
Is o/verflo/wing with/the sound.
可以看出,在第一诗节中,节奏非常规律,除第三、四行的第一音步为扬抑格外,其余均为抑扬格。该诗采用民谣体,传统民谣体诗由四行组成,第一、三行为抑扬格四音步,第二、四行为抑扬格三音步,诗人往往根据诗歌内容的需要略加修变,产生各种变体。华兹华斯将该诗的格律形式在传统民谣体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化,除第三、四行外,其他各行基本为抑扬格四音步,使在民谣体基础上增加的四行融入到整体中。
《孤寂的割禾女》常入选英国诗选,被公认为是英语格律诗的代表。在节奏上这首诗于“统一中有变化,既有规律又不单调”。规律和统一为诗歌整体的音乐感奠定了基础,而变异又打破了高度规律造成的沉闷,使诗歌灵动自然,增强了诗歌的可唱性。例如第二诗节第七诗行“breaking the silence of the sea”中的第一音步也使用了扬抑格,这一方面打破了抑扬格诗行形成的高度规律性,与诗意“打破了大海的沉寂”高度吻合,加强了刈麦女这闻所未闻的歌声的感染力;另一方面,它起到了以动衬静的作用,当时静谧笼罩着大地,孤寂与忧伤在沉重的空气中流淌,而这歌声犹如一只云莺划破了云层,令人震撼。
音韵
在整体韵式上,这首诗歌将传统民谣体和双韵体相结合,全诗共四节,每节八行,前四行尾韵采用传统民谣体式,后四行则是两个双韵体,其韵式为“a b c b d d e e”。而第二、三诗节的韵式则为“a b a b c c d d”。在传统善于叙事抒情的民谣体基础上,加上重复的双韵体,使每节八行中有六行押韵,赋予简练而上口的民谣体更丰富的音乐性。以第二诗节为例:
No Nightingale did ever chaunt
More welcome notes to weary bands
Of travelers in some shady haunt,
Among Arabian sands;
A voice so thrilling ne'er was heard
In springtime from the Cuckoo bird,
Breaking the silence of the seas
Among the farthest Hebrides.
其中一、三行,“chaunt”和“haunt”押/?:nt/尾韵,二、四行“bands”和“sands”押/?nd/尾韵,五、六行“heard”和“bird”押/З:d/尾韵,七、八行“seas”和“Hebrides”押/i:z/尾韵。可以证明第二节确为“a b a b c c d d”韵式。
这一诗节华兹华斯着重对刈麦女的歌声进行描摹,其中音韵的使用生动地再现了那让人难以忘怀的歌声和歌者痛苦沉郁的心境。如第二、四行出现的刺耳元音/?/,刺激着读者的耳膜和心灵。似乎痛苦已经在歌者的心中压抑太久,此时她放开了喉咙,提高了嗓音,要把胸中的块垒一吐为快。接下来的四个诗行中长短的/i/音出现了七次,这些尖叫一般的音如闪电撕裂云层,与沉寂的大海相映衬。而交叉韵与双韵体的结合又为表现诗歌内容提供了最恰当的形式,使内容与形式达到了空前的和谐。
【参考文献】
[1]仝海峡《“孤独的割麦女”之音韵研究》,《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2]廖玉萍《从诗歌看汉英音韵学对比》,《人文视野?文学?语言》,2007年09期
[3]夏仲巍《英语诗歌的格律音韵》,《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1年11月刊
[4]邵朝阳《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前景化理论解读“孤独的割禾女”的音乐性》,《诗文品鉴》2011年30期
[5]贺家乐《“孤独的割麦女”:一种音乐美学的解读》,《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6]王中强《诗歌翻译中的押韵:从两个版本“孤独的割麦女”的翻译谈起》,《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2期
[7]胡涛《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孤独的刈麦女”赏析》,《教研探索》,2008年s1期
[8]李允《英汉诗歌常用音韵修辞手段对比探析》,《修辞学专栏》,2011年11期
[9]张清道《情感的节奏:托马斯?格雷的诗歌韵律探索》,《文学?语言》,200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