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生涯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平台、机制和体系

2016-05-30洪俊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3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洪俊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不断凸显,导致我国大学生毕业就业逐渐面临新的就业问题及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人才,实现大学生高校就业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本文就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意义进行分析,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用,建立职业生涯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平台、机制及体系,以不断促进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社会发展。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50-02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逐渐呈现严峻趋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可通过职业选择及规划,使自身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得到有效升华及发展,逐渐将职业要求趋于实际性,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是现代化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及重要方法,是实现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实习可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

一、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职业生涯教育重视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教育主体及教育目标,职业生涯教育重视对大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基础便是为学生日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的发展基础,在培养中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方向及学生各层次学习及继续发展需求予以满足,因此可将其作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教学[1];其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可使学生对市场经济予以初步了解,并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下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合理认知,从而不断改善市场经济下的职业认识,促进个人对自身日后发展实现合理规划,逐渐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再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可使学生逐渐摒弃错误狭隘的职业认知,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不断促进自身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的提升,从而使教学活动得以更好开展,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良好的氛围,促进学习质量提升,为之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高效的职业生涯教育可使学生认知到自身的特长及优势,同时可为学生提供完善的社会结构信息及就业信息,不断提升社会认知[2],从而将各资源优势及劣势予以分析,合理规划职业,提升自我社会竞争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最终实现真正可持续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发展方向确定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良好发展的基础,学生的主体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各阶级思想的有力传播,有利于社会稳定及民族发展,有利于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各种思潮对大学生精神价值体系的影响与冲击,导致我国大学生在实现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思想政治问题,因此需要对大学生予以思想政治教育,在心中树立良好的共产主义观念,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为终身发展目标,不断树立完善的思想政治观念,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可对学生可持续发展产生激励作用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便是有发展及奋斗理由,大学教育将社会发展目标及学生个体发展目标相结合,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教育中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予以积极面对,在基础社会道德标准之上建立自身完善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3]。激励理论于19世纪产生且现如今已取得良好的研究进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对学生实现目标激励并帮助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各目标,不断提升自身发展信心,从而引导学生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抵制各种不良思潮及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实现自我发展。

三、职业生涯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平台、机制和体系

(一)职业生涯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平台

1.长期性与阶段性融合。就长期性而言,大学生的最终目标便是通过自身的思维形式及专业基础实现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呈现多元化及综合化,各企业对人才的应用不仅重视其专业能力,还逐渐开始重视其自身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因此大学生从校门走入社会,在企业中的职业能力及社会处事能力均可反映在校园中的受教程度。因此为了实现社会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高效发展,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社会建设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长期性建设目标。

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学校可不断围绕学生的就业问题开展职业生涯教学,提升学生对自身的合理认知。大一是学生职业生涯探索时期,学校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初步确立职业发展目标[4],大二便可对职业进行相关规划,以职业咨询及测评等实现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完善建设,大三是职业调整阶段,可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就业程序及注意事项,提升职业能力,大四学生便可开始接触就业,参与招聘,实现就业。

2.主体性与导向性融合。主体性指受教者,而导向性则指教育本身,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融合过程中,应重视使大学生充分认知到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同时还应使其在受教育过程中针对教育内容形成自身的思想体系,着眼于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及就业观念,促进未来发展;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贴近学生的需求,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创业教学体系,促进就业指导机构的完善,将共性及个性教育相结合,主体性及导向性融合,实现高效教育。

3.个体与社会发展融合。现代大学生发展具有相对个性化,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相应教育时,应注重个人优势教育,充分发挥其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例如可开展相关理想信念主体教育活动,从而将职业与理想相互融合,将个人要求及社会要求相结合,实现外在及内在统一[5]。若要实现上述目标,需不断促进学生管理机制的完善,完善激励机制及竞争机制,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优势发展,促进大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培养,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相互融合。

(二)职业生涯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机制

1.职业规划及思想教育课程机制。在日常理论课建设中,应重视对相关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的融合,大学各班级辅导员可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而思政教师也可在课外参与教学,参与实践,了解学生的内心思维认知,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予以教学;教师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还应融入思想政治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学级予以不同思政教育,大一可重视学生理想教育,大二可加强学生道德法律教育,大三可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及正确择业观,大四可加强学生价值观引导,不断促进学生职业完善规划与思政完善建设。

2.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均可对学生教育产生相关影响,但在具体教育过程中需要将二者进行相应融合,才能实现对学生的高效教学。大学生由于其社会资历较浅,面对复杂社会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发展因素,而该类因素产生原因多与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条件滞后等外在因素及教学管理内在因素相关;在进行相关思政及职业生涯教育时,多注重理论知识性教育,难以将理论及实践相结合,因此在具体教育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真正掌握社会热点问题及焦点问题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对其思想完善认知。

(三)职业生涯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体系

以理想信念为基础构建体系:首先明确信念教育的理论内涵及理论基础,然后在其理论教学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实现教学,如以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爱国及民族精神教育,同时还可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对热点问题予以探讨,提升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理想信念应注重其长期性建设,克服急功近利思想,不断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以心理教育为依托构建指导体系:首先学校应在具体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其健全人格,同时注重专业化教学团队建设,开展相关心理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结合现代化互联网平台,建设心理咨询项目及测试等,予以学生心理疏导;以职业生涯教育为平台构建长效体系:学校可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措施,建立生涯规划及学业融合指导体系,将大学生就业保障工作落入实处,建立分层教学体系,将创业知识融入职业生涯教学,实现高效引导。

四、结束语

现阶段社会就业压力逐渐增长,社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及专业素养要求进一步增加,因此对于具有创新能力及专业能力素养的大学生培养便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目的均为使大学生形成可促使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优秀职业素养及思想品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二者相互有效融合,不断实现学生完善教学与健康发展,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元元.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2]张悦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融合[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3]王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罗兴娅.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

[5]曹诚.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D].华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职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