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几点体会

2016-05-30黄维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平分线中线内角

黄维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数学实践活动。学生在探究、讨论交流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为学生搭建了创新能力发展的平台,从而悟出数学的真谛,学习数学就会轻松愉快,就会体会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用”,使学生达到主动学习的境界。

一、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优劣,学习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兴趣的浓淡。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不失为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讲授“相交线”这节课时,可以这样导人:请同学们拿起自己准备的剪刀。如果紧握把手,就能剪开物体,大家可以试一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常识导人新课,学生想探求究竟的兴趣自然大增。接着,在实践、讨论与交流中进一步明确:握紧剪刀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剪刀刀刃之间的夹角也相应变小,直到剪开物体。如果把剪子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这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从而顺理成章地进入研究相交线的正题。并且为后边“对顶角相等”的说理作了很好的铺垫。同学们动手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蕴于简单实验之中,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促进学生的认知理解。

二、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发展自学能力

《课改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可以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在讲“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时.我先让每个学生用三角形纸片折叠出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小组交流、讨论、对比,思考如何在三角形中画出它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然后让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几折几画,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对概念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后,再让学生看书弄清各概念的意义。这比老师照本宣科的讲述.效果自然要好得多。并且学生通过这种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从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发现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如此开展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发展数学思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从事观察、试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它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还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一节课时,先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用软件画一个任意三角形,量出它的各内角并计算它们的和,然后随意改变所画三角形的形状,再量出变化后的各内角,计算内角和。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然会得出一致的结论.从直观上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为什么大家的计算结果都是一样的呢?是巧合吗?带着疑问,再让学生在纸片上画一个任意三角形,剪下它的各内角,用拼合的方法验证刚才的结论。通过“画算一想一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感性上建立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确是180。的认识。然后再引导学生从拼图中获得灵感,学会通过添加辅助线从理性上证明上述结论。这样,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主动参与实践和探究活动,激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调动和提高,数学问题也顺理成章的得以解决。

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加实践活动,符合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习成了一种有乐趣的活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勤学好问的质疑品质.而且能够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既可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逐步渗透和培养他们“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创新能力。为此,我们要千方百计把实践活动引进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效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及解答问题的应变能力。

猜你喜欢

平分线中线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斜边中线添加方法初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玩转角的平分线
角平分线形成的角
多用角的平分线证题
三角形分割问题
课本内外
——书写要点(三)
折叠莫忘角平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