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构建模型研究

2016-05-30石丽娇杨涛程静文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3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煤炭企业

石丽娇 杨涛 程静文

摘要:“十三五”期间,化石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依然是主力军。其中,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占比最高。然而,煤炭作为能源被利用时会释放大量的烟尘、SOx、NOX、CO2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与当今的绿色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低碳经济发展理论更是背道而行。煤炭企业如何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走出经营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我国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可谓是必由之路。据此,首先解释了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内涵,阐述了构建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接着利用GEM模型分析了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构建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模型得出的结果从各个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提升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绿色发展;GEM模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3.007

1 引言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煤炭企业,煤炭企业可谓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由于我国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造成煤炭等一次性能源的过度开采和大量浪费,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笼罩上了一层大大的阴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因此构建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既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企业本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构建煤炭企业的生态竞争力也成为学者与企业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2 我国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的概念及内涵

通过阅读大量现有文献,总结出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的概念为:煤炭企业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作为理论指导,重视生态因素影响,利用高新技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资源得到高效合理充分应用,进而使企业获得利益的同时有效的对生态环境及时保护,使煤炭企业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素。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内涵涉及到企业管理生产的方方面面,首先,管理方面,企业的管理制度指导着企业的各种经营行为。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所以企业要想构建自身生态竞争力必须制定生态化的管理体制。其次,生产方面,企业的产品源于生产线,对于煤炭企业构建生态竞争力生产层面是主要内容。生产线能否生产出清洁、环保的产品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态化程度。再次,文化方面,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必须首先“生态化”,企业可以定期开展以“生态化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让员工积极参与进来,进而使生态化日渐人心,只有这样生态化才不是虚口号,而是会参透到员工日常办公中。

3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构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全民物质生活水平较过去有了巨大的改变,在诸如汽车行业等领域煤炭石油等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俨然人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2013年我国总计燃煤量达到36亿吨,这个数字代表我们国家比全球其他国家加起来烧的煤还要多。上一个达到这个消费量的国家是1860年的英国,但这之后的几年,他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数据显示,发达国家近几年都实施了减煤计划,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图1所示,中国煤炭排放量远远高于了发达国家煤炭排放量。无论是能源的消耗,还是自然环境的污染,对于被开发地区都是巨大的灾难。

不仅如此,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在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基础上,还要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是煤炭企业的大任务。如何生态化的化解过剩产能的更是企业走出困境的唯一办法。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这更是要求煤炭企业提高办矿标准,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力求向中高端迈进;产品的质量既煤炭要向清洁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转化;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闲置人员要做好分流工作;国家颁布的各项政策都是在要求煤炭企业实现生态化发展,提升煤炭企业的生态竞争力。

4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构建的影响因素

本文选择利用GEM因素分析模型,来分析我国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构建的影响因素,进而更好的评价我国煤炭企业的生态竞争力。加拿大的两位大学者Tim Padmore和Hervey Gibson首先提出的GEM因素分析模型。该模型对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行了改进,是一种分析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模型。该模型主要是对影响企业竞争发展的六大因素进行分析,这六大因素分别来源于市场、基础和企业,包括:本地市场、外地市场、资源、设施、企业结构和相应战略、相关辅助产业。因此,本人在对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内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GEM模型所提供的影响竞争力六大要素,全面分析了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见图2。

(1)“管理体制创新因素”。由于煤炭企业运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而且大多数属于国有企业,机制缺乏活力,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国家干预较多,行政管理体制较为陈旧,没有相对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尽管很多企业针对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改革,但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想要评价煤炭企业的生态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新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下才能实现。管理体制创新因素对应GEM模型的“企业结构战略”因素。

管理理念的改革创新是煤炭企业改革的第一步。管理理念的定位决定了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下去,更是指导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方针政策。在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只有创新的管理体制与理念,才能恢复煤炭企业的骨干市场竞争力。深化改革、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打破陈旧观念的束缚,进行系统性思维、开放式思维等的训练培养,并结合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手段,改进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而提升煤炭企业的生态竞争力,使煤炭企业逐步走出经营困境。

(2)“人力资源因素”。人力资源是煤炭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构建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保证企业经久不衰,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人力资源的状况及其更新能力保证了煤炭企业持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水平,确保了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质量。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的配置要顺应时局的变迁。如今,煤炭企业和钢铁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化解过剩产能。在去产能的过程中,煤炭系统有近130万人需要下岗安置。煤炭企业如何做好自身的瘦身工作对于提高企业生态竞争力也是万分关键的。首先,对于需要离开企业的员工,煤炭企业可以启动就业扶持计划,帮助这些员工转岗就业;其次,对于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之内的员工,可以实施早退政策;最后,对于就业困难员工可以实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保证企业员工分流工作顺利完成,实现企业瘦身。当然,煤炭企业现阶段人力的主要任务是分流安置员工但也不代表不会引进新的人才。鼓励企业挖掘现有潜力,以人才的知识、能力、技术专长与其岗位和薪资的匹配建立多元招聘体系标准,保证新员工的质量,保证企业健康的发展。

(3)“市场因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产品有没有市场。什么样的产品符合市场的需求,这样的产品才会热销。市场是经济体制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现如今,环保日渐人心,高能耗、重污染的产品已经不受大家欢迎,甚至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抵制。因此在发展生态经济的环境下,对于煤炭企业已不仅仅考虑煤储量有多少,而应该注重市场影响、生态发展的作用。

市场给煤炭企业的讯号是:从2016年开始,要陆续降低大约10亿吨产能。《意见》中明确要求煤炭行业用3年到5年时间,实现5亿吨左右煤炭产能的退出,并且实现5亿吨左右产能的减量重组。之所以要降低产能,是因为煤炭企业的产品不再符合市场的需求。市场需要零污染、低排放、节能环保的产品。因此煤炭企业必须积极转型,化解过剩产能,发展生态竞争力,实现近零排放的新型煤炭利用工艺,提高加工转化煤量比如像发电、热电厂、煤基氮肥制造、新型煤化工,尤其要提高新型煤化工耗煤,提高煤炭的洗选加工转化率,增加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跟上市场的步伐,最终实现企业扭亏脱困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4)“技术研发因素”。现如今,煤炭企业的主要特点是产品单一、高污染、利用率低等,这深深的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我国煤炭企业对于煤炭基础理论的研究及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现皆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我国煤炭企业科学研发资金投入不足,装备水平差,产业技术人才缺乏,劳动效率也不够高。另一方面,煤炭企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较低,好多科研成果只是停留在研发阶段,没有能够很好有效的推广使用。这一因素也影响了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生态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一是,要推广近零排放的新型煤炭清洁利用技术,这一技术可使单位煤炭的污染物较之前降低70%甚至90%。二是,通过优化煤炭利用的工艺结构能使煤炭消费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50%-70%。三是,发展新型煤化工,提高新型煤化工耗煤量。“技术研发因素”对应GEM的“资源”因素。

(5)“政府因素”。我国的煤炭企业,大多数属于国有企业,承担好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发挥好企业自身的社会职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与号召,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执行,建立生态化企业进而为国家创建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今年国家政府一项重点工作是指导煤炭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扶持煤炭企业做好全面的瘦身工作,帮助煤炭企业整体的升级改造。而且政府会加大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力度,要求全面提升煤炭产能清洁化和利用率,进而提升煤炭企业的生态竞争力。《意见》将会成为我国煤炭企业脱困升级的指明灯。

(6)“应变转化因素”。煤炭企业不同于制造业等行业,煤炭企业产品较为单一,产业链相对较短。而且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可以说如果没有了煤炭,煤炭企业也不复存在。因此煤炭企业需要尽早做好战略规划,发展多元化经济模式,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如今大的市场环境也急需煤炭企业做好应急转型工作。原来的煤炭企业已经不再能够满足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应变转化因素”对应GEM的“相关辅助产业”。

5 结论

本文针对煤炭企业的经营困境提出了构建煤炭企业的生态竞争力,并根据GEM模型分析了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管理体制创新”、“人力资源因素”、“市场因素”、“技术研发因素”、“政府因素”、“应变转化因素”这六大因素主要影响了企业生态竞争力的构建。而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构建是通过各种因素在煤炭企业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的相互作用逐步完成的。如今我国煤炭企业也应该明确的意识到构建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企业内部生态管理,完善生态化管理体制建设,引进高新科学技术与设备,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培育企业的生态文化,吸纳核心技术人员,借助政府的优惠政策,构建企业的生态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的生态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克洪.“十三五”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战略构想[J].煤炭经济研究,2015,35(1):4043.

[2]肖黎春.深化国有企业管理机制改革的具体路径[N].安徽日报,2013.

[3]王文良.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4]徐建中,朱美荣.知识视角下我国制造业企业生态竞争力构建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1,08:196200.

[5]赵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6]黄璐茜.生态位视角下安化黑茶品牌竞争力评价研究[D].株州: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7]习近平.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EB/OL].新华网,20160127.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煤炭企业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我国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