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扬州旅游养老医疗三位一体候鸟式养老模式
2016-05-30杨旭
杨旭
摘 要:随着扬州市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养老问题是社会所面临的严峻任务,受到社会和个人高度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老年人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养老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老年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不再满足于“守住老居,安享晚年”的传统养老。扬州可利用自身的气候、环境等资源优势培育“候鸟”式养老,使养老、旅游、医疗三者融合,培育扬州经济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旅游 养老 医疗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5(c)-0137-03
旅游日渐成为老年人放松身心、延年益寿的一种生活方式,异地养老、旅游养老、“候鸟式”养老等全新理念和养老方式也应运而生,养老方式日益多元化。
1 扬州发展“候鸟”式养老的优势
所谓“候鸟式”养老,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如,候鸟一样到不同的地方去消夏避寒,集健康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在游玩中健健康康、快快乐乐享受老年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与国外学者研究的老年季节性移民有很多共同点,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养老方式,国内通常称为“候鸟式”养老
扬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1~119°54、北纬32°15~33°25,南部濒临长江,京杭大运河从城区穿过,地势平坦,主要为低矮丘陵及冲击平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属于副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的基本特点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热量充裕,光照较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光、热、水的时空分布兼有该省南北之利,冬天不如北部寒冷,夏天不比南部炎热,台风影响比沿海轻,既适宜多种植物的生育,也有利于部分植物的安全越冬,自古就是观景旅游胜地。扬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南京都市圈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也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环境宜人,景色秀丽,是联合国人居住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温泉名城。
2 扬州“候鸟”式养老的现实意义
2.1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近几年来外来常住人口越来越多,60%以上均为退休老人,逐渐呈现候鸟式养老的理想之地。这些老人在扬州住宿、餐饮、养生、医疗以及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总消费逐年上升,另外还能带动其他方面的消费,促进医疗护理、老年设施、公共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建立养老服务经济圈,将吸引各地高层次人群来购房养老,促进当地房地产业去库存,使之健康发展,并带动医疗、旅游、交通、文化娱乐等行业的发展,提升就业率并增加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发展养老产业对拉动扬州当地内需、促进交流起重要作用,并壮大旅游等支柱产业。
2.2 提升人力资本和智力服务
扬州有大量退休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若能使这些老人在扬州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用”,不仅丰富了其老年生活,也使其成为国际旅游城的重要建设力量之一,对扬州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3 丰富和完善老年旅游产品
建成先进、科学的旅游、养老、医疗三位一体养老模式,将吸引各地老人来参观和体验,增强扬州对老年群体的吸引力。倡导“候鸟式旅居度假慢生活”模式,让会员如候鸟般自由享受各地的优越资源,将扬州选为其宜居基地之一。研究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将医疗的预保、营养、康复融入老人的饮食起居之中,弥补目前国家医疗体系所不具有的部分,提升老人们的社会适应性。
2.4 能有效解决空置房问题
以前,扬州由于房地产开发结构单一等原因,导致高空置率。统计显示,部分住宅小区空置率高达90%,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扬州市的养老机构与内地的养老机构或者旅游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或发展养老连锁机构,使用季节性空置房屋来容纳外地老人,提高扬州部分地区房屋使用效率。
3 扬州“候鸟”式养老已具体的条件
扬州市共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 363个,其中达省级示范性21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92个,城市社区托老所30个,农村老年关爱之家61个,各类养老机构97家,其中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72家,社会福利中心等公办养老机构8家,老年公寓等社会办养老机构17家。全市养老床位数34 505张,床位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3.3%,其中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17 856张。全市护理型床位10 352张,占床位总数的30%。全市农村五保养老对象17 306人,床位15 885张,集中供养人数10 130人,集中供养能力达92%,集中供养率59%。
3.1 建立居家、社区医养融合新模式
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在辖区内组建全科医生团队,对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康档案,对孤寡老人实行免挂号费、降低检查治疗费等优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与6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组织多轮企业退休人员免费体检,周期免费体检率达83.29%。一是开展居家医疗协作服务。全市共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 363个,其中直接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在一起的有262个,占19.2%,与邻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协助开展医疗服务的有153个,占11.2%;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利用社区资源,邀请该社区内退休的老医生,作为中心的医疗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一些保健常识咨询。二是开展居家老人医疗紧急救助活动。2012年,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公益服务”的建设运营模式,建成市养老服务平台,以“安全、健康和便捷生活”为服务主旨,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目前,“12349”养老服务热线已覆盖整个市区,24 h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三是开展医疗定点服务。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与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系,签订服务协议,充分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功能。四是开展健康知识咨询服务活动。全市以“健康扬州社区行”活动为载体,定期组织讲师团成员以及有关医学专家深入社区、乡村,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市专业照料学会组织社区居家养老护理员专业培训,其中150人取得了人社部门认定的国家护理员五级证书。
3.2 养老机构医养结构不断地优化
一是农村敬老院基础医疗广覆盖。通过3年“三有三能六达标”改造升级,敬老院医养融合建设得到持续发展,扬州市72家农村敬老院均设有基础性医疗功能的医务室。同时,敬老院还与当地卫生服务站、综合性医院积极对接,建立双向转治机制,确保政府兜底保障对象的基本医疗。二是公办养老机构医养支撑辐射能力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成立颐和养老康复中心,通过与东方医院合作,在全国首创“金拐杖”养老服务标准体系,通过“亲情助理模式、至全服务模式、ABC管理模式、GOT运行模式”四大专属模式,实现示范引导、专业推广、辐射社区的作用。三是养老护理院建设从无到有。各县(市、区)加大推进养老护理院建设力度,截至目前,扬州市第一家护理院在仪征建成,已经投入运营,宝应县养老护理院已完成工程建设和公建民营招标工作,其他县(市、区)养老护理院建设工作,正在按照序时进度稳步推进。
3.3 养老机构医养扶持政策不断地健全
为确保护理型床位补贴落到实处,扬州市民政局与市财政局重新修订了《扬州市城区养老机构新增床位经费补助办法》,其中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以自建产权用房举办的养老机构,每张护理型床位给予不低于1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对符合条件的以租赁用房举办且租期5年以上的养老机构,每张护理型床位给予不低于5 000元的一次性改造补助,2015年,下发城区养老机构床位和运营补贴合计167.59万元,各县(市、区)投入医养融合建设资金1 728万元。此外,扬州市民政局出台《扬州市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实施方案》,通过市福彩公益金以奖代补形式,鼓励养老机构参保,提高医养融合抵御风险能力(承担保费50%),其中保额为每年每人100元,意外死亡赔付上限23万元,保障人群覆盖全市城市三无、农村五保和养老机构寄养19 057人,市、县(市、区)两级保费投入105万元,截止5月,已决案36起,赔付金额35.55万元。
3.4 养老护理员素质和保障水平不断地提高
近年来,扬州市已免费培训养老护理员1 410人,持证上岗率达90%以上,养老护理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断地增强。根据《关于推进医疗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意见》要求,对取得国家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后,在养老机构护理岗位连续从业2年以上的人员,分别给予每人3 000元、2 000元、1 000元、500元一次性补贴。目前,扬州市已发放护理员一次性补贴25万元,涵盖各类养老服务护理员。
4 扬州“候鸟”式养老的主要做法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转变的必然结果,当前扬州市已步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做好医养融合工作不仅时间十分紧迫,而且压力十分巨大。
4.1 落实医养融合各项指标任务
年初以局一号文件和县(市、区)目标责任书等形式,明确了全市医养融合工作的重点指标,即医养融合养老机构占总数的30%以上;护理型床位数达到床位总数55%;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占床位总数的35%。实现养老服务机构的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培训率达到100%,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扬州市民政局将持续采取政策配套、资金扶持、培训保障等手段,确保今年医养融合各项指标全面完成。
4.2 建立医养融合相关部门联动机制
积极配合卫计委、财政局、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做好医养融合工作。一是配合卫计委在养老政策、管理、人员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医疗与养老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与市财政局积极协调,提高护理型床位建设补贴资金总额。三是联合市人社局将符合条件的医养融合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机构,力争将基本医疗费、日常护理费、康复保健费等项目纳入城镇医保和新农合报销范围。
4.3 推进社会办养老机构医养发展
推动《扬州市社会办养老机构扶持办法》的出台,联合财政、卫计委、国土、工商、安监及消防等职能部门,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服务机构融合发展,搭建平台协调解决诸如土地使用、“一照多址”、人员待遇等扶持政策落地问题。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积极与人社、卫计委和财政等部门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调研,参照养老机构综合保险以奖代补模式,降低社会办养老机构风险,缓解失能老人护理费用支出压力。发挥社会福利协会服务管理作用,制定全市行业管理规范性文件,明确社会办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的性质地位,各方权利、义务关系,开办养老机构筹资方式与待遇,纠纷处理机构与理赔等要求。
4.4 创新居家社区医养融合方式
一是提升居家医养能力。在便民服务进万家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实现生活护理、康复护理进家庭,定期巡诊与应需施诊相结合的诊疗、护理服务,为居家养老提供医疗保障。二是强化社区医养融合功能。结合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布局建设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养老互助幸福院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并在其中配备健康小屋、康复室等,筑牢社区医养融合基础;条件不具备的老居民区,按照就近原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契约合作机制。三是大力开展医养融合志愿服务活动。成立服务老人的“时间银行”,倡导“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理念,采取“时间储蓄”的方式,发动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医养融合服务。
综合以上论述,扬州大力发展旅游、养老、医疗三位一体“候鸟”式养老模式是有条件的,对实现幸福扬州,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促进扬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能为其他城市提供全新的养老模式,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标志,党朝峰.三亚8成商品房卖给岛外人候鸟人群约45万人[EB/OL].(2012-02-06)[2013-01-11]http://news.hainan.net/newshtml08/2012w2r6/841571f0.htm.
[2] 李馨.关于海南发展“候鸟”式养老产业的思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l):94-97.
[3] 刘新静,黄筱焯.世界老年旅游的新形势与新理念[J].中国商贸,2009(21):136-137.
[4] 李士梅.中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J].人口学刊,2007(5):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