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思考

2016-05-30杨佑伦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高中语文传统

杨佑伦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业的关键阶段,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一方面要给学生讲授相关知识要点,另外一方面需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传达传统文化精髓。因而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将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是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现状,然后让语文教学契合传统文化的渗入,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契合

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语言学家也将传统文化看成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总和,但由于传统文化的表象较多,因而传统文化的内涵就显得极为丰富。目前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但在此过程中却存有不足和缺点,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从客观角度探寻问题,正确的认识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和劣势,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分析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积极推动意义。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对学生的人际交往、为人处世以及其他方面能力都有显著帮助。语文在学科学习中不仅是作为文化载体而存在的一类学科,更是理解传统文化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传承人类的文化与文明。

通过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现状能认识到,语文教学中学生使用最多的不是教材用书,而是辅导用书,故而可以断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我学习意识薄弱,习惯依赖教材参考用书帮助学习,这类教学辅导用书既然存在就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要适度的运用,如果学生不去思考,全部依靠教学参考用书,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将逐渐减弱,对学生发展十分不利。另外,需要注意文化的传承或者延续,不是机械式的对某种文化开展一成不变的物质传承,其实任何传承的实质都应是文化内涵传承,所以文化传承中辩证态度是文化传承的关键点,调查发现,高中语文教学,传承的内容多为知识性的机械传承,尤其在传统文化讲解部分,教师也是结合教学辅导资料,机械式的为学生讲解文言文词句中的含义,对于内容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就是背诵,没有实质内容的体会,学生学习起来枯燥异常。出现此类状况是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能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经历开展深层教学研究活动,导致教学方式只能停留在静态学习上,不能使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二、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有效策略

(一)立足教学,科学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推进中,为让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教师需要先从课本的角度出发,进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文学素养。第一,语文教学中,教师先要详细的掌握课本内容,让学生结合实际学习状况理解课本知识,全面深刻的获知整体教学目标。第二,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需满足传统文化知识,保障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同时,让学生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如,学习《荆轲刺秦王》时,要从课本内容出发,先让学生了解荆轲为何刺秦王,并探究秦朝的统治为何让人不满,学生说秦始皇暴政诸国不服,因而要刺杀秦王以平民愤,但是还有的学生说秦始皇被刺杀的真正原因是秦王统一六国,六国中难免有亡国之人心怀愤恨,没有秦朝的统一就没有后来中国大一统,秦朝虽然在初期建国时很多做法不妥,但不能否定秦王所创立下的功勋。学生各持己见这是好事,说明学生认真思考过,教师可以就学生的这两个观点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流程,这样不但让教学与文化传承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也让学生对很多门类的知识有深入了解,高中阶段的学生都有认知,加之高中阶段学生也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所以让语文、历史、文学、文化这几方面有机的融合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

(二)多样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无论任何知识,为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都要通过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为让传统文化契合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让学生在音乐、灯光等教学辅助工具的帮助下,对学习气氛和学习环境有良好认知,进而能从历史典故出发,通过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思考,让学生对知识和文化有新的了解,学生也能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段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给学生播放红楼梦的片段,让学生体会每一个版本的特点,学生前期可能更喜欢新版本,由于新版本无论在服装还是灯光方面都比较清晰,而且整体的配色也很明艳,但学生通过阅读文字对比图像,才能发现其实老版本更贴近实际原著,并且通过老版本的红楼梦能深刻的体会到书中人物微妙的表情变化,如果教师仅仅用语言讲解,这种情感是很难表达出来的,但利用多媒体这种直观的表达方法就能直观的体会出来这种情感。

(三)开设名著拓展教学活动

经典名著是教学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学生对古代经典名著了解甚少,因而学生对传统名著的情趣点缺失,故此为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推出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著赏析活动,让学生通过名著赏析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化,并且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探究性。很多学生喜欢阅读,但是却不喜欢书本上的阅读,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将课文段落进行重新的划分以及进行中心思想总结,这就会将整篇课文分化,造成课文内容被隔断,学生不喜欢这类学习方式,另外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是机械式搬运传统文化内容,很少有内心感悟,导致学生不去接受传统文化。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一些有趣的故事,借用故事导入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三国中就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诸葛亮三气周瑜这一章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教师要求学生从这一章节中感悟做人应该大度宽厚,即使遇到不能说服自己的时候,也要做到心如止水,周瑜有一世才华,但终究因为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将自己葬送,其实换一个角度考虑如果周瑜能真心结交诸葛亮,相信也会成为莫逆之交,更会为两国的秦晋之好奠定基础,可谓“双赢”。让学生从这个小故事中自己寻找感悟,探究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不要让把自己逼进生活胡同内。

结束语:

借用传统文化的沉积和渲染,学生需要吸收与利用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目光,客观真实的审视传统文化,让学生具有传统的思想道德素养,并有着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以期让学生适应今后的人才选拔。教师在传统文化互动中,要不断的弘扬精品学习内容,满足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具有时代发展精神,并在时代发展与阅读中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最大限度的实现素质教育中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宋人武.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技术探讨[J].中国技术新产品.2010(05):12-13.

[2]邓毅.浅谈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营房地产业.2011(08):5-6.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高中语文传统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