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英语教学法在三本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课上的应用

2016-05-30王琴邬丹

亚太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翻译实践任务型教学法

王琴 邬丹

摘 要: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力的语言教学模式。它是指以课本为基础设计各种真实的学习任务,以此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本文致力于院本研究,以“三圣乡”景区标识语翻译为例,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三本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课上的应用及其优势。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翻译实践;传统翻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81-01

一、引言

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earning)出现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它是外语教学研究者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研究摸索出的具有重大影响力和意义的语言教学模式。它的理念是针对所学内容给学生设计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英语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英语的能力。归纳起来就是用语言做事,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以致用。该教学模式需要老师结合所授内容,设计新颖,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和合作中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得到成功的满足感。

英语翻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翻译理论知识转化为一种工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符合翻译这门学科的特点,能有效的辅助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学生以在翻译课堂学到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为工具来完成老师设置的一系列相关翻译任务,以此来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

基于任务型英语教学法的教改思路,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在过去一年中曾组织所在院系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学生开展相关课外翻译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任务型研究型的“第二课堂”来弥补简单以操练语言形式为目的的课堂教学的不足。在一系列的翻译实践活动中,“三圣乡”景区标识语翻译实践成为了外语系教学实践改革的亮点之一。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以翻译景区标识语这一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语言形式为目的。二是学生学习实践的出发点是解决景区标识语与游客的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是现实存在的,是生活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而“三圣乡五朵金花风景区”作为成都市政府重点打造的4A级风景区,有着及其重要的旅游景点示范性作用。其标识语的双语化,既能给外国游客带来方便,又能体现成都的国际化形象,更好吸引外来投资。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正位于成都东郊,與三圣乡毗邻,当外语系提出将“三圣乡五朵金花风景区”作为外语系翻译教学实践基地的构想时,立刻得到了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的赞同与大力支持。

此次教学包括以下几大步骤:

首先,组织翻译专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到三圣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独特的旅游文化及背景,收集所有的标识语,并在收集过程中,组织学生简单讨论翻译理论与技巧,把翻译课带到现实场景中,激发学生对翻译理论的兴趣。接着,由小组为单位,小组长为领导,分别负责三圣乡五个景区的标识语资料的整理及翻译。在此环节中,学生将独立使用工具书、查找资料,再将译文带到小组比较、讨论、和修改。随后,学生的文本将分别交给本系的中外专家进行点评,并注译。最后,在中外专家点评和注译的基础之上,学生再次对翻译的概念、翻译的标准、翻译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对于翻译中具有探究性的理论和技巧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外做进一步的研究,为今后的研究方向选择和毕业论文的选题打好基础。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在崇尚快餐文化和电子信息文化的今天,通过何种教学方法开展让社会满意学生满意的课程,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探究。在实际的文本翻译中,考虑用哪种翻译技巧、翻译方法毫无意义,最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表达原文的含义。让学生对翻译文本进行分析、比较、讨论,再对专家译文进行学习鉴赏,从而将书本枯燥难懂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应该是最理想有效的传授方法。同时,教师应通过组织学生发现归纳讨论翻译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强化学生的印象。换句话说,对于现实生活中译文的错误要从理论和技巧两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讨,在讲解的过程中不段从错误中归纳和总结出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在“任务”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整个语言学习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主化。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是“自上而下”的。即以教学大纲为准绳,先让学生系统学习翻译理论,包括翻译史、翻译基本理念、翻译标准及译者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再按照词、句子、篇章的顺序讲解其翻译方式,最后是不同文体文章的翻译作品赏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接触到的是脱离真实语境的句子,会让他们难以理解,失去兴趣,很难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容易导致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脱离,让学生很难顺利进行翻译任务。

翻译中采用任务型教学,能让学生接触到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例子,单独参与或合作完成任务,加强了自身语言技能的运用。这样,学生实现了因自身能力提高带来的自我满足,加强了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关注和投入,有利于持久、良好的学习递进层次的形成和能力提升。

四、结语

此次课外翻译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翻译的兴趣,通过具体的翻译活动强化和实践了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翻译能力。任务型翻译教学活动主要通过一系列的任务来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任务的设置摆脱了书本的束缚避免了书本的纯理论性和空洞性,注重实际,贴近生活,让较专业的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并能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因此,任务型教学模式是较理想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相吻合,值得广泛尝试和应用。

(作者单位:1.成都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2.成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翻译实践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在韩国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