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30康德才
康德才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学中怎样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政治 自主 合作 探究
新课程标准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标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究者,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培养个性、表现个性、发展个性的过程。那么应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应用 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呢?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教材
预习是学生在课堂教学前的一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活动,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获得重要的学科知识与学习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技能。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预习决不是亳无目的地阅读教材,学生的预习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好比司机没有了方向盘。因此,教师必须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教材。预习目标的设计在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展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对预习目标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制定出合理的,便于操作的预习目标。预习目标的设计应尽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归纳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政治与生活》学习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时,我设计了以下提纲:1、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2、公民可通过哪些方式行使表达权?3、有人认为,公民有政治自由,讲什么、做什 么都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这种观点对吗?4、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知识传授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至发现、 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源于问”。创设问题情境,是政治课探究性教学的首要环节。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一是要注意科学性、目的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设置的问题应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做到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二是要注意层次性,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三是要注意多角度性,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地进行分析领会教材,选择最佳切入点,使设置的问题既新颖又富有启发性。例如讲《政治与生活》“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这一框题时,针对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这一难点,我联系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提出了几个问题: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为什么各方在一系列问题上会发生矛盾,甚至责备、争吵?为什么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高度重视,以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哥本哈根协议》? 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这三个问题紧扣教材的重点、 难点,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富有启发性。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帮助学生认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 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于疑难处质疑”,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疑问,及时质疑。实践证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接受问题的解决更有价值,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潜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索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并展示交流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应该设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期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的学习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始终伴随着情意活动的复杂认知过程,学习兴趣作为情意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认知活动起着始动、调节、催化等重要功能。因此,作为政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到创造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高潮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认知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也就是教学情景的创设必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 、贴近实际、贴近时代。设计教学情景问题的梯度和坡度要合理,使学生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教材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与内在动力。例如,在《政治与生活》学习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知识点时,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情景:某镇政府,为了发展房地产,要征用大批优质农田,这与国家保护耕地政策有矛盾。如果你是人大代表,谈谈就解决这一问题将如何履行职责,并说明履行职责的依据。问题情景的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总之,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自己生成的东西,同学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产生激情的火花,小组之间、个人之间形成知识的对抗。这个过程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都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参考文献】
[1]李新婷. 高中思想政治“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J]. 中国培训 , 2015年18期
[2]苟志军. 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 才智 , 2016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