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016-05-30李寄萍
李寄萍
摘 要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不仅仅是促进课堂教学进行的方法,更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点是否完全消化理解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进一步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探索研究中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提问 有效性 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047-02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对课堂提问重视不够,表现为提问目的不够明确,所提问题含糊不清,提问方式随心所欲,提问效果不尽人意,需要切实改进。
一、有效提问的功能
数学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双方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展开的。有效提问在数学课堂的应用可以起到强化知识,沟通师生感情的交流的功效。
1.反馈功能。教师恰当的提问,可迅速获得反馈信息,并据此对教学进程作出相应的调整,当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或冷场时,教师的一个导向性提问可及时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以此来控制教学方向。
2.激励功能。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有目的地提问可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3.巩固功能。数学概念、定理和法则的获得离不开发人深思问题的启发,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的巩固来自精心设计问题的诱导。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消化,强化综合应用能力。
二、有效提问的运用原则
1.有效性原则。只有获得真实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热衷于课堂上热烈的场面,殊不知善于揣摩教师心思、投其所好的学生齐声回答并不是整体性的效果,有时甚至掩盖了真正的无知,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应当避免。
2.科学性原则。所提问题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不要提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和唯一的,即使是发散性问题,其答案的范围也应在预料之中,要避免不确定或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
3.整体性原则。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而形成“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有的教师先点名,后提问,被点者如临大敌,全力应答,其他学生则因与己无关而袖手旁观,达不到提问的整体性效果。
三、有效提问的实施要点
1.提问要有序。问题的设计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而问,步步深入。前后颠倒的提问,只会扰乱学生的思维顺序。
2.提问的内容要有“度”。提问要有深度,简单的随意提问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随声附和的回答并不反映思维的深度,超前的深奥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问要有广度,教师提问不仅要有知识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应用型问题;还要有分析型问题、综合型问题、评价型问题。
3.提问语言要有启发性。数学语言特点是严谨、简洁、形式符号化,教师提问语言既要顾及数学这种特点,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用自然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炼,若用符号语言提问要辅以适当的解释,当学生不能够回答一个问题时,教师要为他们提供各种线索,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
4.要给学生思考时间。提出问题后适当的停顿便于学生思考,学生答完问题后稍停数秒,往往可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几秒钟的等待可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掉以轻心。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反应,鼓励他们质疑问题,作深层次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5.有效选择学生。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内容要有梯度,要有层次;入选要不拘一格,要坚决避免让少数优秀学生或愿意表现的学生独占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间。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对尖子生可合理“提高”,对一般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差生可适当“降低”。引路性提问,要多问优等生;锻炼性提问,照顾中等生;鼓励性提问,穿插问学困生。学生回答的方式可以是个别回答或小组代表回答,可以是抢答。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使课堂变成学生主动进取、施展才华、相互促进的场所,从而使课堂提问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6.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训练提问。利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化设备进行强化训练,为学生树立一些“路标”,启发学生循着“路标”前进,找到解题途径。从不同角度提问学生,适当地引导,使学生有新鲜感,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去思维,而且可沟通师生间情感,创造活跃的教学气氛,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内容,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性,让课堂教学风生水起。
参考文献:
[1]严卫红.初中数学课堂教师提问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
[2]常武.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微探[J].中国培训,2016,(4).
(责任编辑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