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2016-05-30常彦林

甘肃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提问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常彦林

【关键词】 数学教学;提问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108—0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和谐的问题情境

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新奇的数学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以趣生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而且教师要把引导学生质疑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保证有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质疑。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积极引导、鼓励,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单位“l”的理解,让学生拿出自备的长方形纸张。折出它的1/2来,折好后,让同桌的同学比较大小。当学生比出大小后,教师问:“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时,有的学生问:“大家折出来的都是纸张的1/2,为什么大小不一样呢?”教师表扬这位学生问得好,并让学生把自己的长方形纸张再进行比较,得出:每人拿的长方形纸张大小不一,单位“1”就不相等,所以1/2也不相等。这样,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二、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材的束缚、应试教育的困扰、教师教学的遏制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问题意识淡薄提不出问题或不敢质疑,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零问题状态”或“问题意识淡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提问能力。可见,一定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折扣、成数、利率”等课中,当教师介绍完“折扣”意义时,教材呈现了一个问题“一件商品打九折出售是什么意思?”即刻学生踊跃举手,口答抢答声不断,对此教师顺势引导,积极追问:“你还能提出哪些与本题相关的问题?”顿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诸如,“打九折,便宜多少钱?”,“已知九折钱数,原价怎么算?”, “已知现价,打了几折?” 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质疑习惯,善于发现问题

1.教学生从教材中提出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双基”。“双基”的训练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和培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研究教材,特别是新教材,图文并茂,常以图画、对话、文字、表格等多种形式呈现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学生只要认真地研究教材,根据需要筛选和处理这些信息,就能发现和提出许多数学问题。比如,数学的学习有一个承前启后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新旧联系处发现问题;从寻找新旧知识的相同点、不同点入手发现问题,也可以从其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的矛盾中发现问题;以及在知识的延伸处发现问题等等。

2.教学生对解题过程提问。解题是学习数学的一个方面。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对你自己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根据波利亚的解题表,许多教师归纳出下列提问步骤:(1)已知一些什么条件?(2)所求问题需要什么条件?(3)还缺少哪些条件?(4)可以用哪些方面的知识或定理、公式来解?(5)以前曾见过这样的解题思路吗?(6)能否用一个相同或相似的模型去替代它?(7)用了全部的条件吗?(8)你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吗?(9)能否用不同方法得出结果?因而,不少学生也逐步学会了按这些问题进行自问自答,效果较好,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并鼓励他们提出数学问题。如,学校开田径运动会,100米、400米、800米比赛,一些学生观察到,为什么跑100米的几位运动员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而跑400米与800米的运动员都不在?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提问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