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016-05-30陈荣贵
陈荣贵
摘 要 质疑问难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是产生学习需求的根本动力。引导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上探究新知,课后深化探究,将有助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优化探究性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课堂的延伸。
关键词 问题意识 创新思维 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033-02
质疑问难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是产生学习需求的根本动力。李政道先生“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可见以问导学的重要性!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绝非一日之功,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逐步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培养学生具有这种能力的途径固然很多,而课堂是最主要的练兵场。
一、求疑——课前认真预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前,要求学生带问题进入课堂。布鲁巴克也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问能够解惑,提问能够知新,每一项的发明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前预习这个环节里应根据儿童好奇、好问的特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主动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尝试思考,把自己不能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带进课堂。
比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一课时,一些学生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着实引起大家的思考。问题有:“圆锥有哪些特点?”“圆锥的高在图中怎么表示?”“怎样量圆锥的高?”由于问题看似简单实则难度颇大,学生在一阵冥思苦想之后,虽抓住重点,但却不能突破难点。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如同催人奋进的号角一样鞭策着学生去寻求帮助。这样课堂的学习就不是老师要我学而是我要学。长此以往,自学的能力就慢慢得以扶植、培养,以至最后的生长。
二、造疑——课上探究新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课上,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爱因斯坦说:“教师的责任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当他在自学中碰到疑难问题向人请教时,总是先说:“给我指个方向,不是把结果全部告诉我,留着让我思考。”
但是,课上是不能自发有效的问题情境,而是教师有意识的去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积极状态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所以,在课上为了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就在于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富有吸引力的生活中的数学背景,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课堂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
例如,对最小公倍数的认识,我们可以创设一个富有探索价值的“公倍数”情境:从7月1日起,学校放暑假了,小明每隔4天就到图书馆还书,借书。小华每隔6天就到图书馆还书,借书。小明和小华都是读书爱好者,他们喜欢选择借书相遇时在图书馆交流读书心得。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两个可以有哪些日子交流读书心得?学生借助“日期”这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数,从“小明的还书日”“小华的还书日”“他们共同的还书日”和“其中最早的一天”分别引出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概念。当学生初步感知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后,再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作进一步思考,从而获得对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意义以及其部特征的直观感和直接经验。
三、析疑——以问促学,优化探究性课堂教学
课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建构过程。在探究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不再是以往那种居高临下的命令式,教师的角色需要转换,扮演的角色应是组织和引导。教师在活动中做的是设计者和组织者的工作,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演员,教师只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放大探究的效能,使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去感知、去体验,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方法,真正建构新知。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轻易抛出答案,而要通过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答,引而不发式的诱导,让学生去猜测、辨认、操作、总结,从而发现规律,掌握方法。这样,教师就能引导使学生从依赖走向独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比如讲解“循环小数”这一概念,例题是8?1,首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发现“除不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观察竖式,边思考问题。
(1)如果继续除下去,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2)商小数部分的数字有什么特征?
(3)为了避免计算的无效劳动,怎么样才能准确地判定“循环节”?
这样围绕大问题,然后逐步将其分解,再通过算、看、找的活动,学生对循环小数这一概念的“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等关键词语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要知道学生在发言、倾听、比较、争论的过程中,各自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被明确化、丰富化,当他们观点对立时就引发认识冲突,有碰撞就有火花和挫伤,火花是成功,挫伤是失败,可失败在这里绝对是成功之母。
四、留疑——课后深化探究,让问题成为课堂的延伸
课后,留给学生反思空间,让学生问题意识继续升温。在课尾的高潮中留下疑问,如看福尔摩斯探案集一样,环环相扣,使学生自然生出一种继续探究的学习冲动,这样有利于学生课后不断探索新知识。课后反思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主动进行监控、调节自我的重要形式,是数学思维走向纵深的重要构成。因为每一堂课都有时空、内容的局限,总有许多问题来不及发现,解决。一节课的结束,只是时间和形式的暂停,为此,要留给学生一定的课后反思,再逐步引导学生会主动反思并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做法通常可以是向他们提出值得思考或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会成功,失败的原因在哪?怎样思考会更具经验、更合理。
例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联想任意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在学习长方长体、圆柱体、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后,进一步提问,那些不规则的图形,如家居房子,怎样求它的体积?诸如此类的再创造,再发现就是课堂的延续,是质的飞跃。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学习才会主动。学生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到“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在最先的学习解决问题,而后的提出问题,又自主解决问题,这循序渐进又周而复始的历程里,将逐步学会学习,并能主动进取。如此,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素质,促进人才培养也就不再是一句空口号了。
参考文献:
[1]张清俊.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5,(1).
[2]李会茹.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浅议[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1,(17).
[3]薛志强.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J].学周刊(C),2013,(5).
(责任编辑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