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校学科建设问题研究

2016-05-30马跃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党校

马跃

摘 要:随着党校职能的扩大,党校课程体系覆盖面越来越大,学科设置越来越多,已经到了说不清楚该设置哪些学科的程度。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要求党校回归主课主业,为党校学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如何重建党校优势学科,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党校;学科建设;横向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171-03

学科建设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分科授课是古今中外所有学校实施教学计划的共同特征,分门别类的研究更是近代以来所有科学研究的通则。有学者注意到,对党校来说,学科建设是教学与科研的基础,是关系到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对于彰显党校特色、增强党校实力、履行党校使命具有重大意义[1]。本文以D市党校为例,了解学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党校课程体系和学科设置变化

学科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课程体系的稳定性。党校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党培养干部的学校。传统时代,党校课程体系是相对稳定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

事实上,党校系统的课程体系改革早就开始了。有学者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央党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主要是压缩了学习马列原著的分量,增加了市场经济和经济建设有关知识讲座[2]。有记者调查了中央党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如何在“老五门”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学科,然后演变为“三基本五当代”(“三基本”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五当代”是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制、当代世界军事和中国国防、当代世界思潮)和“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历史过程(“一个中心”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为中心;“四个方面”就是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同时介绍了中央党校“八部一所”的教研机构设置,其中政法教研部、文史教研部和国际战略研究所都是改革的产物[3]。

课程体系改革之后,要求学习的内容反而无限增加了,该学的内容太多了,而学制又缩短了。在县级干部进修班一个多月的培训中,不仅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还有知识教育。在知识教育中,要求“不断充实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管理、历史、党建、中共党史等学科的新知识。抓好发展战略、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国际经济、宏观调控、自主创新、环境保护、城乡规划、社会管理、危机处理、媒体应对等知识培训”[4]。但如何把这么多课程纳入这么短的学制之中,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所以每门课都变成了压缩饼干,变成了讲座。上课的还是这些教师,他们不停地穿梭于这些学科与课程之中。党校课程体系没有了边界,没有了中心,不知道什么是主课,什么是副课。

改革开放以后,各单位都朝着功利化的方向演变,各级党校的职能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末期,D市党校开始办函授教育本专科班,20世纪90年代后期办研究生班。2010年停办本专科班,目前只有三年制研究生班了,在校学员不到500人,开设公共管理和经济管理两个专业,包括20多门课程,大部分由本校教师承担。代函授课,学校是发讲课费的。这些教师不论原来是什么专业,几乎都代过管理学课。

除了函授教育,不少地方党校还与行政学院合并了,D市党校是在2010年与市行政学院合并的,人财物和公务员培训业务全部划转过来了。公务员培训以素质能力提升为主,大多涉及管理学内容,党校教师几乎都有代管理学的经验,就理所当然承担了这些课程。

另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零打碎敲地开展对外办学,本地一些单位以委托或合作的形式,在党校办一些培训班。党校提供课程菜单,由这些单位选择。毫无疑问,这类培训与社会培训机构一样,完全是顾客导向性的,党校需要提供更多的教学专题,教师需要涉猎更多学科,这样的班次才能以党校为主持续不断地运行下去。

党校课程体系覆盖面越来越大,学科设置越来越多,已经到了说不清楚该设置哪些学科的程度。有学者研究发现,党校学科建设存在缺乏整体规划、学科特色不明显、党性修养和党性教育没有形成学科、重大现实问题的学科研究比较薄弱、学科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5]。各地党校学科设置情况千差万别。常州市委党校形成了三室(党史党建、公共管理和经济管理三个教研室)、一中心(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心)、四所(党建科学化研究所、城市竞争力研究所、社会管理研究所和战略与政策研究所)的学科建设格局[6]。

在2015年秋季D市党校各类主体班的课程表中,全是一个又一个专题讲座。这些专题横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法律、管理、新闻传播、伦理学、心理学、党史、党建、时事政治等十几个学科,其间没有什么逻辑关系。笔者通过互联网搜集到一些社会培训机构的专题菜单,并与党校课程表比对,发现其中没有实质性差别。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所说,党校工作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定位不准,没有突出党校有别于一般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特色和优势;有的主业主课不突出,存在重一般知识技能培训、轻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现象。

二、跨越不同学科并横向发展的党校教师

师范学院的学生接受中文、化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毕业后来到某个中学,分别被分到语文教研室和化学教研室,并几乎终身从事语文和化学教学。党校教师大学学习阶段接受的也是分门别类的教育,但担任党校教师后,就需要朝“全科教师”方向发展,否则就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课程体系。就是说,不是朝专家方向发展,而是跨越不同学科,朝广博方向发展。

我们把这种“横向发展”视为党校教师的特色。横向发展中,要求突破专业限制,多领域进行教学科研活动,具备多项教学科研能力。有基层党校对于教师跨专业开设教学新专题的,给予特殊奖励[7]。有学者说,一位优秀的党校教师不仅仅是一位专家,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8]。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被认为既是对党校教师的要求,也是党校教师的发展方向。

在D市党校网站“学人风采”栏目,笔者随便浏览了几个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经历,发现他们都涉猎过许多学科。其中,有教师自述长期从事哲学、政治学、领导学、公共政策学等学科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担任过不同班次十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普通逻辑学”“行政决策学”“领导学通论”“政策科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学习能力建设”“公务员能力培训教程”“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读本”“公共市政学”等;开设的专题讲座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习力与执行力”“行政决策”“民营经济的创新思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格”“核心价值观之我见”“习近平党建思想”“领导方法与艺术”等等。

学校、医院和科研院所总是按照不同学科设置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人员被安排在不同学科部门。但在D市党校,教师所学专业及教研方向与教研室名称已经名不副实了。截至2015年底,D市党校现具有专职教师身份的24名,主要分布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党史党建教研室,法学与管理学教研室和理论研究室。调查发现,在3个教研室16个教师中,有8个教师所学专业与教研室名称不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内有学管理的,有学历史的;而学哲学的分布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也分布在党史党建教研室。

横向发展的结果影响到教师成长。有学者指出,人数有限、身兼数项工作的基层党校教师,要承担起规模大、内容广、素质能力要求高的干部培训,在实际教学中,多是“万金油”式“拔毛草塞笆笼”,几年下来被戏为“行行通、门门瘟”[9]。在一些党校,有学者看到,一人承担数门课程的“通才型”教师多,能承担高水平培训任务和高水平科研课题的“专才型”教师少,具有稳定的专业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和高水平教研团队数量更少[10]。

党校教师跨专业申报职称属于常见现象。在D市党校,两位哲学副教授分别申报了社会学和管理学教授。另外,有一个历史学硕士来到党校后,被认定为中共党史讲师。几年后,可以申报副教授了,但看看已经发表的论文,没有一篇是党史方面的,只有改报了不伦不类的文史副教授。

三、切实抓好党校学科建设

党校教师横向发展的结果不仅影响教师个人成长和进步,而且影响党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切实抓好党校学科建设对于党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以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为党校学科建设提供了顶层设计,为党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第一,明确党校应当设置的若干学科,并保持稳定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主课。党校主课可以细化为四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党史党建。考虑到D市党校承担函授教学和公务员培训任务,还应设置管理学和法学两大辅助学科,从而形成“四主两辅”的学科设置体系。

第二,理顺教研室人员配置,使每个教师进入到学科建设的轨道。所学专业和教研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回归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所学专业和教研方向为党史党建或党性教育的,回归到党史党建教研室;所学专业和教研方向为法学和管理学的,回归到法学与管理学教研室。所学专业与上述学科不相符合的其他教师,在征求个人意见的基础上,就近转型到相关教学研究领域。

第三,逐步改变党校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专职教研岗位在全校岗位总量中的比例。目前该党校共有教职工67人,具有教师身份的只有24人,非教师身份的高达43人。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应当成为党校的多数。从长远看,这是推进党校学科建设的保障措施。

第四,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推进学科建设。明确学科建设的指导方针之后,就需要在各项工作中,比如教师招聘、人才引进、教师培训、导师配备、对内对外教学任务以及科研任务的分配等方面,严格遵循学科建设原则。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着力打造学科带头人。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对所选学科的忠诚度,严格学科自律,并且沉下心来,坚持不懈,刻苦钻研,若干年后,相当一部分教师肯定会成为某个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

参考文献:

[1] 徐晨光.学科建设:党校核心竞争力的依托[N].学习时报,2012-12-20.

[2] 辛守良.党校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3,(5).

[3] 芦.中央党校上课讲什么:三基本、五当代[J].望东方周刊,2012,(39) .

[4]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若干意见(皖发[2009]16号)[Z].2009.

[5] 孟根,巴图,靳文旭.内蒙古党校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理论研究,2012,(6).

[6] 戴菁.地市级党校也要抓好学科建设——访江苏省常州市委党校副校长王其山[N].学习时报,2013-09-09.

[7] 吕宇飞,张雁华.太原铁路局党校打造“一专多能”型教师队伍[OL].中国经济网,2013-10-24.

[8] 范秀丽.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5).

[9] 王继红.应重视新形势下党校教师能力的提升[J].中国科技信息,2009,(3).

[10] 戴昌军,管永前.略论地市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晋中学院学报,2011,(1).

[责任编辑 李晓群]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党校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依托学科信息管理平台,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实践与发展探讨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党校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