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宽容>序言》的三种美

2016-05-30彭雪涛

甘肃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构思语言

彭雪涛

【关键词】 构思;语言;旨意;美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7—0076—01

《〈宽容〉序言》的作者以散文诗般的笔触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无数事实典型化,形象地概括了人类进步的旅程中,新旧思想的激烈交锋,并迂曲地表达出渴盼思想自由,以“宽容”的精神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祈愿。而重新解读《〈宽容〉序言》,我们在感知到房龙构筑的人类社会——无知山谷中,更散播着人性层面的宽容,更能感受到序文就像一条漫漫向前流动的小溪,读来浸入心田,给人美的享受。这种美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构思美

序言一般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内容多说明作品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或者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比如《〈呐喊〉自序》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缘由。它是按照一般序言的写法写的,构思没有新意。

而《〈宽容〉序言》却不是这样。这篇文章独出心裁,虚构了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敢于创新的漫游者离开山脚追求新的生活,回来还向人们讲述山那边的故事,并且还要带人们到山那边过美好的生活。结果守旧山谷里的人不但不听,还在守旧老人带领下把漫游者用乱石砸死。这个悲伤而美丽的故事将人带入到深深的思考中:为什么人们对异见就不宽容呢?并且这种事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这样的构思避免了一般序言枯燥的介绍说明、说理评价,从而让人在凄美的故事里深思,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应提倡宽容。从而让读者也明白了《宽容》这部作品的写作目的:对异见要宽容。可谓构思匠心独具。

二、语言美

在语言表达上,这篇文章的语言如诗,含义隽永,富有哲理。“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这些诗一样的语言,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山谷为什么“无知”?因为它封闭、古老,象征着保守不开放;小溪为什么是“知识的”?因为在无知山谷里只有它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它是流动的,象征着创新与开放;而溪谷又为什么“深邃破败”?因为它有千年历史,有古老的律法,但随着新生事物的崛起,它被冲刷得一天一天走向衰败了。当然,新生事物在兴起之时总是比较弱小的,尤其是面对强大的保守势力,所以小溪只能“缓缓地流着”。就这么几个词却把一个封闭的,落后的村庄很形象地勾勒在读者的眼前。但这何止只指一个村庄呢?小到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新的事物,他就是一个闭塞的、落后的、跟不上时代的人;大到一个社会,如果不进行改革,他将落后,落后就会挨打,甚至灭亡。又比如文章的最后“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这是作者看到获得新的自由的人们又顶礼膜拜,不由发出了这样深沉的感慨。这里有希望,但我觉得更多的是无奈。课文中像这样耐人寻味富有哲理的句子很多很多。诗化的语言把我们读者带到优美的境界中,去体味人生的哲理,这样的语言难道不美吗?

三、旨意美

作品的主旨是批判保守派对改革者的迫害,赞扬先驱者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呼吁人们对探索真理的人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戕害。

《〈宽容〉序言》中所讲的寓言故事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无数事实典型化,形象地概括了人类进步的旅程中,新旧思想的激烈交锋。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守旧和革新两种思想、势力一直在进行斗争,有时是激烈的大规模的流血斗争。而种种的矛盾、冲突往往源于国家、种族内部,对异见的不宽容,进而迫害甚至屠杀。如商鞅变法被车裂、王安石变法遭贬谪、谭嗣同变法被杀头、彭德怀直言遭罢官、布鲁诺捍卫真理被烧死,他们的思想做法不被当时的社会认可,从而这些先驱者受到迫害。如果他们的异见得到社会的宽容,也许就能加快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当然更可悲的是历史的轮回,也许“守旧老人”曾经也是革新者;胜利的“智慧老人”也许有一天也会成为“守旧老人”。为此,本文的作者乃至全社会的人都希望宽容,宽容那些能推动社会发展、推进文明进程的想法和做法。那么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能宽容异见。

构思美、语言美、旨意美,使得这篇文章形式与内容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从而读者在美当中感知到一个共同的主题:无论是个人、国家、社会还是过去、现在、将来我们都要宽容。让我们记住这句古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构思语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浅谈“摘抄”在作文教学中的妙用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