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热”背景下优化语文教学的思考

2016-05-30朱玉静

甘肃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国学关系内涵

朱玉静

【关键词】 国学;语文;内涵;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73—01

一、“国学热”的涌现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物质财富飞速积累,道德层面的缺失与不和谐层出不穷,于是人们对传统道德回归的呼吁也显得迫切起来。从于丹说论语到百家讲坛讲国学,再到各地相继出现的“国学”少儿班,以及某高校军训中开办“淑女班”,教女大学生绣女红,绘国画,研读国学经典。凡此种种,形式多样,足见国人对“国学”研习的热情高涨。这股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民族文化意识觉醒的体现。那么作为以传道为首要使命的语文教师,对传承和弘扬国学,更具有神圣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二、“国学”的内涵

“国学”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那时候很多外来文化叫“西学”,中国的文化就叫“国学”,一位大学者邓实于光绪33年(1907年)在《国粹学报》上发表了《国学精论》的文章,这是迄今为止“国学”这个词最早的报刊记录。广义的国学如胡适所说:“中国的一切过去历史与文化。”狭义的国学是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经史子集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都属于国学的范围,这些东西记载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程,是历史经验的沉淀,民族核心内涵,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产。

三、国学与语文的关系

中学语文教材虽历经数次改版,但却始终保留了国学经典部分,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其中古文经典、诗词文赋之中都闪耀着传统道德的光辉。然而,由于这些传统篇目年代久远,与现实社会实际理念的距离较大,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深入理解就成了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面临的关键症结所在。笔者试图探索二者的联系,以期找到更高效的教学途径。

1.育人目标的相似性

真正优秀的文化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久而弥新,作为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国学”承载着继往开来的使命。我们这一代人有义务也有责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创新、重振国学。国学与语文的界限很难分开,因为在育人方面二者一直有着相似的目标。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有着塑造人格、培育智慧、培养技能的目标,国学教育亦是如此。而国学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和培养人生智慧方面则更为注重。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经典的唐诗宋词不仅使学生领略到字字珠玑节奏鲜明的优美韵律,诗人遣词造句方面锤炼涵咏旁征博引的深厚功力,更能从其中领略到传统文明孕育的浓浓人文情怀。一首送别诗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谊与思乡怀土的情愫,一首边塞诗道不尽边关苦恨,誓死戍边的赤胆忠心。通过语文课上的经典诵读与学习,让经典传输智慧、浸润心灵,既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又实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2.教育内容的互补性

传统语文课堂过于注重知识性,而忽略了人格塑造与人文素养的培育,国学教育内容刚好能补上这一课。曾经一度被强化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工具性与国学经典的学习并不冲突,甚至互为补充。

语文课堂教学的固有模式的确是存在缺陷的,读课文、注生字、分段落、概括大意,这些步骤虽然使学生分析、概括思维得以训练,凸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却割裂了文章整体意境、韵律之美和人文精神。国学经典诵读的重点不在于知识上为课堂教育拾遗补缺,而是要补人文修养这一大课,读书明理是为了明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让学生习得生存之道的艺术,强化礼尚往来、以心相交的人际交往协调功能,培育宠辱不惊的自我调控能力,强化抑奢戒骄的社会警示功能,鼓励顺道率性的和谐发展功能。从美育的角度来看,国学正是培育了一个人的眼光、趣味和文化修养,在美育方面是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

四、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思考

任何民族的语言都凝聚着该民族的思想、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文化价值,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是国学和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重新提倡诵读国学经典,不是为了复古,使自己陷入五千年文明泱泱大国的盲目自信,也不是要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来抵制外来文化的吸收,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更好地交汇融通,让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努力发掘传统国学中人文精神的闪光点,引导学生领悟虽然时隔久远却是历久弥新的国学经典,其中不仅蕴含着极富生命力的优秀语言文字,更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智慧,并且在教学中始终致力于学生文化品位与审美情操的提高,然而要完成这一目标,还需要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努力。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国学关系内涵
“垂”改成“掉”,好不好?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