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2016-05-30陈显龙
陈显龙
阅读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将阅读方法科学的传授给学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搞好阅读教学呢?
一、以学生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教学切入点,促进新知识的建构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它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即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确认,以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解码,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使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这一互动过程激活了读者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望以及直觉,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并理解文本,从而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然而,在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似乎很少产生这种愉悦。这是因为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把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堂、课文和各类语文知识点上。其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建构。
例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之前,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一次(或几次)冒险经历,回想在自己的冒险活动中父母的反应及态度。然后水到渠成地追问学生:“如果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的家庭,情况又会怎样呢?”
又如教学《真正的英雄》之前,我让学生讲他们知道的英雄故事,并让其发表对真正的英雄的看法。学生发言后,我加以引导:“看来大家对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英雄有不同的看法。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总统里根对真正的英雄有什么看法吧。”
以上两个教例的共同点就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索新知的兴趣,较好地体现了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促进新知识建构的教学策略。
二、阅读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所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的内涵很丰富。如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结论通常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当今社会发展看,要完成重要的事业,需要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中学生要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探究式学习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对于学生来讲,要人人参与,而不是个别优秀学生专利,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也不是那种教师先设定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圈套的那种教学。”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为专家所看重。作为教师,我也很努力在阅读教学和“综合性”学习中运用这种方式来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引导他们接受、运用这种学习方式,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鼓励,但收效不大。或许是《新课程》刚实施,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没接触过这种学习方式。在短时间内不大适应,或许是长在农村,见识面窄,知识面也不广,一些同学还是喜欢当录音机,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但总的说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坚持,越来越多的学生乐于接受这种学习方式,我想这应该就是进步了。就像巢宗祺所说的:“尽管有时探究的结果并没有找到答案,但学生通过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培养出的这种意识和习惯是最好的收获。请注意,探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完成某一个课题,从事专项研究,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意识和能力,千万不要片面解释,以为提倡探究就是希望学生都像科学家一样去搞发明创造,去搞科研。
三、抓住文本主旨和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主旨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提高其道德境界。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主题可有多种解读:①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②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③只要执着追求理想,理想便会实现;④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便会恩赐于他。又如《白兔和月亮》寓意可有多种:①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②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强求;③拥有财富,不能产生患得患失之感;④做任何事要量力而行。
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理解中的艺术人物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我们不应也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界定学生的理解。我们在分析文学形象时,应以一种辩证的理性面对学生有创性的思考争鸣。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变色”之速,难道不可能出于难言的隐衷?难道他迅速介入“狗咬人”事件,并有一番义愤填膺的言语就没有一点出于公正的动机?又如鲁迅散文《风筝》,文中的鲁迅是个爱护弟弟的严兄,又是一个严于自省的、做事一丝不苟、知错必改的人,同时小时候在管教弟弟时行为又是十分粗暴的人。
四、重视“审美”的感受和“感动”的传递
在阅读教学中,需要以美学眼光去发现、提炼教材中的审美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首先,是要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而《春》的语言则简朴、活脱、口语化。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节奏明快,语短意丰,表现力强。作者为了更好地描写春天,还采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使春天形象化、人格化。激起了读者活跃的想象,升发出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其次,是要抓住美的形象。美具有形象化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
最后,是要抓住美的意境。王维的意境说已经为人们所认同。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家所勾画的这幅深秋傍晚天涯游子凄凉的旅行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乌鸦是昏暗的,小桥旁边的人家是稀稀落落的。在荒凉的古道上夕阳残照,西风扑面,无家可归的游子骑的马是消瘦的,举目所见,整个景物是如此的悲凉、凄惨。这实际上是无家可归的“断肠人”的审美感受与心境的写照,或者说是断肠人悲凉心境在自然景物上所打上的印记,同样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联想。
总之,新教材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可供发展的平台。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关注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