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民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6-05-30薛育翠

甘肃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自信小学低年级

薛育翠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农民工子女;习 惯;兴趣;自信

【中图分类号】 G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7—0040—0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快捷地掌握知识,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自信自强的健康品质,促使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因此,培养农民工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认识,启发自觉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能得到很快的提高。因此,每个学生就应该有自己的学习动机,提高认识,启发自觉学习的兴趣。农民工子女是单纯朴实的,也是敏感的,他们的父辈在劳动、生活、思维等方面与城市人有着较大的差异,同时,这些想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使他们从小就表现出与城市小学生不同的特点:在品德习惯方面,他们往往不愿意接受纪律约束,但同时表现出吃苦耐劳和较强的挫折承受能力;在学习习惯方面,他们态度随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且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在生活习惯方面,他们不讲卫生,不爱整洁,办事无条理。老师要想改变他们,就要走进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的心扉,用实际行动感染启发他们。虽然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要比对城市小学生的教育复杂些,但学校、教师要针对流动人口子女特点,重点纠正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强化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认识提高了,才能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较快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

二、激发兴趣,建立自信

老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多表扬,少批评。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一定要多鼓励他们,从积极的角度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并能告诉他们“你能行”。其次,要让学生一开始就有成功的体验,利用小学生好奇心的特点,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有的小学生爱刨根问底,这时老师要抓住时机,切忌采取冷淡、不理睬的态度,那样会挫伤孩子们求知的积极性。农民工子女由于学习基础差,学习信心不足,为了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我班经常评选学习之星,开展各种活动,比如:作业、写字展评,手抄报、朗读、讲故事比赛等,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步入小学,学生既对学校学习感到新奇,同时也很不习惯,不知道该如何听课,作业应怎样完成,课间做些什么等等。家长在孩子这段适应的时期,要经常询问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善于倾听他们对学校的人和事的认识,并给予适当的评论和建议,这样可以促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都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三、严格要求,具体指导

习惯的培养不能成为单纯的行为训练过程,而是自身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要素循环往复的过程。培养良好习惯一般需要六个步骤,即认识习惯的重要,制定行为规范,榜样教育,持之以恒的训练,及时评估引导和养成良好的集体风气。我校每个学期各年级都会转入许多新生,他们大部分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乡镇的农民工孩子,有的孩子已经转了好几个学校,他们使用不同的教材,教师教学方法也不一样。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理念。对待这些特殊的群体,要与城市学生有所区别,给他们一段适应的时间,规范他们的学习习惯,树立自信心,在此基础之上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农民工子女由于特殊的环境,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不良。在教学过程中,班级成立了学习结对小组,以好带差,老师也每天坚持在课后时间辅导一至两名学生,以便他们能够跟上进度,提高成绩。学生的学习不能单靠学校来完成,还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家校合作,双管齐下。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子女,我校通常采用学校开放日、家长代表座谈会、校讯通等方式作为家校联系的桥梁,让家长每天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做好督促工作,养成孩子在家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工作。通过召开家长会加大力度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农民工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对农民工子女的要求应该切合实际,逐步提高。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复杂的工作。教师要关注农民工子女的个性差异,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品质,让这些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农民工子女自信小学低年级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警惕农民工随迁子女遭遇教育“隐性不公”
媒介使用与文化适应之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