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严寒地区农村住宅改造策略研究

2016-05-30奇晓燕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节能

奇晓燕

摘 要:该文通过对内蒙古严寒地区农村既有住宅的调查研究,通过运用重组农村既有住宅平面功能、提升农村既有住宅建筑细部造型、优化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措施等方法,打造具有内蒙古严寒地区地域特色和节能环保的农村住宅。

关键词:严寒地区 农村住宅改造 节能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b)-0097-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农村住宅新建、扩建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对既有住宅的改造更能符合当前国家提倡的环保、节能的主题,并且农村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节能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目前,内蒙古严寒地区农村现有住宅造型缺乏地区特色,住宅现有的功能不仅满足不了当今农民的生活需求,并且缺乏节能设计。所以内蒙古严寒地区农村住宅改建,不仅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住宅,还要打造节能环保的农村住宅。

1 内蒙古严寒地区农村房屋现状

(1)住宅造型缺少地域乡土特色。既有住宅屋顶形式为平顶或双坡顶瓦屋面,屋顶结构形式多为椽檩结构,住宅墙体材料以粘土砖为主。建筑整体造型简单,檐口、窗套、山墙、屋脊等部位缺少传统装饰纹样,没有传承地域乡村文化。

(2)住宅以院落为单元,多为独立院落,院落空间布局不合理,生产生活功能混杂,生活区和牲畜区未进行分隔,导致生活环境较差。此外,基本围合的院落容易形成微气候,有利于温度的调节和气流的通畅,但目前多数农户院落布局不利于热量的流通和排除。

(3)本土的生态技术应用得较少,致使住宅既没有舒适性,也不能满足节能要求。

①住宅体型系数大。体型系数是建筑外表面积与建筑体积的比值。体型系数是影响建筑能耗最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体型系数每增大0.01,能耗指标约增加2.5%[1] 。

②住宅缺乏保温措施。屋面采用的椽檩结构没有良好的保温措施,墙体多采用“里生外熟”(住宅内侧采用土坯砖,外侧采用粘土砖)或240mm厚粘土砖的做法,墙体厚度不能满足墙体保温要求。以上情况导致住宅内部热舒适环境较差,围护结构冷辐射明显,室内早晚温度波动较大。

③门窗老旧。住宅门窗多为木窗或钢窗,密封性和保温性较差,能耗较大。

2 内蒙古严寒地区农村住宅整体设计改造原则

(1)乡土性。从地方建筑中提取传统元素,保留民族文化基因,体现本土农耕文化。研究传统工艺与就地取材,营造农村建筑乡土风貌特色。

(2)节能性。适合北方严寒地区气候,契合环境要素特征。合理运用被动式节能手段,达到创造舒适、怡人的建筑内外环境的目的。

(3)时代性。调查村民需求,满足村民改善生活的合理诉求,延续传统生活习俗,适当提高生活标准,改造具有当今时代特征的新民居。

3 内蒙古严寒地区农村住宅改造方法

3.1 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农房设计改造方案要简单、实用、美观、精心设计,体现“粗粮细作”,要严格成本核算,应用地方材料。

(1)农村住宅应在保留原来基本造型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满足基本功能改造后,再进行细部装饰。

(2)改造住宅的构造做法宜简便,实际操作宜简单、方便施工。

3.2 建筑风貌统一,形成特色

确定并实现全村的整体建筑风貌特征,使其具有较为统一的风格特点。发掘地域满足文化特色,重点部位面层材料改变,重点部位纹样装饰,形成风貌特色。

(1)建筑外立面色彩,应延续当地乡村的历史文脉,保留外立面粘土砖的原始材质,拒绝粉刷涂料等破坏原本建筑立面的做法。应在清洗原有立面材质的基础上,采取重新勾缝或修补等措施。

(2)建筑檐口、山墙、窗套等部位增加细部设计。提取严寒地区地域建筑元素,在檐口部位增设砖花,门窗套增加线条,以丰富建筑立面造型。

(3)平顶加设与建筑整体造型协调的女儿墙,不仅美观,而且有利于铺设保温材料后重新组织排水。

3.3 科学布置院落空间,优化居住空间

(1)内蒙古严寒地区农村住户的院落,南侧为居住生活空间(主房),北侧、东西侧为储藏空间(凉房),棚圈杂乱无序地布置在院落的周围。由于严寒地区冬季季风风向为西北风,院落的西北向宜布置农具储藏空间和棚圈,或种植花果树,以遮挡冬季寒冷的西北季风,形成舒适、怡人的微气候环境。此外,棚圈布置在西北侧不仅可以遮挡冬季季风,同时也可以避开夏季东南季风引发的气味烦恼。

(2)根据农民生活特点,科学地组织起居室、卧室、厨房等基本功能空间。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优化室内空间的布局方式,把厨房布置在主体住房北侧,并在北侧新增盥洗室,此布局方式,不仅优化了居住功能,在北侧构成防寒空间,并且有效地减小了住宅的体型系数。

3.4 提升室内热舒适环境

(1)更换采暖设备。旧的土暖气采暖方式,不仅消耗能源,而且室内的热舒适度较差,建议更换为节能设备。

(2)南向的房间增加阳光房,或者在南向入户门前增加门斗,且门斗处入户门的开向,应避开北方地区冬季季风风向,宜向东开。

(3)充分利用被动式太阳能。北方严寒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资源,因此被动式太阳能使日常生活所需热水和电得到很好地解决,既提高了生活舒适度又节省了传统能源的消耗。

(4)保留北方严寒地区火炕,充分发挥其环保性能。北方严寒地区的火炕连着做饭的炉灶,利用做饭的余热加热炕面,从而也可以提高室内温度。

3.5 改善维护结构节能能效

(1)增强墙体的热工性能。主房在原有240mm墙内侧预留中空层,内侧增建红砖保护层。中空层可以为空气层,也可以添加传热系数小的材料,内侧材料也可以根据要求定,或者在原墙体内侧附聚苯板、岩棉板等保温材料[2]。

(2)屋面加设保温层。其材料可以使用地方材料,厚度根据热阻进行计算。

(3)由密封和保温性能好的双玻塑钢窗取代单层木窗或钢窗。造成窗热损失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窗面传热;二是通过窗缝隙。因此,窗的节能应针对以上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增加窗的层数,以降低窗的传热系数;二是采用密封性能好的塑钢窗,以减少冬季的冷风渗透。

4 结语

农村住宅改造的难度远远大于新建住宅的难度,但这也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改造具有内蒙古严寒地区地域特色、节能环保的农村住宅,推广节能改造技术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秋实,徐晓颖.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平面布局节能设计研究[J].民营科技,2013(3):285.

[2] 张丽丽,杨祖贵,王怀德.寒冷地区现有农村住宅节能改造策略[J].工业建筑,2009(7):23-25,40.

猜你喜欢

节能
公路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分析研究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船舶动力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变电站照明节能改造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