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完善的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

2016-05-30马遵勇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应用

马遵勇

摘 要: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承载人民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的信息发布和传播能力,最大程度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根据崔寨镇实际,并结合目前本县广电数字电视网、IP网的发展现状,制定出符合崔寨广播发展需要的“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背景及机遇 应用 系统构成

中图分类号:TN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b)-0088-02

提高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和传播能力,建设安全、高效、及时预警系统,才能把突发公共事件第一时间传达、发布和传播,形成干部群众从上至下、全员做预防,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损失。建立什么样的预警系统,才能高效地发布预警信息?——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就承载起了这一职能,承载起了人民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的信息发布和传播能力,最大程度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1 “村村响”广播系统概况

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从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先进性、经济性和延展性等方面出发,依托现有的播控与传输平台,进行传输和链接,建设“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确保农村广播天天响及应急信息发布全天候及时响应。

1.1 背景

应急广播“村村响”是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舆论引导、政令传达、信息发布和应急广播的重要作用。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承载人民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的信息发布和传播能力,最大程度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各村现有的乡村大喇叭,是传统的模拟调频广播系统,技术落后、技术标准不统一、联网功能不强、扩容技术难度大,只是村级发布信息平台,没有实现镇统一管理,系统缺乏安全性;个别勉强能使用的调频喇叭广播无法实现与上级应急广播系统的无缝链接,难以建成全国统一的应急广播系统。

1.2 机遇

近年,随着广播事业的全国性再度迅速崛起,在先进地区建设了以调频共缆传输、定压传输各类传输手段进行应急广播“村村响”的有效覆盖;针对实际情况,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省工程建设资金,可利用有线数字电视和互联IP网络相结合进行主通道传输和覆盖,实现每个行政村通广播,并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需要的广播网长期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全镇村村广播天天响。

1.3 建设目标与原则

1.3.1 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目标

依托现有的播控与传输平台和互联IP网络资源,建设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系统建成后与县、镇、村多级应急部门实现联动,重点满足省、市、县、镇各级应急信息发布需求。

1.3.2 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开放性和安全性统筹兼顾、灵活联动。

2 “村村响”系统在济阳县崔寨镇的应用

根据崔寨镇实际,结合目前本县广电数字电视网、IP网的发展现状,制定出符合崔寨镇广播发展需要的“数字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的设计方案,方案采用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线公司设备,精装简练,设备利用率高,投资少,很好地实现应急播出功能。

2.1 系统基本构成

2.1.1 建设全光网

根据应急广播“村村响”的技术需求,济阳分公司将在原有网络基础上对崔寨镇重新铺设应急广播专用传输线路。到2016年6月底,建成覆盖全镇所有行政村的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体系。该工程依托广电原有的杆路,本着节约、高效的设计原则,采用星型结构,增设两个分机房,机房到每个村增加两芯,所有用户进行光纤改造,建成全光纤双向网,建设成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传输网。

2.1.2 系统架构

崔寨镇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系统采用自上而下的分级结构,全系统架构分为县级播控中心、乡镇播控中心、村级广播室、广播终端。

(1)县级播控中心部署在济阳县中心机房,县级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管理控制平台,主要具备包括日常广播节目传送、县级应急信息接入、国家应急广播系统信息接入、紧急语音切播、多信源播发控制、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系统配置管理、安全认证、网络管理等功能模块,能够根据日常宣传和应急管理的需要,安全可靠、分区可控的向农村大喇叭系统覆盖区域,定向播发日常广播节目和应急广播。

(2)乡镇播控中心部署在乡镇广播室,负责接收上级单位传来的广播信息,同时把这些信息下发到各个行政村,实现语音流媒体,短信/短讯内容,电话内容等广播源的分发,起中继点作用,并且能根据各自应用需求,定制各自的播出计划,向管辖区行政村提供多媒体信息。

(3)村级播控平台是整个系统的前端输出点,“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在该平台与村内原广播喇叭对接,每个村设有两组对接点,可确保实现对原有喇叭的覆盖,把各类上级传来的广播信息源通过先进的编解码技术播放出来,传播到行政村的每个角落,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

2.2 实现控制功能

(1)即时应急广播。(2)流程定时广播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可按不同时段自动启动本地广播,实现无人值守;根据要求可以设置至少40个播放任务,每个播放任务能独立选择音源、广播区域、广播音量等,且各广播任务间的设置互不干扰。(3)分区广播。(4)分级广播。(5)设备网管监控。

2.3 实现播出功能

(1)安全播发功能。系统平台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通过控制操作权限,设置黑白名单,应用认证加密、数字签名等信息安全技术,提高系统的抗干扰、防盗播、防错播能力,有效屏蔽非法信号的插播和侵入,确保系统安全播发。

(2)TTS短信播报。系统平台支持TTS短信转语音功能,同时支持电脑和手机短信输入,该功能可自动将短讯或短信转换成语音通过广播进行播音,满足紧急电子文件语音应急播报需要。

(3)应急电话插播。系统平台可通过远程电话实现应急插播,支持固话和移动电话接入(需要对来电号码进行授权认证,以防非法电话广播);同时具备电话应急广播查询及记录电话插播号码、应急广播录音等功能。

(4)图文信息广播。系统平台具有图文信息发布功能,利用数字电视及IP传输技术实现音视频、文字信息同传,接收终端可接收音视频、文字信息、连接LED大屏、数字机顶盒、楼宇电视等。

(5)优先级动态设置。系统平台可根据用户需要动态设置广播的优先级,主要有上级优先、下级优先两种模式。根据优先级设定,高级别的广播可以中断低级别的广播,优先播出高级别的广播内容;优先级级数可以多级设置,根据客户需求应急广播优先级可以跨区域中断日常广播(跨频点接入应急广播)。

(6)平台接入功能。系统平台预留国家、省级及同级职能部门接入接口,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可对接接入协议,修改相关软件即可实现与国家、省级应急广播平台及其他职能部门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

2.4 崔寨镇播控平台

播控平台分县、乡镇、村三级,1个县级平台,1个镇级平台,69个村级平台,共需设备配置:(1)县级播控平台(①应急广播管理平台,②应急广播平台服务器,③音频服务系统,④电话接驳器,⑤短信网关,⑥多路语音合成器);(2)乡镇播控平台(①分控软件,②分控电脑,③数字播出控制器);(3)村级播控平台(数字播出控制器);(4)平台安装调试及辅材;(5)村级终端[智能收扩机(TS)]。

参考文献

[1] 兰晶.“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J].广播电视信息,2011(12):35-37.

[2] 杜国柱,程征.“村村响”农村广播系统[J].卫星与网络,2012(12):44-48.

猜你喜欢

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