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窥花中精神

2016-05-30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代表作品花中杨万里

中国人对花是情有独钟的,所谓“花开富贵”“花好月圆”“如花似玉”多是基于对花的热爱而产生的感叹。中国的花多,咏花的诗作也多,爱花的诗人更多,如陶渊明爱菊,陆游爱梅,周敦颐爱莲,黄庭坚爱水仙……下面,就请跟着小编迈步咏花诗苑,你定会咀嚼出不同的味道。

梅花:二十四番花信之首

代表作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代表人物:陆游

花中精神:梅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赞美它的傲雪精神。尤其是它那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的美,历来为不少文人墨客所青睐,这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陆游。在他的诗词中,有百首以上的咏梅之作。如“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尘碾作泥,只有香如故。”以此来比喻自己的高风亮节。

最佳赏花期:2月~3月

兰花:花中君子

代表作品: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屈 原《离骚》

代表人物:屈原

花中精神: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爱兰、养兰、咏兰、画兰,古人就曾发出过“观叶胜观花”的赞叹。人们欣赏兰花与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坚忍不拔的刚毅气质,“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就是这个意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曾注:“兰,香草也。”

就是这看似普通的兰花,与历代诗人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究其原因,是兰花独有的特性为他物所不及。一见兰花,诗人便灵感勃发,必引吭歌之而后快。屈原就是爱兰咏兰的鼻祖,他继承了孔子品兰与赞美兰花的思想,并有所发展,却因楚怀王听信奸臣上官大夫的挑拨离间被流放。屈原在流放途中,忧国忧民,行吟泽畔,写下了代表诗作《离骚》。在这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不朽诗篇中,诗人歌颂兰花之美——简直是把兰花当作美的化身和崇高、圣洁的象征,当作诗人的知音。诗人沐浴着兰花的幽香,连缀秋兰之花朵,佩戴在身上,以之自喻“洁身自好”,决不与小人同流合污。

最佳赏花期:四季皆可

荷花:水中芙蓉

代表作品: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代表人物:杨万里

花中精神:荷花冰清玉洁、婀娜多姿,以出淤泥而不染的本色为世人所推崇,千百年来一直牵动着文人墨客和仁人志士的心弦。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句以敏锐的观察与细密的体悟,把初夏时的荷态写得形神毕现,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觉感受。

同样是出自杨万里之手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的则是盛夏荷花的风貌:荷叶无边无际,与天相接,朵朵荷花映着旭日,更是红得娇艳。花叶相间画意浓,花叶相衬更精神。作者以传神诗笔,绘神奇画面,令人浮想联翩。

最佳赏花期:6月~8月

猜你喜欢

代表作品花中杨万里
耳畔绽放
艺术歌曲的风格探析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杨万里诗一首
金蝉花中5种核苷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UPLC-MS法同时测定玉簪花中3种成分
试分析乌利茨卡娅代表作品中的女性话语
小池
腊梅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UHPLC/QTOF-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