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定量包装抽样检验风险性

2016-05-30胡红波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风险分析

胡红波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关注,这使得有关部门对产品的质量问题也在不断加强关注,相关的部门通过抽样检验的方式来检查一批产品完成的质量情况。这种抽检的方式因为不是全部检查就存在漏检的情况,可能有问题的产品恰巧被漏检了。因此,抽验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其次对于抽检的产品也不一定确保就能检查是否正确,很多的因素就会导致误差产生。通过了解导致定量包装抽样检查风险的因素,来降低抽检的风险。

关键词:定量包装 抽样检查 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b)-0046-02

随着人们对市场产品质量的关注,国家的相关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工作也越来越严,产品的定量包装抽样检查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产品的质量检查不可能实现对每一批的产品全部都检查,这样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还浪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只有通过抽样检查的方式来实现对产品的质量验收。所以,这其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如何选择抽样的产品,使其具有代表性非常重要,直接关系着检验的结果是否可靠。

1 定量包装抽样检验的重要性

在当今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的产品不断地丰富我们的生活,不再像过去那样品种单一。随着市场的丰富化,就会使得一些不法的商贩拿一些劣质的商品来欺骗消费者,近年来,出现了很多食品中掺杂有害物质的事件,这些有害物质的存在,我们消费者无法通过肉眼来观察到,只有通过相关的检验部门通过化学的方法对其检测。为了保证市场的安全有序发展,相关的检验部门就实行了抽检的方式。抽样检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市场的混乱,保证了消费者的权益,对一些不法商贩起到了震慑的作用。

2 定量包装抽样检验存在风险性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现在市场商品格外丰富,如果都逐一的进行检查不仅会破坏了产品的正常销售,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逐一的检查不切合实际的要求。虽然全部实行检验是办不到的,但是市场的监管还是要严格执行的,因此产生了抽样检验。这就导致了一定风险性的存在。首先,抽样检查的样品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可能是都在一个箱子里面拿,这样检测的结果就不能够说明问题。其次,在对样品进行检验时,检验的方法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其中的误差如果很大,这也将是风险存在的原因。还有相关检测部门对此的重视程度也是决定风险性的因素。检测部门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就导致检验工作的不认真,那对于检测出来的结果也就不具有代表性,不能说明实质性的问题。

在包装抽样检验过程中,要考虑到相关企业的能力,在不改变定量包装商品生产者参加商品包装生产企业计量能力评价工作自愿性原则的前提下,引导整个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化。所以地方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部门在监督企业开展抽样检验工作的过程中,要把这些内容纳入考虑的范围中,我国总局出台的减少定量包装抽样检验的相关政策一定要熟练掌握,相关企业生产的定量包装商品增加了C标志,所谓的C标志是该类的包装产品属于免检产品,以后这些都可以不用进行净含量计量的监督检查。所以在相关商品的包装抽样检验工作中,要进行区分,这样才能保证抽样工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有效降低抽样检查风险性的注意内容

3.1 明确检验抽样的样品

定量包装的抽样检验工作对于样品的选择非常重要,相关人员在抽检的过程中,应该对同一个产品的同一个批号在不同的区域选择。抽检的数量应该还与产品的生产数量挂钩,生产的越多,相应的抽检数量也应该增多。

3.2 生产线上的抽样方式的选择

对于在生产线的产品的抽检工作,因为批量是在不断增加的状态,它的数值是变化的,最好的做法应该是按照生产线刚刚下线测产品的间隔时间来选择,比如,在相同的生产条件的前提下,每过一个小时,抽取一个生产线上的产品作为样品。这样就保证了每个样品的生产环境都是一样的,选择样品具有随机性,另外也要避免改变正常生产条件行为的发生。

3.3 流通区域的抽样方式的选择

对于处于销售状态或者是存放在仓库里面的产品的选择,应该按照产品的批次来进行,一般,企业是按照抽样现场存放的同类商品进行抽样,另外是按照一个检验批进行抽样检验的,即按照同一个批次的不同区域的产品随机地抽取一定的数量作为样品进行检验。而对于数量比较大的产品,要分成多个批次进行抽样,通过统计每个批次中的合格率,最终确定整个品种的质量。而对于同时入库的商品,中途出售或者是转移了存放地点的,检验批件不能累计。

在相关的检验方案中规定,不管商品的大小,检验水平是一致的,通俗来讲是检验的数量不管是大于20还是小于20,它抽样的置信度都是不变的,也是属于正常的抽检规律。但是抽样结果却发现,小于20的小批次的检验中,检验商品的平均含量无意义。由此可见,如果检验的数量过小的话,检验的结果对商品的验批无意义,小批量的抽样不建议进行平均含量的评价,这样会和抽样原则的一贯性和抽样方案的固有规律相违背。

4 抽样结果的处理方式

计量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是抽样检验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数据计量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检验标准,对于净含量不足的商品可以采用短缺量的计算法。为了让大家能够更直观地对如何计算检验数据有个了解,可以以质量单位标注的净含量商品作为例子,实际考虑商品的绝对准确度和相对准确度这两个因素对商品的净含量的影响。对于短缺量的产品按照净含量的大小分成九段。段与段之间的短缺量通过数值或者是百分数来划分,净含量越小,则其相对的准确度的值会越低。数值段的允许短缺量和前端允许短缺量百分数的结束值,也是后段允许短缺量百分数的开始值。短缺量的曲线一般是用斜线和直线头尾相接的曲线表现出来的,每段斜线之间的斜率也是不一样的,这种方式是科学合理的,是被允许的,因为它不仅能够保障商品允许的短缺量是以相对准确度为主划分的特点,而且绝对误差对小商品量的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也考虑进去了,这种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以相对准确度或者是绝对准确度进行划分带来的各种缺点。保证了定量包装抽样检验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整个商品包装的抽样检验的过程中,要以商品本身的特点作为根本出发点,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步骤,确定出检验的关键性因素,尤其是会造成测量的不确定因素,比如说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和重复性等计量因素进行合理有效分析,甚至是包装材料的变化和液体中的固体数量的不同和温度的差异造成的密度波动,做出合理的分析。在多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来检验水平高低,保证抽样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减少抽样检验的风险。

5 结语

在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机械化的生产使得生产的速度不断提高,一批产品从生产加工到流入市场这其中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在不断缩短,这使得人们对产品的质量保证产生了一定的担忧。定量包装的产品抽检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抽验检查不是全部检查,首先漏检就是一个风险,其次对检查的产品的准确性的保证也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通过对检查中导致风险存在的因素加以分析,以便在今后的抽检中有效地避免这些因素的存在从而降低抽验检查的风险性。

参考文献

[1] JJF 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2] JJF 1070-2005,实施指南[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3] 丛树鸣.对JJF 1070-2005中实际净含量判定问题的探讨[J].中国计量,2011(3):111.

[4] 钟新明.浅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J].工业计量,2005(4):4-6.

[5] 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6] 王付红.JJF 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计量,2011(12):20.

猜你喜欢

风险分析
工程机械行业销售风险现状及分析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