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入园焦虑问题缓解策略研究
2016-05-30何建匀
何建匀
【摘 要】刚入园的幼儿,因为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再加上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及自身的年龄特点,会产生分离焦虑反应是在所难免。焦虑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但长时间的焦虑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对幼儿入园焦虑表现的介绍,接着对产生焦虑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通过家园合作的策略来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帮助孩子顺利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关键词】幼儿;分离焦虑;表现;缓解策略
一、引言
幼儿园新生入园由于生活环境、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活中心从家庭转移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周围一切都是陌生的。当他们感觉到周围的各种环境或事件具有潜在的威胁而自身又不能很好地适应或改变时,就会产生心理压力。诸如上幼儿园时表现出的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在行为上会表现出哭闹,这就是“分离焦虑”。那么,如何让新生对教师、同伴以及园舍等由陌生变为熟悉呢?本文首先通过对幼儿入园产生焦虑情绪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然后提出了一种家园合作的方式来缓解分离焦虑情绪,要有效缓解孩子入园的焦虑,我们老师第一要及时发现并寻找对策,调节幼儿的焦虑情绪;二要帮助家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心地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上,相信老师有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三要让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情绪调节及入园准备工作,帮助孩子顺利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二、缓解和消除幼儿入园焦虑的策略
(1)熟悉幼儿园,消除陌生感。小班幼儿入园前,家长可以带着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整体环境以及所在班级的环境,熟悉自己班级的教师,也认识自己班级的伙伴,在自己的班级里和爸爸妈妈、同伴们一起做游戏,让孩子提前感受幼儿园的氛围,对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为今后在园愉快地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班级老师对每一位幼儿进行入园前的家庭访问,其目的是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减少新的生活环境所引起的焦虑与陌生感。另一方面也和家长进行交流,消除家长的一些顾虑。当小班幼儿新入园时,教师应给予孩子母亲般的照顾,消除孩子与亲人分离的恐惧、焦虑和不安。幼儿在陌生的环境里,容易失去安全感,爱是连接师幼关系的纽带,教师给予幼儿母亲般的爱,幼儿的分离焦虑就会随之减轻。
(2)采用多种沟通途径进行家园合作。小班幼儿初入园,班级都要召开新生家长会,其作用是使家长更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概况、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以及如何家园一致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等。但孩子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家园沟通仅仅靠家长会的形式是不够的。教师应采用多种途径抓住孩子的情况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家园及时发现了问题,并相互交流商讨解决办法,并不断地与之相互交换意见,反馈情况,使幼儿在家、在幼儿园都能得到正确的引导。沟通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家长灵活运用。比如:①面对面交流。这是最常用的家园交流方式,包括家长来园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教师登门进行家访。②家园联系栏。有的家长缺乏教育幼儿的科学知识,保健常识,而教师也无法做到为每一位家长进行口述传达,这一部分工作的欠缺要依靠家园联系栏来实现。③电话交流,网络沟通。有的家长是双职工,平时工作都很繁忙。针对于这样的家长,教师可以利用闲暇时间用电话交流或者利用网络进行沟通,共享育儿经验。
(3)家园合作缓解幼儿心理焦虑。龙龙是一个性格内向的男孩,初入园一周以来,他一直哭哭啼啼,不肯吃饭,也不喝水,不停地喊着“爸爸”,“快来接我”。我上前抚慰他时,他就表现得特别恐慌,把自己藏在屋子的角落里不肯出来。爸爸来接他时,他紧紧地抱着爸爸不放,边哭边喊:“爸爸,我不想上幼儿园!”与龙龙的爸爸沟通后也得知他性格内向孤僻。对于这个孩子,我每天都很留意观察他,我发现他很喜欢去美术区涂涂画画,一但发现我在看他就表现得很不自然,丢下画笔又躲起来,我拿起他画的气球,叫小朋友们都来看,并大声夸奖他画得真漂亮,从这以后我经常与龙龙爸爸交流,无论他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只要发现他有点滴进步就表扬他鼓励他,现在的他开朗了很多,在班里也有了自己的好朋友。
沟通是架起家园合作的桥梁。教师不仅要影响家长,参与家庭教育,而且还要吸取家长的教育经验,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现在有的年轻家长学历层次高,他们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育儿方法,很值得老师学习借鉴。在进行家园合作时,幼儿园、家庭都要认识各自的责任、角色和作用,积极地与对方互动、交流、合作,达成共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家园合作,帮助幼儿缓解入园的焦虑,开始有规律的幼儿园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陈兰芳.家园同步,缓解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J].学前教育,2008(10):13.
[2]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8-248.
[3]冯娟娟.2~3岁幼儿依恋、气质特征与母亲依恋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