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进行储粮通风作业
2016-05-30邓晓兵
【摘 要】 通过对储粮通风定义、作用和分类的阐述,作者根据多年储粮通风实践工作经验,详细论述了针对单仓“九个针对,区别对待,分析原因,有的放矢”的储粮通风作业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储粮通风作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要点,旨在解决广大储粮工作者在实践中对储粮分析不到位,操作失当而导致的盲目通风和无效通风,从而大大提高通风作业的效能。
【关键词】储粮;通风;分析;操作
一、储粮通风的定义
储粮通风就是利用空气的自然对流或风机产生的压力,将外界符合条件的空气送入粮堆,促使粮堆内外气体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的温度和水分,从而增进储粮稳定性的一种储粮技术。
二、储粮通风的作用
1.创造低温环境,改善储粮性能。利用低温季节进行粮堆通风,可以降低粮食的温度,在粮堆内形成一个低温状态。这样不仅对保持粮食的品质有利,而且可以有效防虫,抑制螨类和微生物的生长与发展,减少熏蒸次数与用药量,使储粮性能大为改善。
2.防止高水分粮发热和降低粮食水分。水分是影响粮食储藏稳定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入库的高水分粮如果不及时通风降水,有可能引起粮食发热霉变。
3.均衡粮食水分和温度。通过均衡水分和温度,可以消除水分转移、分层和结露。由于粮堆的不良导热性和环境温度的变化,易在粮堆内形成温差,引起粮堆水分重新分配,会使湿气在冷粮堆处积聚而造成粮堆结露、发热霉变。
4.排除粮堆异味或熏蒸药剂的残留。粮堆长时间的储藏,呼吸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以及霉菌滋生使储粮带有霉味。用化学药剂熏蒸杀虫后,也容易使粮食吸附一部分毒气,短时间不易散去。利用储粮通风技术,采取强制通风排除粮堆内异味或进行熏蒸后的散气,可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上述问题。
5.调整加工粮食水分,改善粮食加工工艺品质。充分利用自然界的湿空气,对储粮进行缓慢通风,可将其水分调整至适合加工的范围,改善加工品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储粮通风的分类
要进行有效通风作业,需根据每个仓的仓房条件和粮情,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这就要对通风的分类有详细的了解。
1.按照通风的动力来区分,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打开门窗利用空气的自然对流,将外界干燥、低温的空气与粮堆内的湿热空气进行交换,或置换仓内空间的温热空气,从而降低储粮温度、水分的技术措施。机械通风是利用风机把外界的干冷空气强力压入仓内粮堆,或把仓内的湿热空气抽出仓外,以达到粮堆内外之间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温度、湿度及粮食含水量,调节仓储环境,增进粮食储藏稳定性的一种方法。
2.按照通风的方式来区分,分为压入式通风、吸出式通风和内环流通风。压入式通风分是利用风机产生的压力,先将外界空气通过风道送入粮堆,然后经粮面从排气口或门窗排至仓外。吸出式通风是利用风机产生的吸力,先使外界空气从粮面进入粮堆,然后通过风道排至仓外,或先使外界空气经风道进入并穿过粮堆,最后经风机排至仓外。内环流通风是指在气密性良好的储粮仓房内,冬季利用自然冷源降低粮温,当仓温升高后,利用环流风机吸出粮堆内部的冷空气以平衡仓温和粮温,达到防止粮面结露,实现低温和准低温储粮的通风方式。
3.按照通风的机械来区分,分为轴流风机通风、离心风机通风和单管风机通风。轴流风机是指进、出风口与机轴同向的一种大风量、低风压的空气输送机械。离心风机是叶轮在蜗形机壳内旋转,借离心力作用来输送空气的机械。单管风机是一台风机和一根风管组成的移动式通风系统。
4.按照通风的目的来区分,分为降水通风、降温通风和散气通风。降水通风是将外界高温干燥或低温干燥的空气引入粮堆,以降低粮食的水分,使之水分均匀或在安全储存水分以内,创造储粮长期安全保管的有利基础。降温通风是将外界低温干燥的空气引入粮堆,以降低粮食的温度,从而为低温或准低温保管创造条件。散气通风是利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的方式,对熏蒸后的药剂残留或去除粮堆内异味进行的通风作业。
5.按照通风的范围来区分,分为局部通风和整仓通风。局部通风是对仓内某个部位,因虫害、杂质聚集或水分较高而引起的局部温度异常而采用的通风方式。整仓通风是对仓内整仓储粮进行通风作业的通风方式。
四、储粮通风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通风指导思想就是要针对每个仓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根据通风目的,选择最佳的通风方式,捕捉最佳的通风时机,以期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在确定通风作业时,还要考虑该仓储粮下一步采取的科学保粮措施和技术,统筹谋划来确定。
在实施通风作业前,要针对“九不同”来具体分析每个仓的情况,即不同通风目的(降温、降水、调质、除异味),不同性质的粮食(中央储备粮、托市粮、临储粮、贸易粮),不同生产年限,不同入库时间(夏季入粮、秋季入粮或冬季入粮),不同储存条件(房式仓、简易仓或罩棚仓),不同储存时间(短期、半年、1年以上),不同粮情(粮食的温度、水分和虫害情况),不同品种(小麦、玉米和稻谷),不同的操作方式(压入式、吸出式或单管通风),从而制定具体的通风方案,捕捉最佳的通风操作条件,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1.针对不同性质的粮食。中央储备粮储存年限一般较长,需要一个长期安全稳定的储存环境和保证良好的质量品质。新入仓的当年中央储备粮,当入库时水分超过安全水分1.0%至3.5%时,需要采取三步通风法进行通风(后面详述),分阶段降低储粮水分和粮食温度,确保中央储备粮长期安全储存;当入库水分超过安全水分3.5%以上时,根据储粮管理工作经验,应将温度>35℃、湿度<50%的干燥热空气引入粮堆(必要时需采用热风干燥机处理大气),在持续通风处理20天左右方可明显降低粮食含水量,确保粮食安全;当年新入仓的托市粮,由于保管期限一般在1年至2年,可实施二步通风法进行通风(后面详述),在降低通风能耗和减少储粮损失的基础上,保证在一定时期内的安全储存;而贸易粮,则应根据储存时间和储存期间粮情状况,灵活掌握,在确保安全储存的基础上,尽量不通风或少通风,以降低储粮数量损失和保管费用。
2.是针对不同生产年限的粮食。即对当年入仓的新粮,如上所述,根据不同性质、不同含水量的粮食采取不同的通风操作,达到不同的通风目的。对往年入仓的粮食,要及时掌握各仓的粮情,一般冬季最高粮温≤25℃,当小麦含水量≤13%时;夏季最高粮温≤35℃,若小麦含水量≤13.5%时,秋冬季节可不安排通风作业;否则,可根据情况选择局部通风或全仓通风。对已保管2年以上的粮食,储粮粮情已经十分稳定,秋冬季节可不进行通风,在高温季节要做好虫害和隔热防护工作,即可保证其安全储存。这样不但节省了通风电耗,减低了保管费用,也降低了储粮温度保证了储粮品质,又降低了粮食的水分减量,减少了粮食的损耗,可谓一举三得。
3.针对不同粮情的粮食。要根据储粮温度、水分和虫害情况,具体分析原因、有的放矢的进行通风。当小麦冬季水分超过13.5%或夏季水分超过15.0%时,可有选择地安排通风作业。当冬季最高粮温>25℃,夏季最高粮温>35℃时,可根据引起温度升高的原因有选择地安排通风作业。一般夏季通风以降水为主,引入粮堆的气体以高温为主,冬季通风以降温为主,引入粮堆内的气体以低温为主。如果可以确认粮温的升高是由虫害引起,而不是粮食的水分高,一定要先杀虫处理再进行通风,切不可先通风再杀虫。因为如果先通风会引起虫害扩散、虫口密度增加,增加熏蒸成本和杀虫难度。
4.针对不同入库时间的粮食。夏季入粮,一定要采取分阶段降温通风的方式,随着气温降低逐步降低储粮温度,避免在冬季一次降温通风形成结露,给储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秋季入粮,特别强调的是,近几年入粮均执行“一过筛、两吹风、人工清扫、旁站监督”的作业要求,在熏蒸散气后时间上进入冬季,如果粮情无异常,尽量不要进行通风作业,局部高温点的处理通过单管通风的方式解决,避免越通风结露越严重的问题。冬季入粮,由于外界温度较低,入进仓内的粮食温度整体均匀且较低,一般不安排通风作业,如果储粮水分超过安全储存水分,要根据储粮品种合理安排降水通风作业。
5.针对不同储存条件的粮食。房式仓由于隔热保温条件较好,对于上了空调控温、内环流控温或压盖储粮技术的仓房,为了下一阶段开展科学保粮提供足够的冷源,在冬季要进行通风作业。简易仓和罩棚仓由于隔热保温性能较差,在储粮粮情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一般可不安排通风作业,以降低通风能耗。
6.针对不同粮情的粮食。就水分而言,对于新收粮水分高、粮温与外温温差大,仓内粮堆出现大面积发热结露等情况时,宜采用离心风机进行压入式通风,达到快速降水、均温、降温的目的;就温度而言,通过分析局部温度出现异常,或整仓温度过高>25℃时,均要考虑安排降温通风作业;就虫害而言,因虫害聚集引起的储粮发热,应先采取杀虫处理,再安排降温通风作业;就部位而言,对于粮堆中、上层发热,外部气温合适的情况,采用轴流风机上行吸出式通风为宜。对于粮堆中、下层发热,用轴流见机固定在地上笼通风口处,采用下行吸出式通风为宜。对于个别区域发热,采用单管风机通风为宜,以减少对整仓温度影响,降低通风能耗。
7.针对不同品种的粮食。就小麦而言,收购入库水分在12.5%~16.0%区间的小麦,必须进行分阶段降温降水通风作业,将水分降至13.0%以下,以确保后期安全储存;就玉米而言,收购入库水分在14.0%~16.0%区间的,则必须进行降水通风作业,将水分降至14.0%以下,以确保后期玉米的安全储存。但需注意玉米通风降水作业和小麦通风降水作业在操作上的不同,玉米通风的间歇周期远远大于小麦的间歇周期,通常情况下6米粮面的小麦,干燥前沿移出粮堆约需36小时,间歇24小时再继续通风为最佳。而通常情况下6米粮面的玉米,干燥前沿移出粮堆约需24小时,间歇120小时再继续通风为最佳。否则,多余的通风作业均为无效通风。
五、储粮通风的操作步骤和要点
在“九个针对,区别对待,分析原因,有的放矢”通风作业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针对需通风降温降水的仓房,宜采用三步分阶段通风的实施工作方案,以确保好的通风降温降水效果。
1.第一步通风作业。夏收期间,收购入库水分在12.5%~16.0%之间的小麦,要边收购边通风,在收购入库结束后根据整仓粮食水分分布情况,选择外界气温高(一般>25℃)和低湿(一般<75%)的条件进行通风降水。在仓内要设5—8个水分转移监测点,每点分4层或6层(视装粮高度而定,一般6米高粮面设6层)进行8小时间隔监测,如干燥前沿移出粮面,监测点各水分平均不超过13.0%,最高不超过13.5%即可停止通风。
2.第二步通风作业。夏季进行通风降水处理的粮食,在进入夏秋季节转换时,还要充分利用自然冷源,自然通风降低储粮温度。在每年9月—10月,利用夜晚低温空气,打开通风孔和窗户,对储粮进行自然通风,旨在平衡粮堆内的湿热,使表层粮温尽快脱离夏季高温高湿的储粮环境,为实施第三步通风作业打好基础。
3.第三步通风作业。自然通风结束后,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机械通风降低储粮温度。在降温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粮食水分的降低,所以前期通风降水不必一次把粮食水分降到12.5%以下,给后期通风降温附带降水留下余地,以防止粮食水分的过度损失。此时粮食通风的主要目的是降温,第三步通风作业一般分3个阶段通风:
第一阶段,在10月底,打开仓房底部的风机接口,开启仓房上部一侧安装的小功率0.55KW轴流风机,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间歇通风。此时的吸出式上行通风,目的是及时排除仓内空间和粮堆上层积热,使上层粮堆尽快脱离夏季的高温环境。一般可将仓温降至25℃左右,仓湿降至70%左右。
第二阶段,一般在11月下旬,粮堆内外温差≥8℃时,采用压入式上行通风方式,根据粮仓不同,可用7.5KW离心风机或0.55KW轴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以便获得较高的通风降温效果。在此通风阶段需注意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的合理搭配和轮换使用。当用离心风机持续通风时要随时检测仓内空间空气的湿度,当仓内空间空气湿度接近或达到饱合状态时(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要及时停止离心风机开启轴流风机通风以降低仓内空间的湿热空气,然后再开启离心风机进行通风,离心风机通风和轴流风机通风要根据随时检测的仓内空间空气湿度情况交互式进行,否则会大大降低离心风机通风的效果,如操作不当还会造成表层储粮结露。
第三阶段,在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份,用小功率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根据天气情况间歇通风。随着粮温逐渐下降,粮堆内外温差越来越小,满足低温天气条件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暂,尽可能利用自然冷源,捕捉最佳时机进行通风,把整仓粮温降到最低点(一般可达0—3℃左右)。通风期间,根据各阶段的目标温度,可进行间歇通风,也就是通风时采用开机数小时、关机数小时,或者晚上通风白天停机,或在外界气温低时通风、气温高时停机。采用间歇通风有两个原因:一是粮堆内的热量转移到粮粒表面和粮粒空隙中需要时间;二是粮堆中离风路较远部位的热量转移到风路上来也需要时间。间歇通风有了时间差,可大大提高通风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岳炜.粮油保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9.
[2]路茜玉.粮油储藏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3.
作者简介:
邓晓兵:毕业于河南省粮食经济学校,现供职于中央储备粮新乡直属库。1997年毕业以来从事储粮安全保管工作,在长期的储粮通风实践过程中,系统总结了储粮通风的指导思想、原则、操作步骤和要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