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2016-05-30马宗方张柯陈向阳任建国
马宗方 张柯 陈向阳 任建国
摘 要 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升华思想境界、强健身体素质、促进心理健康、丰富业余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理应得到充分重视。本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山书院学生社团的实际运作为例,探究了学生社团的功能及其作为第二课堂重要载体所发挥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 社团 载体 第二课堂 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1.081
Give full Play the Education Role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in College "Second Class"
MA Zongfang, ZHANG Ke, CHEN Xiangyang, REN Jianguo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deepening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education, student organization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sublimation ideological level, strong physique, promote mental health, enrich the amateur life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is the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 important way to upgrade.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education system, student organizations deserve full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Nanshan College student societies for example, explores the functions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and educational role played by the second class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Key words association; carrier; second class; education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部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高等学校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就是人才,毕业生的成就是大学声誉最重要的来源,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正逐步显现:综合知识缺乏,学生被动接受,注重专业能力,而在社会实情认知、实践能力锻炼、优良人格塑造、协作精神培养、科创能力提升等方面十分匮乏。高校扩招后,也存在学生增加,教学资源不足等新情况和新问题,应积极开辟新的有效途径,在这种复杂形势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在课内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组织、参加的各种有益活动的总称,是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有效途径。学生社团活动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应得到充分重视,发挥其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1 学生社团的功能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根据高校社团的发展及其现状,学生社团主要发挥以下几个重要功能:
(1)拓宽德育载体,打造发展平台。各高校社团成员一般来自不同院系,成员相互交叉重叠,一部分大学生同时参加两个以上社团。由于社团成员广,信息传播对象多,速度快,在同学中更容易被接受,拓宽了德育的载体。
(2)填补德育空白,塑造课外能力。当前高校课堂教育主要针对学生专业能力,缺乏对学生品格、课外能力的塑造和培养。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班级作为德育的载体必然会被逐渐削弱,新的德育载体将不断涌现。通过社团活动,大学生亲身体验、自己动手,增强了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完善品格品质,促进心理健康。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着事业、前途、婚恋等方面的心理困扰,影响了全面健康发展。社团活动是集体活动,它要求成员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热心参与,讲求集体荣誉。因此,大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中能培养良好品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4)培养复合能力,扩展锻炼舞台。社会需要集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在社团活动中,每个人既是领导者,又是组织者、参与者,锻炼了复合能力。社团成员来自不同院系,优势互补,理工科学生可以提高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文科学生可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体育类社团活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培养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5)增强实践能力,激发爱国热情。大学生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与社会工农接触太少,对国情缺乏全面认识,而社团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大学生到不同地区进行行业调研、科技服务,帮助大学生认识国情,明确历史责任,树立正确观念。
2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山书院为例
第二课堂是培养新一代复合型大学生的有效途径,而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近年来推行“书院——学院(学科)制”育人模式,重视学科之间交流与融合,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吸引学生参与,形成良好氛围,提高综合素质。下面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山书院为例,探索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课堂重要载体的育人作用。南山书院共辖社团94个,可分为思想政治类、科技创新类、文化艺术类、体育兴趣类、公益实践类、专业学科类等六大类别。
(1)思想政治类第二课堂,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思想素养的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依托班级、社团等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也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思想阵地建设的必争之地,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如:我校求是学会致力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国家大事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并在广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宣传,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深化其研判分析社会形势的能力;清源学会致力于在大学生当中进行廉洁教育,通过定期的演讲、学习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质。
(2)科技创新类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大力倡导“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科技类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担负着培养学生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我校科技类社团组织各类活动,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如:大学生科技协会定期组织的“环保知识竞赛”;IT服务队举办的“rom包设计大赛”;PC时空计算机社举办的“视觉奇迹”平面设计大赛等都充分培养了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创新”,社团科技活动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主阵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
(3)文化艺术类第二课堂,提升大学生人格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校一向重视文艺活动在校园文化中的先锋作用,因此,文化艺术类社团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融知识性、思想性、娱乐性、趣味性为一体,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唐华诗词社组织的“国学经典诵读”;纵横辩论社举办的“模拟联合国大会”; JDC街舞社举办的“舞动建大”街舞专场;雨拓民乐社组织的民族乐器教学;草堂书画苑组织的“新生书法大赛”等,通过文化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人格修养。
(4)体育兴趣类第二课堂,激发大学生体育精神。体育兴趣类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应积极配合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开展的“三走”活动,寓教于乐,激发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和团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如:乒乓球协会举办的“玩转乒乓比赛”;K8 台球社举办的“来力杯”台球比赛;飞扬羽协举办的“飞扬的羽毛球”趣味赛;FRS轮滑社组织的“轮滑趣味赛”,此外,还有校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游泳队、舞蹈队等多支体育队伍,定期训练,参加国家级、省级以及高校之间的赛事等。通过大力发展体育兴趣类社团,实现体育对校园文化的引领,让体育运动在高校中蔚然成风。
(5)公益实践类第二课堂,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类社团活动应作为第二课堂重要载体,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择业就业等方面相结合,让学生深入社会,感受社会。我校学生社团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创业爱心协会创办的“旧物交易平台”;熊宁爱心社组织的“爱心支教”、“图书义卖”、“关爱残障儿童”、“关爱农民工子女”;馨愿爱心社组织的“草堂营村义务支教”、“敬老院关爱老人”等一系列活动,都对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的影响。
(6)专业学科类第二课堂,拓展大学生知识领域。在专业学习方面,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第一课堂是本、是根、是源,第二课堂是质、是茎、是流。没有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第二课堂,第一课堂就会死气沉沉、枯燥呆板。因此,我校基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实行专业学科类社团,邀请专业老师指导,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如:FreeTalk口语协会举办的“21天晨读挑战计划”;探源历史社举办的“历史知识竞答”比赛都在学校引起良好反响,这些活动均以学科专业为背景,辅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机会继续深化专业知识的修养,更好地掌握学科航向,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培养大学生专业素质。
3 结语
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群体的内生性要求多样化的发展,新形势的社会转型也对高校培养模式提出了人才复合性的新要求。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能使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同时培养创造性思维,塑造品格,提高综合能力。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社团的深刻内涵、组织形式、活动原则、目标要求,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重要载体的巨大育人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社团,通过在内容、方法、功能上不断创新,探索育人的新出路、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林建华.积极推进综合改革 充分发挥大学创造潜力.中国高等教育,2015(19).
[2] 汪浩,冯英华,蹇鄂.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团的建设及引导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4(2).
[3] 于江.论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电子制作,2015(15).
[4] 聂扬.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教育问题的思考.现代阅读,2013(11).
[5] 张存库,田小平,陈梅,王小雪.基于第二课堂建设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7(10).
[6] 魏志渊,楼程富,毛一平.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与探索.高等理科教育,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