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研究
2016-05-30王永琴
王永琴
【摘 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教育内容、教学组织新式及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变化。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开辟出一些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势必会带来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新的变化。本文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的课堂体验,从教学环境、课件设计、情感教育、教师职能转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设计了相关的实行方案。信息的筛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同样重要,这些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教学过程引进信息技术,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是大势所趋,势在必然。要使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应用于教学,从而体现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的角色,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出21世纪创新型人才,教师应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老师上课,当思路清晰时,课就上得很顺畅,整节课显得张弛有度,当思路不清晰时,就会觉得重难点把握不了,虽然认真备了课,仍然出现上课无所适从的情况。有了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运用,我们制作好课件再去上课,就能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动画,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动画片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学生会一个比一个发言积极。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利用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配备的动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各抒己见,必将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我们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向信息技术和学科有效整合的模式,教师在设计和表现课堂时,要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精心安排、设置情境、充分考虑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运用声像媒体使文字型、抽象型的内容生动地、具体地、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这种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播放动画,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动画片是小学生的喜好。让学生对动画片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学生更是一个比一个发言积极。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利用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配备的动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各抒己见,必将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例如:教学三年级口语交际《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播放生活、学习中父母关爱我们的相关图片,我们小时候,他们为我们洗脚;当我们上学时,他们精心地辅导我们;我们生病时,他们无微不至对照顾我们……从而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感受父母的爱。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获知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讲学生听,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只有学生主观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的学习才最为有效,而只有创造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多媒体等电教设备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多媒体元素集中于一体,可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起来。如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为了使学生能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课堂上展示了客家土楼、傣家竹楼的相关照片、图片,播放录音之后,再运用CAI课件,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并很快学会了教学内容,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写作技巧,也从中获得了最大的审美愉悦。
三、创新教学信息,训练创新思维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向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人无完人,书亦无完书。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出现了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时代比较远的信息,而利用网络教学就能弥补此中不足。例如,小学语文中《跨越百年的美丽》,其中关于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报告的场面,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把百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居里夫人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是在更新知识和利用新知识的过程中体现的创新意识,表现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能够做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采取借助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方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许多事情如果不通过自己的亲身试验,其中道理永远都不会明白。例如《画杨桃》,同是一个杨桃,它能被画成不同的形状。其原因是每个学生所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杨桃的形状就不一样。教师在上这一课时,单凭讲学生是不会轻易理解的。我们不妨换一种方法,把一个杨桃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现在屏幕上,让学生试着自己也去画一画,然后再变换位置看。这样一画一换,虽然学生仅仅是动动手动动腿,但他们在动的过程中已经锻炼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网上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一直以来,阅读教学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到了小学高年级。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题,虽然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开拓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但是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光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和一本书(即课本)的阅读是不够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有“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要求。可见,阅读教学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面对学校图书室藏书少、自己买书有贵的现实,让学生进行网上阅读无疑又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让学生进行网上阅读时,教师也需要把握好自己的主导地位,精心组织,加强引导,适时检查、评价,使网上阅读有的放矢。
信息时代的到来,既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生机与动力,又给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信息时代的新一代教师,更应有责任在网络环境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尽力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而是教育素质,自身素质不提高,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因此,我们要加强进修,“要给学生一勺鲜活水,自身需要常流水”。我们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开拓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周涛.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曹利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