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历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6-05-30林其雷
林其雷
摘 要 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历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的做法有许多,只要能不断地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勤于总结,益于提高,就可以使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 历史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1.052
Using History Teaching Method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LIN Qilei
Abstract How to enhance the fun of classroom teaching,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s an important issue many teachers relentless pursuit to continuously explore. In the classroom, use history teaching method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classroom efficiency historic practice, as long as we keep teaching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practice, the courage to explore, good reflection, diligent summary, benefit increase, so that students learn the history alive.
Key words history; teaching methods; learning interest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历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巧设开局、激发情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有一个好的课堂开头,不但可以收到先声夺人之效,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使学生有余味三日不绝之感。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西方文明之源”,先问学生有关奥运会的知识,进而设问:奥运会的起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奥运会的故乡——希腊。又如讲“文艺复兴”时,事先准备一石子和同样大小的一纸团,问学生这两样东西哪样先落地?然后再导入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如讲解《美苏争锋》一课,首先对课本标题进行这样的解释:争锋之一:杜鲁门先声夺人,斯大林以牙还牙;争锋之二:马歇尔巧援欧洲,莫斯科力组经互;争锋之三:组北约,北美牛志在必得,会华沙,俄国熊争锋相对。这样开头形象直观,助于学生宏观理解。
2 巧设过渡、连续史实
熟练掌握过渡技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和能力培养。在历史教学中,巧设过渡,可以使历史史实更加连贯。如讲俄国1861年改革后即提问“同一时期的日本情况如何?”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日本明治维新”。又如讲遵义会议后,红军的命运真的改变了吗?请同学们看书并列出史证。又如讲《联合国家宣言》时,问之前(后)法西斯的侵略是否还屡屡得手呢?请看史实。这样的过渡能够自然转入到下面内容的学习,防止学生的思维中断,保证了课堂教学的严密性和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3 巧设板书、字简意赅
板书能把教材中复杂的、抽象的问题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巧设板书,字简意赅,既有利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能较好地发展学生智力,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例如学习必修一第一单元时,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制度、两对矛盾、三个趋势”,学生很快总结出了第一单元的主干知识。板书反映本节内容,是一堂课的浓缩,其设计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及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讲“诺曼底登陆战局势”时,板书:英美联军←→德军←→苏军,由此易显德军从此面临东西夹击作战之中。如介绍“世界的文化杰作”时,用表格来表示,使学生一目了然,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应内容。在《新兴力量的崛起》一课中,把课本中四个问题板书为:“欧洲人的欧洲”(以联合求发展)、“迅速崛起的日本”(以政策求发展)、“东方巨龙的腾飞”(以探索求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以斗争求发展)。四个问题以“发展”为主线,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4 巧用典故、画龙点晴
教师借历史典故提出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使学生迅速投身于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深入体验教材内涵。历史典故、历史故事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画龙点晴之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汲取历史知识。如讲“拿破仑征战”时,讲述“兵败滑铁卢”故事,以引申正义。如讲“幕尼黑会议”时,可解释“慕尼黑阴谋”。如讲“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时就讲解学生们关心的“解放者杯”的由来。如讲“淝水之战”时可运用“草木皆兵”的成语典故。通过典故、故事的点拨,使学生爱上历史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5 巧拨思维、清晰史脉
在历史教学中,巧拨思维,可以清晰史脉。选用关键、准确的语言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其思路更加清晰。如讲“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及时向学生讲解评价历史人物应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既要看到其不足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客观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又如“经济大危机”有《美国失业率》和《纳西水坝》这两个表图,学生很难将这两图联系起来,老师可给学生点拨,罗斯福总统采取应对措施,兴建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这样把两图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笔者还紧密联系当今国际金融危机形势,结合我国政府采取扩大内需等一系列对策,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这一历史知识。
6 巧设疑问、激发思维
设计精巧、生动有趣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学生的认识水平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时,教师不能就此停顿,而应顺水推舟,通过分析,再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如在讲“美国经济大危机时”,可设问“假如你是美国总统,你有什么办法帮助美国人民走出困境,摆脱危机?”又如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可设问“假如你是美国总统的助理,你对美国投放原子弹,将持什么态度?”“有人说二战胜利是美国投下原子弹的功劳,对此你有何看法?”通过设疑置问,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效果非常理想。
7 巧用挂图、一目了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挂图的演示和挂图的讲解,能够更为直观地阐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直观了解。值得注意的是,挂图的使用要符合教学的需要,要能起到挂图的直观性和针对性作用。如讲“四渡赤水”时,事先准备好一幅自己设计的挂图,边讲解边比划,很容易把“四渡赤水”战略意图讲清楚,从而加深对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的认识。又如讲解“工农红军长征”时,笔者用事先准备好的《红军长征路线图》电子课件,活灵活现地给学生们展示了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六方面军的行军路线,使复杂难记的红军长征路线一目了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8 巧用辩论、活跃课堂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大胆地将辩论引入课堂,以激活历史课堂。例如:“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贡献大?”“唐朝的科举考试重视考诗赋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些辩论题只是为了激活历史课堂,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可用单元课后思考题、练习题,如“如何评价秦始皇、拿破仑,商鞅变法,王安石改革?”“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等等,针对有争议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举行辩论会,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激发思维,各抒己见,越辩越细,越辩越明,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活了课堂,并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9 巧用媒体、形象直观
现代多媒体技术可创设课堂情景,渲染历史背景,重视战争场景,以扩展历史课堂容量,拓宽历史知识,增强直观效果,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笔者播放了历史视频《百年中国》中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段,让同学们能更易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作用。在讲新中国的成立时,笔者用影视历史资料,播放了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以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和发自肺腑的、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画面和天安门广场上人潮如海、欢呼雀跃的动人场景,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久久难于忘怀。
10 巧作总结、升华效果
小结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朗诵一首诗歌,师生对话,提问方式,列表方式等等,这些简单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还可作为下一节内容的提示或引言。历史课堂教学总结具有巩固新知识、深化教学内容、升华情感、启发思维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主要途径。如在《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一课后,总结为:四个原因:社会心理、政治动因、经济动因、宗教动力;四个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王室的支持;四个人物: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四个影响(即四条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殖民掠夺之路、人类思想震撼之路。
激发学习学生历史兴趣的方法途径还有很多,如巧设情境,以情求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要不断地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勤于总结,益于提高,使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叶小兵.论历史学习策略与历史学习方法[J].历史教学问题,2004(3).
[2] 聂幼犁.历史课程教学论第五章[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1.
[3] 赵艳.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园(教育科研),2013(4).
[4] 嫦娥.新课程体系下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1).
[5] 王生.“课标”是教学史料开发的重要依据——以人民版《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为例[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3(1).
[6] 李稚勇.美国以史料为主体的历史教科书论析——别具一格的《发现美国的过去:从史料中进行探究》[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6).
[7] 马文平.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改变教学观念[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