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创新阅读,提升创新意识
2016-05-30朱喜斌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课的一部分正式实施起来,各学科也积极渗透研究性学习;语文学科就其性质来说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高中语文自然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肥沃土壤。相对传统的学习方式,对现今的中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性学习方式。虽然研究性学习都在各领域各学科大力推行与实践,語文学科也进行了不少尝试,然而却是少有真正语文味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具体表现为:语文专题式研究活动的多,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少;课外校外研究的多,校内课内研究的少;研究性学习方法及理论研究的多,实践操作研究的少。结果,语文研究性学习背离了自身应有的特点,使语文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综合实践课,没有体现语文研究性学习应有的特色,改变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初衷,留下的只是一些徒具形式的空壳,影响了学生继续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回归语文,要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就开展创新阅读,提升创新意识方面谈谈笔者的拙见。
一、对创新阅读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阅读是一个人思想的开始,是人生成功路上的基石。中国文学教育中文学欣赏的“政治化”和“一言堂”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倾向,品评人物,听到的总是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声音,看到的只是文学形象的主要方面;评析事件,往往只有符合主流意志的某个特定视角,得出的也是符合特定意志的必然结论。这种政治化阅读直接带来的思路偏狭和思维停滞的后果,严重阻碍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文学作品的创新阅读势在必然。20世纪末本世纪初,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语界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揭批语文政治化”之风,文本政治化的僵硬解读遭到了猛烈的批判。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文学欣赏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是新课程理论对广大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开展创造性的文学阅读,是时代的需要,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语文教师肩负时代使命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工作需要。
二、以书本为媒介,创新阅读,广泛积累
自然科学常常能做到举一反三,而人文学科往往是厚积才有可能暴发,因此,阅读积累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不能想象学生连起码的名著都未接触就能在语言、思想、文化的领域内自由翱翔;不能想象都没有被艺术的语言、深遂的思想感动过而能进行艺术的表达与思考。围绕“读”,我们从内容上,三年一盘棋,按国家相关要求,分别安排了不同的阅读教材,高一、高二要求每学期阅读中外文学名著,不少于五部,给每个班级订阅《读写天地》等三种语文报刊,要求学生个人或小组自由订阅一种报刊;从阅读方式上,我们充分利用高中六册《语文读本》进行比较阅读、延伸阅读,如读《鸿门宴》,我们为学生补充了《史记》中《高祖本纪》《项羽本纲》全部内容,以拓展教材,打下厚实的基础。高三年级主要推荐阅读余秋雨、毕淑敏、林清玄等著名作家的精短时文、美文,以针对性提高高考应试能力。
三、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创新阅读活动
开展语文“创新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素养,促进语文学科的“高效学习”。通过个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探索与指导,激活学生潜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学习的素养。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动机,养成主动学习品质,扭转长期以来的语文课堂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变传统的“听语文”为“读语文”,变传统的“理论语文”为“实践语文”,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语文学习效率。传统语文学习过多强调“听”,注重知识、能力的内化过程,实践证明,这正是语文教学遭受“少、慢、差”的原因之一。“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是不争的事实,社会生活更多是感性的、意象的,需要学习者积极参与生活,养成素质,形成品质。因此,我们在“听”之外,充分解放学生的手脚与心灵,让学生主动学习,大胆学习,主要抓学生的“读、说、写”的系列语文实践活动。
四、创新阅读与表达,丰富学生思维
语文课堂上,围绕文本的多元解读精彩纷呈,学生的思维方式从一元走向多元,思维品质从被动变为主动,从片面变为全面。如读《种树郭橐驼传》,学生从中悟教子之道,指出“溺爱埋下祸根”,呼吁“不要让爱成为盲目的行动”;感悟社会本质,提出“要维护世界多样性,携手合作共同发展”;感受事物的差异,认为“差异也是一种美,换一种眼光,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联想到教育,指出教育应该“顺人之天以致其性,让孩子自由发展”;感悟企业经营之道,认为“以员工为本的管理应关注员工的情感需要,把劳资关系,雇佣关系变成伙伴关系,合作关系”;还从郭橐驼种树的成功之中看人生价值与位置的关系,认为“即使身在社会低层,也同样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等不一而足。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2014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首批立项课题“高中课程教学中利用‘研究性学习专题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研究”[项目编号:GS2014GHB02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朱喜斌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福台中学 7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