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趣”激“情”

2016-05-30张丽洁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自我保护运动幼儿

张丽洁

【摘 要】小班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而家长、教师在运动中对幼儿过度保护,导致幼儿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慢慢缺失。幼儿在运动中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地判断,也不会清楚地预料到自己行为的后果,所以时常受到伤害。因此,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就迫在眉睫。

【关键词】运动 自我保护 幼儿

一、实录

以集体活动“鸭子过桥”为例

(一)环节一:熟悉器材,探索玩法

教师引导:今天,妈妈要带着小鸭们一起来玩“过小桥”的游戏,场地上有各种小桥,大家选自己喜欢的小桥去走走玩玩,看谁走得又快又稳。在这个环节中,虽然场地上摆放了四个平衡木,但是活动一开始,孩子们看到这些器材肯定是过于兴奋了,想着赶紧要去玩,于是,产生了拥挤的情况。当一开始就产生小混乱时,则必须喊停。

调整提醒:找人空的小桥走,如果一座小桥上人很多,那肯定要掉下去,容易摔跤,记住走的时候一定不要碰撞同伴。

第二次玩的时候情况好多了,基本上每座平衡桥上都有几个幼儿在走。当幼儿理解了活动要求,知道了如何正确地走平衡木,怎么样遵守规则后,他们在接下去“鸭子过桥”的过程中也会有意识地注意一些秩序。

(二)环节二:鸭子过桥

创设故事情景:鸭妈妈带着小鸭们来到了小桥边,小鸭们都学会过小桥的本领了,那今天妈妈有个任务要交给你们了。鸭妈妈想请小鸭子们去河对岸的池塘去捉鱼吃,你们要自己过桥去捉鱼,你们敢不敢呀?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怎样过桥,并告诉幼儿走平衡木的要领。教师通过示范,帮助幼儿明白走小桥(平衡木)的要领,鼓励幼儿一个接一个大胆地走小桥(平衡木)。

让幼儿自由分散在四座小桥边,按照教师的口令走路(过桥),过桥后到大池塘捉鱼,捉到鱼后原路返回,把鱼送回家中的小池塘。

要求:用多种方法上下桥,如直走、侧走(幼儿擦汗休息)、倒走,加大幼儿活动的难度。(教师示范动作要领)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小鸭去很远的池塘去捉鱼,可能会遇到坏狐狸,所以小鸭们一定要一个跟着一个,不要走丢了。

在这个环节的活动中,首先,我事先对幼儿提出了要求:走小桥的时候要一个跟一个,不能推前面的小朋友。由于上一环节的铺垫以及我的提醒,幼儿基本都能稳稳地上小桥,并稳稳地向前走。但是当幼儿抓了鱼返回的时候,问题出现了:有的幼儿运动能力较强,走得很快,他们抓好鱼准备回来的时候,桥上还有幼儿在走,那么当这些幼儿返回的时候就与还在向前的幼儿相撞了。

调整提醒:过小桥的时候稳一些,返回的幼儿要等桥上没有人了再回去,以免相撞;或是选择一座没人的桥返回。

提醒过后,幼儿大概能知道了如果两面都有幼儿在走,那肯定会产生相撞,甚至还会掉入“小河”。

其次,由于活动中“侧走”和“倒走”这两个技能对幼儿来说是新的,所以在让幼儿尝试前,我进行了示范,告诉幼儿动作的要领,要注意些什么,提高安全度。当然,活动中依然会有幼儿没有掌握这些动作要领,于是我在观察幼儿走小桥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没有遵守“侧走”这个方法的幼儿,或者表现出危险动作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幼儿努力争取一次比一次走得更稳更好。

第三,“倒走”过桥时,可能有个别幼儿有点胆小,过小桥的时候特别慢,生怕摔跤。我告诉他们,“倒走”的时候要注意脚下,与同伴间保持间距,这样就能稳当地上下桥。要尽量让孩子们在挑战中认识自我,增强信心。

二、分析

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欠缺,对于他们,不能以单纯的训练为主,他们的年龄特点更需要我们以有趣的、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来吸引幼儿参与,其次才是通过活动来发展各种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活动“鸭子过桥”就是以幼儿感兴趣的动物形象吸引幼儿参与游戏,并通过游戏的开展来提高幼儿行走的能力,发展动作平衡性。而在活动中,我更强调的就是幼儿在运动中的安全,如何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措施

(一)语言提醒

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没有前期的运动经验,在学习过程中不知道如何掌握好动作技能和动作节奏。所以在活动中,教师要用简练的语言来引导和提醒幼儿如何把动作做好,使用重复语言,让幼儿反复认识、熟悉动作,并且尝试自己用语言来表达进行激励。

(二)动作引导

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模仿性特别强,在幼儿熟悉了动作的语言表达后,就要让幼儿对动作进行很好的掌握。如“鸭子过桥”活动中,老师对“侧走”“倒走”的动作技能进行示范,这样幼儿就可以很直观地掌握动作要领,从而在模仿的基础上更安全地运动,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个别指导

小班的孩子自控能力弱,但模仿能力强,他们常常会在活动中去模仿同伴或老师。那么当老师观察到有少部分孩子在运动中出现动作不对或有危险动作时,就要马上进行个别指导,提醒他应该怎么做,纠正错误动作,让他们能按要求来活动。我们可以表扬某个做得好的小朋友,发挥其表率作用,让其他幼儿去关注他、学习他。能力稍弱的幼儿从同伴身上得到启发,不断调整自己的运动方式与行为,探索出正确的方法。幼儿通过一次次的积累运动经验,调整运动方法,逐渐学会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较好地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保障幼儿的安全,是每一位幼师应尽的职责。我们要在做好幼儿安全教育的同时,真正地激发幼儿的运动情趣,使保护与运动同步,实现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与生命安全的双赢。

猜你喜欢

自我保护运动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不正经运动范
幼儿安全意识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如何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
浅析我国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