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决定考生命运
2016-05-30刘永加
读书文摘 2016年2期
刘永加
清代学政每省设置一名,由皇帝亲自选任,其职权专管全省的文衡。凡是秀才、五贡 (恩贡、拔贡、岁贡、优贡、附贡) 等出身,皆由学政命题考试。生员考试分三级:县考、府州考、院考。院考就由学政亲自主持,做最后决定。学政的属员有教授、教谕、训导等职,分掌该府、州、县学务事宜。每当学政“按临”(到考试点),这一府的教官,均须到辕门听差。五贡之中,拔贡十年一次,优贡三年一次,均由学政考试,分别取舍。可见机会堪少至极。
由此看来,学政理应由品行端正、学问渊博者担任。但是清廷委派的学政,有的是无能之辈不说,更有的昏庸至极,碰到这样的学政只能自认倒霉。
1902年,清政府给安徽派了一个学政叫绵文,就是个不学无术的旗人。他的录取方法,十分罕见而又荒唐,他喜欢吸鼻烟,有一只精美的鼻烟壶,爱之如命。他对考生的取舍,就取决于鼻烟壶。
绵大人的规矩是,先令师爷按照各县录取名额,加倍挑选出来,然后一本一本地摊开,放在圆桌上,中间空着。然后他就捻动鼻烟壶,让它在圆桌中间旋转,最后倒在哪本卷子上,哪本卷子的主人就中选。直至完成应取名额为止。
如此儿戏考生,空前绝后。当时,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嘲讽绵文的荒唐可笑:“老‘绵绵太多,洗不净,揩不明,空剩无珠眼镜架。衡‘文文倒运,左转来,右转去,全凭有口鼻烟壶。”这副对联,不仅讽刺了学政绵文,同时也揭露了清朝科举制度的颓废。
(选自《文史博览·文史》201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