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寻常的生意经:摆地摊也能开“分 店”

2016-05-30金典

金点子生意 2016年2期
关键词:手链饰品傣族

金典

2011年元旦,南京女白领陈怡姗逛街时,路过南京大学的西门,看到有很多人在摆地摊。前来“扫摊”的多是大学生、住在附近或在附近工作的白领。陈怡姗灵机一动:不如自己也趁晚上和周末来摆地摊吧?

初次练摊

初次练摊,没有胆量叫卖,陈怡姗只卖出两件小饰品,进账才30元钱。次日,她再接再厉再次摆摊。令她不解的是,有几个买家在付款时,都会将钱塞进她的手心,要她仔细摸摸。后来来了一对情侣。女孩看中了一个手链但嫌贵,男孩小声对女孩说:“贵就贵点吧,就当献爱心了!”陈怡姗才恍然大悟,她戴着墨镜,顾客把她当盲人了!这晚回到家,陈怡姗一盘算,进账100多元钱。她心想,照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她的库存就会售罄。

摆地摊也有生意经

慢慢地,陈怡姗悟出了一些生意经。比如:地摊竞争也很激烈,要想吸引顾客,就得有独特的商品。陈怡姗想到曾去云南旅游时,留过一位傣族饰品小店店主阿强的电话,于是便与他联系,订购了50件傣族饰品。没想到,这些造型独特、个性鲜明的傣族饰品,一摆上地摊,就受到不少女孩的追捧,不到一个星期就销售一空。

细心的陈怡姗发现,来买这些饰品的都是年轻一族,他们追求个性、热爱新鲜、崇拜时尚,于是她决定投其所好做生意。

此后,陈怡姗每天下班出摊时,都要换上卫衣、仔裤和板鞋,戴上一顶棒球帽。她这副90后的装扮,拉近了与顾客的距离。休息时间,她买来大量时尚杂志,捕捉当季最流行风向,根据时尚杂志的“指点”去进货。比如,《昕薇》杂志介绍流行铅笔裤时,她就会出售与之相配的腰带和背带。陈怡姗紧跟潮流风向摆地摊,使她的生意越发红火。

开“分店”也有技巧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陈怡姗发现地摊容量有限,许多货品摆放在一起,既不方便展示,又容易“自相残杀”。于是,她开始寻思开“地摊分店”。

2012年1月,陈怡姗把地摊分为饰品、包包和衣服3个摊位,并请了两个在校女大学生兼职。除去人工和其他费用,每个地摊每月可获利4000多元。

然而,很快陈怡姗就郁闷地发现,每当她利用自己掌握的时尚资讯引进新货时,其他摊位便会纷纷模仿。正在她为此焦虑时,公司组织了一场营销讲座,讲座中谈到的“防御性进攻”案例对她产生了启发。

陈怡姗仿照案例,将生意最好的饰品摊位在街头、街中和街尾各开一家。街头那家,故意将价格开得比中间高20%,顾客询问价格后觉得贵,通常会走开。等她们走到第二家时,发现价格比第一家便宜很多,便会亳不犹豫地购买。即使错过了第二家的顾客,陈怡姗在街尾的第三家摊位也能将她们“一网打尽”。

在这种策略下,陈怡姗发现收入比原来的一个摊位的3倍还要高。加上包包和衣服这两个摊位,陈怡姗一个月净赚超过15000元钱。

陈怡姗独特的经营方式,逐渐使她在地摊市场“杀出一条血路”,赢得了固定的顾客群。见此,陈怡姗决定建立个人品牌。2012年4月,在大学同学的介绍下,陈怡姗认识了一位在广告公司专画手绘漫画的小锋。陈怡姗与小锋签订合同,小锋则为她独家提供个性化的手绘T恤。这些个性独特的手绘T恤,拿到地摊上出售,再次引发购买狂潮。陈怡姗趁热打铁,又与一个85后小伙子签订合同,独家订制他的个性手链……

独特的商品总能成为抢手货。到2013年初,陈怡姗的地摊已经“裂变”为8个,分别分布在南京大学西门、鼓楼、莫愁湖等地,每个月能为她带来近5万元的纯利润。

猜你喜欢

手链饰品傣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BLOOMHUB饰品买手店
不翼而飞的手链
项链和手链
饰品
跟踪导练(三)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饰品与灵感间的故事
《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