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课程教法的探究

2016-05-30谈冬妮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职

谈冬妮

【摘 要】中职教育与普高教育相比有更大的异质性,但与高职教育相比又有更大的同质性,属于高职教育的低级层次,这也是中职教育的一大特点。中职计算专业的特异性决定了其课程教法的探究于社会的重要性。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中职计算专业课课程教法展开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作为借鉴为大家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专业课 课程教法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计算专业课的重要性不可忽略。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仿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是目前在中职专业课课程中常见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各具优势,也各有局限,但不少中职专业课教师依旧将它们笼统地归结在教学计划中。实际上,以其中最适合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主,以一种至两种其他教学方法为辅,这样选择才是一门特定课程教法的上上之选。因此,对这些被广泛使用的中职专业课课程教法的内涵、起源、特点、适用场合以及各自的优势与局限作比较研究,便显得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中职计算机专业所培养的是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而之所以注重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是因为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涉及办公自动化这块领域,中职计算机专业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也侧重于办公自动化,而在办公自动化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技能则为文字录入与排版。这时,有些人便感到疑惑了,即使不学习这些纷繁冗杂的专业理论也不影响文字录入的速度与排版的美感啊,那学习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是的,这样看来,这种怀疑的确是应该的,但是这是对于现代社会中的计算机应用理解认识不到位而导致的。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现如今,计算机应用已从原来的办公领域扩展到更多更广的领域。由此可见,以前的中职计算机的课程设置已经与社会呈现出些许的脱节状态,甚至与某些行业的发展完全脱节,这也是造成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中职电子专业、中职机电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比较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但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他们无法胜任软件开发员、系统维护员甚至网络管理员等工作,这是由于计算机行业萧条、人才饱和了吗?显然不是。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而言,他们除了会打字外,几乎没有其他特长。而现如今的计算机行业需要的是在某一领域较为精通的人才,这也是那些学而不精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原因之一。以上中职计算机就业现状也提醒了我们现阶段改良专业课课程教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正确认识到常见教学方法的具体含义

(一)项目教学法

顾名思义,项目教学法的重点所在便是“项目”二字。项目,即为要求学生完成的一个大任务,这个大任务可以包含一系列的小任务。这是以设计好的教学项目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的教学方法。以项目形式对教学中存在的任务进行适度的项目化,可以有效地加快教学教程,同时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也是相对于其他教学方式的不同之处,即该种教学方法是以案例作为教学核心。确定一个教学案例是否是一个真正的、完美的案例,其关键和核心就是案例的选择。所谓案例,可以是过去的已经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例,所涉及的人物、过程、结果都必须是真实可信的;也可以运用生活中真实发生或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作为案例:归根结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真实性,具有真实性的案例才有研究和分析的价值,如果说某案例本来就是虚构的,对其进行研究很可能会将教学带入歧途,这也就失去了它的教学意义。

(三)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其教学地点的特殊性,该种教学方式的教学地点有很大的实践性。例如,工厂的生产车间、社会服务的服务现场或者农业生产的田间地头。这种实践性的现场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很大的提升效果。现场教学分为两类,一类为观摩型现场教学,另一类为生产型现场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是由学生在现场的行为决定的。前者学生只是在旁观摩,并不直接参加生产或服务;后者学生既可边观摩边参与,也可直接作为生产者或服务者参与其中。

(四)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全称为情景模拟教学法,即为在校内模拟真实生产或服务现场的情境。关键词为“情景模拟”。通过使用计算机及其专门软件来模拟真实的生产情境进行实践教学的方法称为仿真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便是一种特殊的情景模拟。模拟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中去。

三、小结

本文结合个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就中职计算专业课常见课程教法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和探讨。从中可以看出,多种课程教法各具特色、各有特点,但同时,每种特定的学习方法也有其弊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效地利用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具体运用时,以一种为主,一到两种为辅,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然而由于笔者个人知识水平有限,本文仍有很多疏漏之处,希望大家予以指正。

【参考文献】

[1]唐晓杰.对《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的研究与探讨[J].中职计算专业,2000(01).

[2]张天宝.就《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看法[J].青年科学,2005(05).

猜你喜欢

中职
中职历史课补充内容的实施探索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加强中职生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
中职生健康性取向教育不容忽视
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发展前景探究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职学生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