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SR创造性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016-05-30郭鹏鹏张庆霞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应用

郭鹏鹏 张庆霞

【摘 要】这是一个急剧变革和以创造为特征的时代,知识经济竞争的核心是创新,传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实践教学时,有必要改变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育模式。本文探讨了“SSR创造性教学模式”在《社区管理学》中的应用,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SSR创造性教学模式 《社区管理学》 应用

一、“SSR创造性教学模式”概述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先生在肯定了我们大学教育取得了一定进步的同时,指出我们的教育观念仍是陈旧的,教育模式是保守的,教学方法是死板的。旧的教育观念主要表现为“三型三性”,即:封闭型、重复型、记忆型与专制性、权威性、统一性。这些观念与现代教育的开放型、创造型、思辨型与科学性、民主性、多样性的理念相悖。因此,他在不断观察总结国内外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及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殊的背景和教育经历,系统回顾和反思国内几十年教育改革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SSR教学模式”,即: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study independently)的学生、形成热衷且善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堂讨论的氛围(seminar),并最终具备能静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人类社会问题的意识(research)。

二、“SSR创造性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

《社区管理学》课程的设置适应了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切合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现实。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政府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一的计划体制下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包揽的社会管理职能、社会服务职能开始分化,社会成员的“单位人”身份逐渐淡化、“社会人”身份不断得到强化,社区日益成为承载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最重要载体,社区的公共管理折射效应日益凸现。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社区管理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在给2011级与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讲授这门课程时,运用了“SSR创造性教学模式”。其具体的操作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主学习能力(study independently)

《社区管理学》的授课时间为大三第二学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去向,通过调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考研、各省公务员考试、甘肃省一万名考试、通过其他渠道就业。参加公务员和一万名考试的学生,据统计约占到毕业人数的80%。对《公务员考试大纲》进行研读发现,《申论》考试主要考察报考者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就成为整个教学过程所关注的问题,教师通过在课堂讲授专业课知识时,能够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思路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视角。而《社区管理学》课程,与现实社会中的很多热点问题能够很好地契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对课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外,还要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课后搜集相关资料,以备在课堂上集中讨论。例如,在讲到《社区环境管理》一章内容时,要求学生主要围绕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困境查阅文献,对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的困境形成自己的认知。

(二)课堂讨论(seminar)

佐藤学认为:“学校改革的中心在于课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是从一间间教室里萌生出来的,唯有从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开始,才可能有新的课程创造、新的“学习共同体”创造。学校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扎实的成效”。《社区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内容涉及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课堂中力求多从生活中出发,精选几个特色的案例,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分享,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供学生们思考和讨论,与纯粹地讲授理论知识相比,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也能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

(三)研究和探索(research)

研究和探索是对学生更高层级的要求。学院每年暑期均会组织五队实践团队进行实地调研,这项活动将提供机会让学生投身实践,使其认真践行和反思课本知识,完善自我。《社区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前期的学习和讨论过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十人一组),要求学生围绕学习的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实践检验,在暑期开展调研活动,将设计合理优秀的问卷进行发放,经过调研,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这样比较有实际意义。

三、“SSR创造性教学模式”实践的总结

通过两个学期与不同班级的同学共同学习《社区管理学》这门课程,笔者对“SSR创造性教学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运用“SSR创造性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避免出现以往的教师“一言堂”现象,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课堂更加生动、丰富。有研究和探索意向的学生,能从社会现象挖掘出背后的本质,为人类知识的积累做出应有的贡献。另外,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扩展教师的知识面,有利于教师群体的自我提升,使得学生和教师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道玉.关于大学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0(12).

[2]刘道玉.中国怎样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3(02).

猜你喜欢

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