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多方力量 共建学习型社区

2016-05-30宋小涛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2期
关键词:邓州市社区活动

宋小涛

邓州市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国土面积2369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街、区)、606个行政村,175万人,244万亩耕地,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在这样的市情背景下,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显得迫切而必要。

一、邓州市社区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社区教育在社区发展中能形成寓教于管理、服务、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大教育格局,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求。它有利于传播知识和科学技术,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积极向上、乐学好学、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邓州市积极倡导,不断探索社区教育。目前,该市已初步形成了教育机构和民间团体共举、多家单位与教育部门联合、集中教育和分散活动互补的社区教育体系。社区教育虽然尚未形成较大规模,相关制度还需进一步规范健全,整体社会效益的显现还需时日,但已让广大群众体验到了社区教育带来的种种利好,更重要的是,邓州市社区教育已经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发展社区教育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发挥多种教育机构功能,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以成人教育为主阵地,大力开展社区科技培训活动。邓州市充分发挥成人教育职能,构建了市、协作区、乡镇、村四级教育培训网络,把工作重心放在社区,以集中联片、送教进区的形式,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健康活动。2014年,市教体局组建了“科技专家讲师团”,成员包括省内外农业专家、当地涉农部门科研人员、来自生产一线的“科技能人”“致富能手”等。讲师团按照农时,巡回全市28个乡镇(街、区),进村、进社区宣讲国家农业政策,传播农村致富信息,讲解种植、养殖、加工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两年来,年平均举行培训会60多场,受益群众达3万余人。

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教育功能。邓州现有各级各类职业学校48所,其中学历教育学校3所,行业部门办学8所,社会力量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9所,乡镇成人学校28所。这些职业学校充分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市职教中心送计算机应用技术、产品加工技术,卫生学校开展健康咨询、送医疗保健知识,其它各学校也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这些职业学校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不仅发挥了公益功能,也宣传了自己,因而学校的参与积极性都比较高。许多职业学校组织的学生社团活动往往以“送温暖、送爱心”为主题,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2.发挥广播电视大学和老干部大学职能,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邓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构建了远程教育网络,以“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的理念积极开展送知识、送教育、送培训活动。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州市老干部大学每年春、秋各开班一期,大力推进文化养老工作,满足老同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老同志生活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贴近时代气息、贴近社会生活、贴近老同志学习需求,突出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此外,他们还面向社会,开设健康、书法、艺术等课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个性化教育,极大地满足了社区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3.依托载体,以多种形式开展社区教育

邓州市着重依托三个载体,实现社区教育的整合、融通:

每年五月的第2周是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邓州市组织市属职业院校充分利用学校的专业特色优势,到社区或人口密集区域,面向居民开展电器修理、美容美发、健康服务、健康饮食咨询、汽车使用与保养知识推广、职业礼仪展示、招生就业咨询等活动。

每年五月第3周为全国“科技活动周”,邓州市教体局、市属职业学校都会与市科技局、科协等单位合作,进入社区,通过展示版面、张贴宣传画、发放科普宣传资料、设立咨询服务台等多种形式,宣传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每年十月份组织一次“全民学习活动周”。活动以惠民、富民、乐民为着力点,开展健康咨询、科技讲座、群书博览、文艺汇演、演讲比赛、健身活动、技能培训、知识竞赛等有影响、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和技能培训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市民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良好氛围。2014年3月,邓州市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授予“2013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优秀组织奖。

4.引导社区以自身为阵地,开展教育活动

邓州市裴营乡和谐社区是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群众生活的一个典范。该社区因南水北调工程于2011年搬迁到裴营乡,是一个移民社区。近年来,和谐社区在市、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不仅组建了集观光休闲、采摘一体的金果有限公司,还办起了千头养牛厂、时令香菇合作社等企业,移民迅速走上了致富道路。2015年3月12日,该社区组织广大群众在和谐文化广场举办了“美丽邓州 和谐赞歌”歌舞会,整个歌舞会历时两个多小时,演出了17个节目,吸引了四邻八乡1000多名群众前来观看,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娱活动。社区两委表示,以后还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村民举行多种文艺体育活动。这些活动,让村民的心相通、情相融,加强了领导与村民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促进了社区和谐。

邓州市湍河街道姚巷社区于2015年3月4日举办了第一期道德讲堂活动。此次道德讲堂共有“省自身、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送吉祥”五个环节,主要讲述了该市编外雷锋团彭桥卫生排排长曾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道德讲堂活动是社区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传播凡人善举,引发道德自省,让群众在参与中学习感悟、净化心灵,提升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新风尚。

5.多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以2015年上半年为例:1月3日,邓州市总工会和市人社局共同成立市职工服务中心。3月19日,邓州市金融办、工信局联合举办了“企业家转型升级,如何破解融资难题”企业家培训活动。3月24日是第2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邓州市结核病防治所组织结核病疾控专家和志愿者在花洲社区开展防治结核病宣传活动。活动主题为“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治结核,发现、治疗并治愈每一位患者”。3月27日,邓州市政法系统在市人民公园举办以“深化平安邓州建设”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活动成果展。4月18日,邓州市红楼梦研究会邀请专家做了红学专题讲座。5月8日,邓州市习氏文化研究会、范仲淹研究会举办了“中国·邓州名人家风研讨会”。 5月31日,邓州市文广新局举行了“2015全民阅读”启动仪式,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扎实开展“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活动。

三、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存在问题

①社区教育机制尚未健全

目前,邓州市多个部门、单位、社区开展有社区教育服务和活动。但这些部门均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规范。这就不利于社区教育的规范化、有序化和可持续化运行。

②社区教育经费缺乏保障

社区教育属于公益性质,目前所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都是组织方自筹资金,自发组织,缺少政府专项资金支持。

③社区教育认识程度不够

群众参与积极性高,但部分单位、部分社区未能充分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功能,缺乏开展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④社区教育力度规模不大

主要表现在开展社区教育的次数少、规模小、受众不多,并且未形成常态化。甚至还有一些社区从未开展过教育活动。

⑤社区教育内容缺少统筹

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均组织开展社区教育,其内容不系统、不连贯。有关部门应做好先期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服务活动。

2.建议

①政府统筹规划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组织机构,制订社区教育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努力构建长效机制,强化规范管理与监督指导。设立社区教育专项资金,鼓励、扶持社区开展软硬件建设和教育活动。

②强化基础建设

可先期试点,逐步扩展,在各社区建设教育阵地,如图书室、文化广场、社区学校等,同时配套相关设施、设备。

③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使社区教育入脑入心,形成“组织者愿意组织,参加者乐于参加”,各界重视社区教育的良好氛围。

④创新教育载体

一是创新社区教育形式,如经典朗诵、书画展示、科技培训、健康讲座、文艺演出等,形式要不拘一格、丰富多样。二是以节日、纪念日为载体,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如清明节举行“缅怀先烈”活动,中秋节举行“中秋诗会”活动等。三是挖掘本地教育资源,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如以邓州“编外雷锋团”为阵地开展学雷锋活动,以“保护湍河”为主题开展环境保护活动等。

⑤打造教育品牌

引导和培育一批立意高、内容新、形式活、受众广、效果好的社区教育品牌,开展社区教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学习之星”评选活动,倡树典型,发挥品牌带动、示范引路作用。■(责编 黄紫鹃)

猜你喜欢

邓州市社区活动
小狗的自述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社区大作战
邓州市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邓州市